200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20页 · 80 K

200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烟雨桂林,山与水相得益章(chāng),如梦似幻,宛若仙境 B.百色的夏天酷热难耐,人在太阳底下站一会儿就汗流颊(jiá)背 C.花桥是桂林最古老的桥,桥面有风雨长廊,桥亭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整座桥坚如磐(Pán)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D.大王岭景区内河流落差很大,河中怪石磷(lín)峋,两岸古木参天,犹如一把绿色的大伞【微点】注音;常见易错字.【思路】本题考查语境中的字音和字形,解答时要需注意形近字的形和音。【解析】A.“相得益章”应写作“相得益彰”,“彰”应读作“zhāng”。B.“汗流脸背”应写作“汗流浃背”。C.正确。D.“磷峋”应写作“嶙峋”。故选:C。【点拨】做好本题要结合语境中该词的意思辨别字形、字音。2.(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决不能。(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了各地喜迎端午的盛况。(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生了的变化。A.失言报到脱胎换骨 B.食言报道脱胎换骨 C.失言报道改头换面 D.食言报到改头换面【微点】词义辨析;正确使用词语.【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解析】(1)“失言”和“食言”失言:指说了不该说的话。食言:对自己说过的话不进行履行,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根据与几个,句中指说话算数,选用“食言”,排除A、C;(2)“报到”和“报道”报到:1.报告已经来到。2.报道;禀报。报道: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根据语境“各大报纸”,选用“报道”,排除D;(3)“脱胎换骨”和“改头换面”脱胎换骨: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指彻底改变。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改头换面: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根据语境,句中指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用“脱胎换骨”。故选:B。【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本题的三组词语区别比较明显,只要抓住区分点很容易分辨清楚。3.(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把“降低”改为“缓解”) B.有关专家建议,在前往甲型H1N1疫情发生地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防病毒不传染。(把“不”字删去)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把“使”或者“由于”删掉) D.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把“发射并研制”改为“研制并发射”)【微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病句辨析与修改.【思路】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析】A.“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动宾搭配得当,不必修改;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4.(2分)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当你伸手采摘我时。你我的美丽都己不存在了。”(花园里) B.“我想有个家!”(垃圾箱旁) C.“严禁踩踏,违者重罚。”(草地旁) D.“即使饥肠辘辘,也须风度翩翩。”(食堂里)【微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思路】本道题考查具体语境中标语的运用,要注意文明礼貌。【解析】严禁”“重罚”口气生硬,不够亲切,有失文明。其余三个均委婉文明。故选:C。【点拨】该题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5.(2分)与下列情节相吻合的人物是( )话说原禁军教头林冲,因被权奸高俅所害,刺配沧州,行至途中,又被董超、薛霸绑缚。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劈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松林背后雷鸣似的一声,那条铁杖飞将而来,把这水火棍一挡,丢到九霄云外”。这来人是。A.武松 B.李逵 C.鲁智深 D.宋江【微点】名著人物.【思路】本道题考查《水浒传》有关细节,根基阅读积累作答。【解析】根据题目可知,这是《水浒传》林冲刺配沧州的情节。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故选:C。【点拨】《水浒传》是名著考察的重点,要注意里面的人物,如:鲁智深、武松、林冲、宋江等等。6.(2分)对右侧书法作品字体的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A.正楷 B.行楷 C.行书 D.行草【微点】汉字临摹.【思路】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汉字的字体,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楷书字形方正,结构紧密,基本点画丰富、完备;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端正平稳,大小相兼;草书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解析】该书法作品端正平稳,大小相兼,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故选:C。【点拨】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有意识地了解不同的字体及其特点,欣赏一些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二、阅读理解(Ⅰ)(共14分)7.(10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亭的建筑艺术王振复①亭子,较多地出现在中国园林文化景观之中,具有休憩、凭眺的实用功能与独特的审美价值。②亭子又名凉亭,是中国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释名释亭》说:“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亭的功能是“停”,即供人休憩。亭子是一种只有立柱支撑顶盖、四周无墙体(或一侧无墙体)的空间通透的建筑物,亭多设于园林、名胜与通衢之处,有时也建靠在山顶、水边等地,亭子的造型非常丰富,以轻盈俏丽者居多。③亭子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景观,造园家往往将亭子巧妙地组织到美的园林境界之中。在园林中,亭有半亭与独立亭之分。半亭常常与走廊相联系,依墙而建。如苏州拙政园的倚虹亭(东半亭)与“别有洞天”(西半亭),半亭给人以“依偎”之感,融于园林环境之中,或探出檐角,十分灵秀,有半掩半露的含蓄之美。独立亭则常建于园林的池水之畔、小山之巅、花木丛中或道路交叉之处等,其造型很注意与地形环境的协调,如苏州拙政园有雪香云蔚亭,独立于一个小坡之上,其长方形的平面,正与平缓的坡地相协调。拙政园另有扇亭,建于水岸外凸之外,因而此亭也以凸面向外,这在建筑符号“语汇”上取得了统一。独立亭的文化审美特征,是醒目、鲜明、美感强烈。④园林之亭的造型,以平面为圆形、方形、六角形与八角形为多见,也有三角形、缺角形、梅花形、海棠叶形与扇形等造型。这大约可以归纳为两类,即几何形与自然形。比如苏州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怡园的小沧浪亭等,平面为六角形。拙政园的竖亭,平面为圆形。苏州西园的湖心亭,平面为八角形。苏州环秀山庄的海棠亭,平面为海棠叶形,是很别致的一种造型。⑤亭子的“艺术性”,表现为三方面:⑥第一,作为艺术审美对象,亭子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构景的重要手段,所谓“亭台楼阁”,亭在园林中是颇为活跃、令人注目、比较空灵的一个审美因素。那种小巧玲珑、反宇飞檐的“俏”模样,往往给人以优美的感觉。⑦第二,亭子的原始艺术功能是供人歇脚休息,这一功能既是实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且以实用性功能为基础。在园林中,亭子往往是供游园者休息的地方。亭,好比是游园路线上的一个美的“休止符”,它在构景上,使得园林这整部“乐章”显得抑扬顿挫,张驰有致,亭子是令人精神舒放的场所,当游园者游园感到疲劳之时,到凉亭小憩一下,感觉一定是很美好的。⑧第三,亭子本身是美的景观、审美对象,同时又是一个欣赏园景的出发点,亭子具有凭眺的艺术功能。人在亭内,凭眺园内诸景,或是远眺湖光山色,有“快哉”之感。⑨总之,亭的“艺术性”很丰富。从审美上看,亭的形体常常是小巧的,造型秀美;空间开敞,有“虚”的性格;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成为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一种优美的“旋律”。(1)关于本文的说明对象,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B A.苏州拙政园的特征。B.亭的建筑艺术。C.作为我国的传统建筑,亭所具备的三大功能。D.园林设计师怎样将亭子巧妙地组织到园林之中,便之更具审美功能。(2)关于亭子的造型,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亭子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景观,它的造型非常丰富,以轻盈俏丽者居多。B.园林中,亭有半亭和独立亭之分,独立亭常与走廊相联系,依墙而建;而半亭则注意与地形环境的协调。C.园林之亭,按平面的造型来划分,大约可以归纳为几何形与自然形两类。D.园林之亭的造型,以平面为圆形、方形、六角形与八角形为多见,也有三角形、缺角形、梅花形、海棠叶形与扇形等造型。(3)有关亭的艺术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亭子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建筑小品,它小巧玲珑,造型丰富秀美,给人视觉上的美感。B.亭子在整个园林的构景上,使园中景致张弛有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C.亭子具有凭眺的艺术功能。人在亭内,凭眺园内诸景,或是远眺湖光山色,有“快哉”之感。D.亭子的原始艺术功能是供人歇脚休息的,也就是它的实用性,并没有其它的审美功能。(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D A.“从审美上看,亭的形体常常是小巧的”,“常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第②段主要运用引用资料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亭的功能和建筑特点。C.第④段采用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内容条理清晰,浅显易懂。D.第⑦段“亭,好比是游园路线上的一个美的‘休止符'”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5)下列有关亭台楼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B.在古代,亭子常常是送别的场所。如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满湘我向秦”一句,就流露出忧伤的离别之情。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的是诗人崔颢登上岳阳楼时的情怀。D.“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幅对联是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题写的。【微点】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阅读综合.【思路】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段亭子又名凉亭,是中国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第③段亭子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景观,造园家往往将亭子巧妙地组织到美的园林境界之中,第④段园林之亭的造型,第⑤﹣⑨段说明亭子的“艺术性”。【解析】(1)考查说明对象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本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故选B(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和第①段的内容一致,正确。B和第③段中的“半亭常常与走廊相联系”不符,不正确。C和第④段的内容一致,正确。D和第⑧段的内容一致,正确。故选B(3)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第①段“具有休憩、凭眺的实用功能与独特的审美价值。”符合文章内容。B和第③段的内容一致,正确。C和第⑧段的内容一致,正确。D“没有其它的审美功能”和第①段“独特的审美价值”矛盾,错误的。故选D(4)考查说明文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的特点A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常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正确。B第②段《释名释亭》说:“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引用了资料,“亭子又名凉亭,是中国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作诠释。正确。C第④段“这大约可以归纳为两类,即几何形与自然形,”分类别;“比如苏州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怡园的小沧浪亭等,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