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11-10 · U1 上传 · 6页 · 258.6 K

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D.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2.德惠市第三中学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举行红色歌曲演唱活动,众人齐唱增大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3.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C.地震、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波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表明声音具有能量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B.开会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防止噪声的产生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2020年12月25日,在南京市江宁区发生了2.3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声波()A.是次声波,人耳听不见B.是次声波,人耳听得见C.是超声波,人耳听不见D.是超声波,人耳听得见6.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没有甩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7.物质在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且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则该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8.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到了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起雾”是一种()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熔化现象D.凝华现象19.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C.海波是非晶体D.海波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盛夏,晨雾飘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1.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紫光B.黄光C.橙光D.红光12.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安排老师用测温枪给学生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关于红外线测温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用肉眼可观察到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的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D.红外线测温仪能测体温,说明人体能对外辐射红外线二、填空题13.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4.同学们听到铃声开始准备上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中的。走廊内禁止喧哗,这是在减弱噪声。15.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这个例子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的功能。16.学校很多班级要求“入班即静”,即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17.在医院做B超时,B超仪利用了(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无线电波”)成像。18.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219.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放松。我们进入校园在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双手涂抹得越均匀干的越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20.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加热到第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2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在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成冰,实现快速“补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23.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填“树叶”“树枝”或“太阳”)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三、实验探究题2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3(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并由此推理可知:。25.小新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4°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01234567水的温度/°C84899399999999(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漏填的数据是℃。(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如果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沸点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若实验时出现两种烫伤的情况:A.被沸水烫伤;B.被与沸水温度相同的水蒸气烫伤。(选填字母)情况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四、综合题26.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选填“响度”或“频率”);(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能够听出声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重复上述实验;(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27.阅读短文完成填空。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的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盖上锅盖,加热锅里的水。几分钟后就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打开冰箱,4上层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1)“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选填“热锅”或“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2)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小冰粒”的形成是水洗后蔬菜上的小水珠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小冰粒”的消失是因为小冰粒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了小水珠;(3)下列事例中,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______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5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DABAACBBCBDD二、填空题13.振动;大于14.信息;空气;声源处15.响度;信息16.响度;声源17.超声波18.36.519.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增大了洗手液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20.需要;固液共存21.升华;凝固22.牛顿;光的色散23.太阳;直线传播三、实验探究题24.(1)振动;放大(2)在桌面上放一些纸屑(3)空气(4)减小;真空不能传声25.(1)96(2)99;需要;不变(3)B;水蒸气液化放热四、综合题26.(1)频率(2)相同;音调(3)长;低27.(1)热锅;液化(2)凝固;熔化(3)C6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