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一、(15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滂沱(pāng)茅塞顿开(sè)腼腆(tiǎn)扣人心弦(xuán) B.剽悍(piāo)踽踽独行(jǔ)指摘(zhāi)姹紫嫣红(chà) C.戏谑(xuè)猝不及防(cuì)毛坯(pī)崭露头角(lòu) D.关隘(ài)引吭高歌(háng)分娩(wǎn)高瞻远瞩(zhǔ)【微点】易误读常见字.【思路】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析】A.“弦”应读xián;B.全都正确;C.“谑”应读nuè;“露”是多音字,可读为lù和lòu,这里读lù;D.“娩”应读miǎn。故选:B。【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实际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题名金榜题名事故人情事故 B.颜色察颜观色经典引经据典 C.崖壁悬崖绝壁成就功成名就 D.精彩无精打彩规矩循规蹈矩【微点】常见易错字.【思路】本题考查汉字的准确书写,仔细分辨所给选项所提供的所有词语,找出错误字词,用排除法去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析】A.“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B.“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C.正确;D.“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出错别字。注意“事﹣世、颜﹣言、彩﹣采”的用法。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 B.每当展望未来,我就会浮想联翩,仿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在眼前,祖国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 C.中学生活五光十色,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拨动过你的心弦,也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不能忘怀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微点】正确使用词语;成语.【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4)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解析】A.“洗耳恭听”指指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不能听“心声”;不符合语境。B.“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符合语境。C.“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但不能形容“中学生活”;不符合语境。D.“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不能形容“孝道”,不符合语境。故选:B。【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还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四川荔枝享有盛名,唐人已多有记述;蔡襄《荔枝谱》自从成书后,福建荔枝才开始为人重视 B.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 C.大家都知道,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我国还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D.能不能利用“成绵”城际高铁的建成通车进一步推进绵阳经济发展,取决于市政府的争取决策【微点】病句辨析与修改.【思路】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析】A.为语序不当,“蔡襄《荔枝谱》自从成书后”,应改为“自从蔡襄的《荔枝谱》成书后”;B.缺少宾语,句末加“的现象”;C.正确;D.前后不一致,去掉“能不能”。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微点】标点符号.【思路】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比如问号的运用要注意是不是表示疑问语气,如果有疑问词,但不表示疑问语句,就不是疑问句。【解析】A.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这句话是陈述语气,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应改为句号。C.省略号和“等”都是表示省略的关系,不能连用,应该去掉“等”或省略号。D.《丰子恺随笔精编》标点使用错误,应改为丰子恺《随笔精编》。故选:A。【点拨】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读书时要注意关注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多结合语境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如本题易错点为第②句,如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语气,容易出错。二、(9分,每小题17分)6.(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惩山北之塞惩:苦于B.固不可彻彻:变通C.惧其不已也已:停止D.无陇断焉垄断:阻隔(2)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的一组是 A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也迂也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A.③④B.②⑤C.②③D.①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句从面积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B.愚公决心移山,他的妻子提出了两个疑问:愚公年老力衰,移山怎能成功;移山过程中产生的土石如何处置。C.愚公移山时虽只有几个人,工具也什么简陋,但大家齐心协力,邻家孤儿“跳往助之”使得移山场面更加热火朝天。D.操蛇之神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出手相助,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太行、王屋,分别放到朔东和雍南。(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微点】文言实词;文言翻译;文言文阅读综合.【思路】课文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B项“彻”是透彻,明白。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各个选项中句子的意思,然后找出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的句子即可。①句写山阻碍交通;②句写交通;③句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④愚公移山“意志坚定”;⑤句写天帝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本题为选择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的要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D项应该是天帝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故选:D。(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话,要注意“箕畚”是词类活用,用箕畚;翻译为: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②句话,要注意这句话是疑问句式,“以”指凭借;“其如…何”指怎么样呢;翻译为: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答案:(1)B(2)A(3)D(4)①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②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点拨】文言词语“惩”的用法:①<动>警惕;警戒。《狱中杂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后也。”②<动>悔恨;改悔。《国殇》:“首身离兮心不~。”③<动>惩罚;惩处。《左传?成公十四年》:“~恶而劝善。”④<动>苦于。《愚公移山》:“~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文言词语“已”的用法:1.止,停止。如:死而后已。2.完结。如:白露未已。3.已经。如:身已半入。4.而已。如:一抚尺而已。5.通“以”。如:自董卓已来。三、(25分)7.(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薇(节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采薇》选自 《诗经•小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 五言律诗 (体裁)。(2)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的第四联简要分析。【微点】送别离别诗.【思路
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