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小题必练2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2023-11-07 · U1 上传 · 7页 · 41.6 K

小题必练2: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没有走的路(美)弗罗斯特飞白译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有删改)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和“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的哲学命题相合。B.“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中的“踌躇”表明诗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思索,心中犹豫,不能做出选择。C.诗人在诗中一会儿说“它也不坏”,一会儿说“这点也难比较出来”,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D.“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结尾这一句点明诗歌主旨:人生一旦做出选择,便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结局也会“相差千里”。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思路是先写“面对选择”,然后写“选择道路”,再写“踏上征程”,最后回顾往事,逻辑井然。B.“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中“金黄”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成了“深黄”,不如这里的准确、形象、画面感强。C.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言在此而意在彼,用了比喻的手法。D.诗人以小见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写人生的深层感悟,令诗歌显得平易而深邃。3.诗中说“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诗人能“重返旧地”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4.诗人虽然选择了一条路,却对另一条路念念不忘,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答案】1.C2.C3.诗人不能“重返旧地”。因为诗人是“一名过客”,可能不再回来;而“我提起此事总要伴―声叹息”也表明这一选择的不可重复。4.因为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正是对已选择的不满,才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念念不忘未选择的路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给这首诗增加了遗憾、惆怅之感。【解析】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分析错误。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说不定更加值得”,所以说“它也不坏”;“这点也难比较出来”是因为“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两种判断各有理由,各有逻辑,并不“草率”。故选C。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用了比喻的手法”分析错误。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把抽象的东西寄托在实在的物体上,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而非比喻。故选C。3.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思路的能力。回答本题要结合全诗表达的中心,理清提问部分与整首诗的关系;其次,要理清设问点与前后诗意上的联系。上文的“过客”与下文的“叹息”都暗示了诗人不能“重返旧地”。4.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诗人这样写,实则揭示了人类内心的逻辑,那就是没有得到的东西总是更令人向往和怀恋的。然后分析这样写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即为诗歌增加了遗憾、惆怅之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华贺雨吟殷文圭陶公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合杳冥①。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吟贺西成②饶旅兴,散丝飞洒满长亭。【注】①杳冥:幽暗。②西成:秋天庄稼成熟,农事告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简单交代了久旱未雨的情形,“焦思”正面描写旱情严重,为后面写雨作铺垫。B.“变旱为丰”是大雨即将来临时人们的企盼,“杳冥”描写了雨前天地昏暗的情形。C.颔联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虎怒”“龙腥”想象诡异奇特,渲染出雷雨的磅礴气势。D.尾联描写了雨后情景:暴雨停歇,雨丝霏霏,在长亭中观雨,赋诗庆贺,其乐融融。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答案】1.A2.首联表达了诗人急百姓之所急,心系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的情感;颔联达了诗人面对倾盆大雨之时的喜悦之情;颈联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丰收的渴望和愉悦之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因天降大雨,旱情解除之后的无限欣喜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焦思’正面描写”旱情严重错误,应该是“侧面描写”旱情严重。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然后理解各联的意思,再结合注释分析各联中的情感。首联“陶公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合杳冥”,“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写久旱未雨旱情严重,人们渴望大雨来临,阴暗的天气肯定会有一场大雨将要来临,人满期盼着丰收。表达了诗人,急百姓之所急,心系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的情感;颔联“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虎怒”“龙腥”想象诡异奇特,渲染出雷雨的磅礴气势,表达了诗人面对倾盘大雨之时的喜悦之情;颈联“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运用想象和联想,倾盘大雨过后,旱情解除,庄稼长势喜人的情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丰收的渴望和愉悦之情;尾联“吟贺西成饶旅兴,散丝飞洒满长亭”,描写了雨后情景:暴雨停歇,雨丝霏霏,在长亭中观雨,赋诗庆贺,其乐融融,表达了诗人因天降大雨,旱情解除之后的无限欣喜之情。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3)“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酌”“眄”“潦”“暮”“谏”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认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秉承的哲理。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站不住脚,而昏厥过去。1.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认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秉承的哲理”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B.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C.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人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D.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2.请分析画横线句子的语言表达效果。(4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1.B2.①运用比喻、比拟(答“拟人”亦可)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北平春天绿的广阔。②运用夸张的手法,用“张不开眼”“立不住脚”“昏厥过去”等短语,写出了重重叠叠的新绿所带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以至于让人感到“张不开眼,站不住脚,而昏厥过去”。突出了北平春天绿得浓郁、绿得醉人的特点,强调其绿的程度之深。③运用“油光光”“亮晶晶”等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将难以状写的“新绿”写得神韵透彻,如在目前,强调了北平春天的绿。3.①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人无比眷恋。②原句使用修饰语“呜呜”“在叫啸”等,形象地描写出了北平的冬天寒意逼人。③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同时引领下文,西北风的强劲带来的满身灰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认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秉承的哲理’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有错误的句子即可。题干中句子的分号是为了分隔非并列的多重复句中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表因果。AD两项,分号的作用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B项,分号的作用是分隔非并列的多重复句中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表因果;C项,分号的作用是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路:找角度——扣内容,析效果——剖感情。常见角度:1.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手法上,“嫩绿的波浪”“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运用比喻,写出北平春天绿色之多之广;“颤抖着”运用比拟,写出日光下的各种绿色给人的眩晕之感;“张不开眼,站不住脚,而昏厥过去”运用夸张,写出了重重叠叠的新绿所带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突出了北平春天绿得浓郁、绿得醉人的特点,强调其绿的程度之深。用词上,“油光光”“亮晶晶”等叠词,既富有韵律感,又生动写出了阳光下北平绿色的色泽和质感,写得神韵透彻,如在目前,强调了北平春天的绿。3.原句是“尤其使你感觉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