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年级大联考生物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均含C、H、O、N、P等元素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D.糖类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脂质,而氢的含量更高【答案】C【解析】【分析】1、糖类分子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几丁质也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2、与糖类相似,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与糖类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乙醚等。【详解】A、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用途;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的添加剂;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A错误;B、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除含C、H、O外,还含有P甚至N,但并不是所有的磷脂均含有N,B错误;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正确。D、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高于糖类,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氧化分解耗氧多,D错误;故选C。2.丁桂儿脐贴可利用透皮给药法(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丁香酚进入细胞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胃蛋白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胃液D.此法可增加给药频率、避免儿童服药困难【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丁香酚顺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通过H+-K+-ATP酶把K⁺转运进胃壁细胞,同时把H⁺转运出胃壁细胞,促进胃酸的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详解】A、如图所示,丁香酚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A正确;B、如图所示,胃壁细胞通过H+-K+-ATP酶排出H+,H+-K+-ATP酶可作H⁺载体蛋白,也能催化ATP水解,可降低反应活化能,B正确;C、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通过胞吐进入胃液,C正确;D、因为该方法是利用透皮给药法(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腹痛,所以具有减少给药频率、避免儿童服药困难等优点,D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小B.染色体端粒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促进细胞衰老C.细胞的寿命与它们承担的功能有关D.细胞坏死是由物理、化学因素或病理性刺激引发的,不存在信号通路的调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运输功能下降,色素沉积等。【详解】A、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水分减少,细胞体积皱缩变小,A错误;B、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有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认为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端粒缩短,端粒内侧正常的基因序列受到损伤;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内的多种氧化反应以及辐射、有害物质入侵促进自由基的产生,过多自由基会攻击磷脂、DNA和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B错误;C、细胞的寿命与它们承担的功能有关,C正确;D、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发的,也受到信号通路的调控,D错误。故选C。4.用3H标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有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找到圆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B.秋水仙素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影响着丝粒的分裂C.DNA第二次复制后,3H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比例为1/4D.可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进行计数,推测DNA复制的次数【答案】D【解析】【分析】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不影响着丝粒的分裂;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排列紧密、呈正方形。【详解】A、在低倍镜下找到方形排列紧密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A错误;B、秋水仙素不影响着丝粒的分裂,B错误;C、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第二次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只有1条染色单体的1条链有3H标记,因此3H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比例为1/2,C错误;D、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不含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因此可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D正确。故选D。5.M13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其DNA为含有6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M13噬菌体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不需要先合成RNA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B.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C.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D.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合成6407个磷酸二酯键【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M13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胞内的合成过程为:MI3噬菌体DNA是一种单链DNA,进入大肠杆菌后先合成为复制型双链DNA,再进行滚环复制,即在M13噬菌体的双链DNA环状分子一条链(正链)上切一个切口,产生游离的3'端羟基作为延伸起点,最后在宿主细胞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另一条单链即负链为模板不断地合成新的正链。【详解】A、①过程需要先合成RNA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③不需要,A错误;B、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由图可知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B正确;C、据题图可知,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原来的,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单链存在于复制型双链DNA中,C错误;D、该DNA为含有6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由图可知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一共合成6409个磷酸二酯键,D错误。故选B。6.先天性色素失禁症是X染色体上的Nemo基因失常所致,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个体细胞中只含有Nemo基因,则会导致个体病情严重,在胎儿期就会死亡,而杂合子症状较轻,因此患者通常为女性。某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该病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开B.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未分开C.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片段互换D.该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可生育正常的女儿或儿子【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②M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③MI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④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⑤M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⑥MII前期: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排布;⑦MII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⑧MII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⑨MI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详解】A、该儿子患病,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 Nemo基因,则原因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开,受精的卵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 Nemo基因,A正确;B、该儿子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未分开,母亲卵细胞中提供的X染色体含有Nemo基因,B正确;C、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 染色体片段互换不能解释所生儿子含有两条X染色体,C错误;D、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可生育正常的女儿或儿子,D正确。故选C。7.基因渐渗是物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捻角山羊是巴基斯坦的“国宝”,适合在高海拔的极端环境生存。山羊大约3000~5000年前才迁徙至青藏高原,通过与捻角山羊的杂交以及后代与亲代的反复回交,将捻角山羊的部分基因转移和整合到山羊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西藏山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渐渗现象可能会使得生物进化的速度减慢B.基因渐渗不能打破生殖隔离现象C.我国西藏山羊通过基因渐渗主动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D.可以通过对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的后代进行基因组测序来验证这一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解】A、基因渐渗使得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从而使得后代表现出更多的性状,这有助于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变异,进而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A错误;B、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基因渐渗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隔离,使得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B错误;C、基因渐渗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主动发生的。西藏山羊是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渐渗的过程,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C错误;D、基因组测序可以帮助我们对比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的后代的基因序列,从而证实基因渐渗现象的存在,D正确。故选D。8.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过度导致CO2排出过多,引起以血浆pH值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性碱中毒”是指患者血浆由正常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B.水杨酸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升高C.内环境中的HCO3-能缓解由此引起的血浆pH变化D.患者应增加运动强度【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详解】A、正常人的血浆pH保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A错误;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升高,B正确;C、过量服用水杨酸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HCO3-是碱性物质,不能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C错误;D、适当减慢呼吸频率和降低呼吸深度可增加机体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而增强运动会使呼吸加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考(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