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海沧校区2024届高三年生物科9月月考卷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4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被誉为“改造地球的先行者”,地球最早由无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就是由于蓝细菌的出现并产氧所致。下列关于蓝细菌说法正确的是()A.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B.拟核区含有环状的DNA分子,但是不含有染色体C.与支原体结构相似,均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D.其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详解】A、蓝细菌包括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等,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蓝细菌,A错误;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拟核区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B正确;C、蓝细菌和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结构相似,但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自养的原核生物,但蓝细菌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B。2.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荔枝在无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中,可延长保鲜时间C.长跑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D.利用酵母菌酿酒需先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再隔绝空气进行酒精发酵【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①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②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③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④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⑤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⑥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⑦粮食要在零上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⑧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零上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水稻根部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所以不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A错误;B、荔枝等水果的保存要求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宜,B错误;C、长跑时人体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当氧气不足时暂时通过厌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获取能量,C错误;D、酵母菌是兼氧性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乙醇发酵,酿酒是利用酵母菌乙醇发酵,酿酒过程中先通气目的使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一段时间后再隔绝空气进行酒精发酵,D正确。故选D。3.某实验小组从热泉的芽孢杆菌中获取了某耐热蛋白酶,并探究了该酶在60℃和80℃两个温度条件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芽孢杆菌合成耐热蛋白酶的过程中,要在内质网上加工B.根据结果可知,该酶适合在pH=7、温度为60℃的条件下长期保存C.与80℃环境条件相比,60℃条件下该酶对碱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D.当pH=7时,80℃和60℃条件下该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等量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分析】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被抑制,但不会失活。【详解】A、芽孢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A错误;B、由图分析可知,在pH=7的环境中该酶活性最高,适合长期保存,但酶适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B错误;C、由图分析可知,60℃条件下该酶在碱性环境下的活性较强,说明其对碱性环境的适应性更强,C正确;D、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本质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不能提供活化能,D错误。故选C。4.DNA损伤时,核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核内积累,催化ADP核糖化,可引起细胞凋亡,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不同B.ADP核糖化需要消耗NAD+,从而抑制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的形成C.DNA损伤会抑制ATP的合成,进而影响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D.DNA损伤不会使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ADP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P。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2、由图可知,当DNA损伤,核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细胞核内积累,催化NAD+形成ADP-核糖,说明产生ADP-核糖的原料是NAD+,消耗NAD+进而导致细胞质NAD+浓度下降,抑制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NADH的生成,推测最终会影响有氧呼吸整个过程的进行,抑制ATP的合成。【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ADP是腺苷二磷酸,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其组成元素包括C、H、O、N、P,故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A错误;B、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产生ADP-核糖的原料是NAD+,因此ADP核糖化需要消耗NAD+,抑制了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中NADH的生成,B错误;C、根据题图分析可知,DNA损伤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核内积累,催化ADP核糖化,形成ADP-核糖,最终会影响有氧呼吸整个过程的进行,释放的能量减少从而使ADP无法与磷酸反应生成ATP,进而影响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DNA损伤时会引起细胞凋亡,说明DNA损伤可能会激活凋亡基因的表达,因此DNA损伤会使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5.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赤道板两侧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可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若a与c同时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①、②为同源染色体,a、b为姐妹染色单体,c、d为非姐妹染色单体。【详解】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A正确;B、①、②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正确;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所以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一个精子中,则a、b、c进入同一次级精母细胞,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故选D。6.蝗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雌蝗虫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X;雄蝗虫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O,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O。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雌、雄蝗虫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细胞B.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蝗虫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来自雌蝗虫C.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D.雄蝗虫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2个四分体【答案】A【解析】【分析】蝗虫的性别決定方式为XO型:雌蝗虫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X,雄蝗虫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O),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O。【详解】A、雌蝗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X,所以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细胞;雄蝗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O,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细胞,故在雌、雄蝗虫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细胞,A正确;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观察到雄蝗虫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蝗虫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是雌蝗虫,也可能是雄蝗虫,B错误;C、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因此,在雄性生殖器官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目远多于雌性生殖器官,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C错误;D、雄蝗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O,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可形成11个四分体,D错误。故选A。7.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一样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都与性别决定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伴性遗传病及其特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和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A错误;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不同,如XaXa×XaYA,后代只有男性会出现显性性状;aa×Aa,后代男女都会出现显性性状,B错误;C、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C正确;D、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但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D错误。故选C。8.某同学用图所示的接种方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样品应适当稀释B.将接种工具进行灼烧处理,冷却后再接种C.培养基接种前后相互对照判断是否存在污染D.接种后的培养基倒置后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答案】B【解析】【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其中涂布平板操作为:⑴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⑵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⑶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⑷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分布均匀。【详解】A、该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错误;B、将接种工具进行灼烧处理进行灼烧灭菌,要冷却后再接种以免高温杀死菌种,B正确;C、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相同环境培养相同时间分别观察记录,判断其是否被污染,即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C错误;D、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通常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微生物,掌握涂布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9.CRISPR/Cas9系统主要由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组成,SgRNA可引导Cas9蛋白到特定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g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目标DNA分子,Cas
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一中海沧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