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_20200611_181730

2023-11-01 · U1 上传 · 19页 · 76.5 K

201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倔强(jué)迸射(bèng)鲜为人知(xiān) B.嫌恶(wù)眷念(juàn)忧心忡忡(chōng) C.差使(chāi)拮据(jié)慷慨大方(kǎi) D.绮丽(qǐ)绯红(fēi)众目睽睽(kuí)【考点】13:注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有误。“鲜”是多音字,可读作“xiān,xiǎn”,此处应读作“xiǎn”。B.正确。不要把“嫌恶”的“恶”读作“è”。C.正确。不要把“慷慨大方”的“慨”读作“gài”。D.正确。不要把“绯红”的“绯”读作“fěi”。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训诫决别语无伦次随声附和 B.祈祷收敛抖擞精神沥尽心血 C.羁绊笼罩粗制滥造相形见绌 D.吞噬彷徨肃然起敬骇人听闻【考点】14: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因为本题是找错别字,难度较小。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解答】A.“决别”应为“诀别”,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3.(2分)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种种事实说明:盲目输液,不仅浪费金钱,而且风险大于。②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的生死关头,仍挣扎着靠边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他用自己的行动了什么是“责任”。③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发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A.治疗诠释事半功倍 B.疗效解释事倍功半 C.治疗解释事半功倍 D.疗效诠释事倍功半【考点】23:词义辨析;26:正确使用词语.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其次是从语言是否得体方面分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判断选用。【解答】(1)“治疗”和“疗效”治疗:指干预或改变特定健康状态的过程。疗效:治疗效应(果)。根据语境,是指风险大于治疗效果,选用“疗效”,排除A、C;(2)“诠释”和“解释”诠释:指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根据句意,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责任”,而不是通过观察和思考,选用“诠释”,排除B;(3)“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事半功倍:意为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根据语境“不讲究发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选用“事倍功半”。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本题中注意“诠释”和“解释”的区别以及“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意义的相反。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C.受人欢迎的秘诀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D.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完善和提出了治理湘江的方案【考点】71: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现对句中出现的病句类型作以下介绍:(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3)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解答】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观点”。B.搭配不当。成本下降不能用“倍”,应用百分数。C.正确。D.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提出并完善”。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类别,并学会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5.(6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4)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考点】14:常见易错字;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古诗文名句作答。(1)﹣(3)为直接默写,(4)为理解默写。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练背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且能准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解答】(1)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汗”容易写成“汉”,需要重点记忆;(2)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中“燕”容易写成“雁”,需要重点记忆;(3)濯清涟而不妖句中“濯”比较难写,需要认真书写。“涟”容易写成“莲”,需要重点记忆;(4)会当凌绝顶;(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比较难写,需要认真书写。【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凡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能熟练背诵,对其中的重点句子还要做到准确默写。6.(2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刘乐乐同学家离学校比较远,上学途中需转车两次,因此第一个月迟到6次,第二个月迟到4次。班主任了解情况后,为了避免他再次迟到,和蔼地对他说:“ 刘乐乐同学,你能克服困难,减少迟到次数,有进步。如果以后你能提前几分钟起床,就不会再迟到了 。”(不超过60字)【考点】83:情景对话.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要通读语段,明确说话的语境、人物身份、语气委婉等方面,语句通顺即可。【解答】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不能简单的批评了事。要鼓励为主,同时寄寓一定的期望。比如:从六次到四次就可以肯定其进步,然后提出期望。答案示例:刘乐乐同学,你能克服困难,减少迟到次数,有进步。如果以后你能提前几分钟起床,就不会再迟到了。(答案不唯一)【点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希望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或思路准确有效地传达给他人,并且希望对方能够接受我们的意见或建议,然后付诸实施,这个过程就是说服。既然要说服他人,就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这就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对方心服口服。7.(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如图,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① 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 ② 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在逐年加大 (2)针对你得出的结论,谈谈你的看法。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考点】82:图(表)文转换.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注意观察图片中的要素,要言而有据。【解答】(1)注意观察所给的文字信息和折线图的走势、幅度,可以发现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但是二者差距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2)注意根据第一题得出的结论,发现问题提出结论。问题显然是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大,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答案示例:(1)①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②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在逐年加大。③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不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点评】要注意分析图表的数据,从中解读出信息,要注意合理解读。8.(3分)名著阅读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冰心 。小诗把对 母爱 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自然 的咏叹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考点】F2:名著情节.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这道题选取的一首短诗,要根据积累作出判断,结合诗歌内容要能读出诗歌主题。【解答】这是冰心的一首小诗,通过阅读诗歌,可以结合理解: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首小诗是赞颂母爱和自然的。答案:冰心(谢婉莹) 母爱 自然【点评】这道题提示我们要注意现代诗歌,特别是其内容与作者的对应,诗歌主题的简单判别。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共22分.)9.(7分)①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②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③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④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⑤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⑥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1)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空间顺序 ;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是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达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文段④中的划线句运用了 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 运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太和殿是故宫最大殿堂的特点。 (3)文中④⑤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外部景观和 内部构造或内部结构 两个方面的情况。(4)文段⑥中的加点词语“约”不能删除的理由是 “约”是“大约”“大概”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如果删除,就不能准确地多名紫禁城内中轴线的长度。 。【考点】A2:说明顺序;A4:说明方法;A6:概括说明内容;A7:说明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故宫的建筑群引出了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然后按照空间顺序由外及里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精美布局,【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从天安门往里走”“进了太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