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23-11-01 · U1 上传 · 21页 · 178.5 K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2分)1.(2分)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_____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城,增修新舍,矗_____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_____野。因为,精神的字宙是如此的_____阔啊。A.jiéchù旷寥 B.jiēchù旷辽 C.jiézhù犷寥 D.jiēzhù犷辽2.(2分)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①___五柳先生传①___这篇短文中写道②____“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③____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④____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A.①书名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 B.①引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 C.①书名号②逗号③问号④顿号 D.①引号②逗号③句号④顿号3.(2分)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震耳欲聋,吸引观者无数。B.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键操作,科技底气让“攀登者”更加心无旁骛。C.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沿海沿边特色浓郁,游客纷至沓来,在此寻幽探秘。D.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此之谓智。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B.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C.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D.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5.(2分)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收假返校,炎兴从家乡带来了些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在宿舍里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嘉平抓起一把花生,悻悻地说:“有这等好事?我那里就是缺少些土特产,不然我也会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天册坐在床沿,头也不抬,说:“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义熙快言快语:“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炎兴犹豫了几秒,不知道还要不要送。“我最喜欢土特产啦!”元丰推门而入,“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味蕾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乡愁的轻重’。”说完了话,便从炎兴的手里接过一瓶酸豆角,打开,嚼了起来……A.嘉平 B.天册 C.义熙 D.元丰6.(2分)经典名著往往情节动人,形象鲜明,亦有风俗民情的细致描绘。下面对名著语段的出处及所述节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佳节。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A.《儒林外史》端午节 B.《水浒传》端午节 C.《聊斋志异》重阳节 D.《西游记》重阳节7.(10分)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1)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藏在古诗文中的成语,它蕴含的智慧与醇厚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比喻在困境中遇到转机的“柳暗花明”出自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①“ , ”;又如,“临危受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中的②“ , ”,意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另外,诗词中化用成语的也不少,比如,秋瑾在《满江红》一词中的③“ , ”,就用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2)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中唐绝句中的名作,它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意境浑成,简洁空灵;因而被请入弦管,为天下传唱。请将这首诗完整默写出来。 , 。 , 。二、阅读理解(共38分)8.(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鲜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B.“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C.“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9.(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B.正患己不能知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而伯乐不常有德彝惭而退D.虽有千里之能上诘之(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D.安可/诬一世之人(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表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之”,表意简洁含蓄。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上令封德彝举贤”“上诘之”“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5)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德彝存在哪些问题?(6)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宗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10.(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中国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一页:釉陶的开始①如图所示,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郑州出土,属商中期,公元前1500﹣公元前1400年。这件大口、高颈、肩腹界线分明、深腹平底的装水酒陶尊,造型简单,很难给予人太多的美感,却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最早的有釉陶器之一。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这件酒器除了肩部的压印席子纹与腹部条纹外,在器表全部及口部内缘,都有一层特别的姜黄色的薄釉。有几处釉层聚积比较厚而呈现深绿色,略有缺陷。②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因为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而有透明及各种颜色的差异。人们在距今1.5万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到了3000多年前才因偶然的因素而领悟到釉彩的生成原理,但要到公元2世纪东汉时期生产青瓷时,才开始注重釉的使用。此后的陶器就很少不使用釉彩装饰了。③从商代到汉代偶尔会发现陶器的器内底部不必上釉的地方有釉彩的残迹,外表却未施用釉彩,推测其成因是因为作为燃料的草灰(含钙)偶然飞落在陶器内,最后烧出颜色晶莹的表层,并不是人们有意烧造的。由此可以猜测,这种有颜色的晶莹表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而发现是草灰所造成的,更进而在实践中验证,将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形成了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④釉彩的呈色得自所含的铁被氧化的结果,在氧化焰中烧制的为黄绿色,比较容易脱落;在还原焰中烧制的呈青灰色,釉层较薄但是比较均匀。釉层不但可以使陶器表面美丽光滑,也更不容易渗水,相当实用。以草灰制造而成的釉层,经常会聚而不散,导致陶器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看起来像麻子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以草灰烧制成釉层的成品并不多。人们渐渐改进技术,尝试使用石灰石碾成粉末,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这种方式烧成的釉彩叫石灰釉。石灰釉也有它的毛病,因为这种釉的流动性太好,如果在陶器的整个表面都涂上这种釉料,玻璃质的釉彩会沿着器表流下而粘在地上,强制剥取就会损害器物的完整性,所以器物的底部一定要留下相当的空间,免得釉彩与地面胶结。釉陶的生产到了战国时期逐渐增加,施釉的技术也得到改进。到了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的陶匠把大部分的缺点都克服了,生产出釉色稳定、流釉慢的成品,因为釉色泛青,所以名之为青瓷。这时虽然开始大量制作日用器,但仍是属于价格昂贵的制品。⑤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瓷的定义有些不同。中国文物界大致上把有施釉的陶器都称之为瓷,所以称商代的釉陶为原始瓷器。但是西方对瓷的定义比较严格,胎体坚硬的浙江青瓷,他们认为只属于硬陶。还要等把器胎的含铁量降到更少,烧结的温度也提高到1300摄氏度,呈色洁白,渗水率低,胎质坚实,叩之声音悦耳,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瓷器。中国在公元9世纪后期终于最先烧制出符合于严格标准的真正瓷器,并博得China的美名。(选自《返来长安过一天:汉字与文物的故事》)(1)下面关于“釉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商中期的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最早的有釉陶器。B.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会有透明及各种颜色差异。C.陶器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是以草灰制成的釉层,经常聚而不散导致的。D.战国时期施釉技术得到改进,到了东汉,釉陶日用器得以大量制作,但价格仍昂贵。(2)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并强调了说明对象的历史价值,对阅读起到提领作用。B.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大部分”貌似模糊,实则准确,反映了青瓷制造的客观实际。C.第⑤段比较了中西方对于“瓷”定义上的差异,强调中国最早烧制出真正的瓷器。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陶瓷史上釉陶由发现到改进,再到发展的历史过程。(3)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釉彩是陶器成为瓷的重要条件,釉彩的生成原理到了3000多年前才因偶然因素领悟。B.实践验证,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会形成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C.流动性差的石灰釉是用石灰石碾成粉末,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烧制而成的釉彩。D.西方定义瓷器:器胎含铁量少,烧结温度1300°C,色白胎实,渗水率低,叩声悦耳。11.(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我的家乡汪曾祺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