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23页 · 877.4 K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温州“九山书会·大宋戏仓”是中国首个集戏曲文化、游园体验为一体的戏曲生活市集,定期推出系列文化活动。请你作为戏曲推广人,与同学一起去打卡。(38分)【打卡戏文大道】1.同学们漫步在悬挂着戏文灯带的林荫大道,赏读戏文,浮想联翩。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日光弹指过”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的感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人月双清”使人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这一意象,让人想起“(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①.逝者如斯夫②.不舍昼夜③.但愿人长久④.千里共婵娟⑤.示例1:(雁)⑥.乡书何处达⑦.归雁洛阳边示例2:(书)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逝、昼、婵娟”这几个字词的书写。第(3)题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意象填写不同的诗句。示例: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打卡主题市集】2.同学们在挑选戏曲创意商品时产生困惑: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水浒传》中的林冲,外貌都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而手机壳上的戏曲扮相截然不同(见下图)。结合名著内容,推测他们扮相不同的原因。【答案】《三国演义》中张飞常鞭打士卒,三顾茅庐时嚷着火烧草庐,是一个性情鲁莽的人;《水浒传》中林冲即使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也强忍怒火,在受冤发配沧州的路上也忍气吞声,是一个逆来顺受、安分守己的人。由此推测,两人在戏曲中扮相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性格的差别。【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扮相的理解。《三国演义》中张飞以勇猛雄壮著称,敌人对他闻风丧胆。小说《三国演义》也描述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领兵作战时常鞭打士卒,三顾茅庐时因见不到诸葛亮竟嚷着要火烧草庐,体现了性情急躁鲁莽的特点;《水浒传》中具体描述“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特别儒雅,林冲即使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也强忍怒火,在受冤发配沧州的路上一路受辱也忍气吞声,是一个逆来顺受、安分守己的人。从图片中人物扮想可以看出,张飞显得鲁莽粗蛮,林冲隐忍柔和。由此推测,两人在戏曲中扮相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性格的差别。【打卡九山戏台】3.同学们驻足观赏《琵琶记》经典选段《糟糠自餍》。请你借助“戏文卡”,与同学分享体会赵五娘心境的过程。戏文卡(赵五娘)唱词: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体,战钦钦难捱过的时和岁。这糠呵,我待不吃你,教奴怎忍饥?我待吃呵,怎吃得?(选自《元本琵琶记校注》)【剧情简介】蔡伯喈辞别新婚妻子赵五娘,进京赴试,远去三年杳无音讯。家乡连年旱灾,赵五娘把仅有的米饭给了公婆,自己吃糠,换来的却是婆婆的猜忌。【答案】示例1:丈夫“三年杳无音讯”,又遭受“连年旱灾”,赵五娘不得不吃糠度日,唱词中的两个反问句,表达赵五娘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吃糠与否的矛盾心理。结合她的生活和唱词,我强烈体会到她内心的悲苦辛酸。示例2:唱词中“滴溜溜”等ABB式叠词,让我仿佛感受到她声音中的柔弱与颤抖,从而体会她泪流不尽、心绪愁乱、体弱多病、荒年艰难的生命状态,再想到她悲惨的生活,我强烈体悟到她悲苦无助的心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联系剧情简介“蔡伯喈辞别新婚妻子赵五娘,进京赴试,远去三年杳无音讯。家乡连年旱灾,赵五娘把仅有的米饭给了公婆,自己吃糠,换来的却是婆婆的猜忌”可知,赵五娘丈夫“三年杳无音讯”,连年旱灾,赵五娘把仅有的米饭给了公婆,还要遭受猜忌,“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体,战钦钦难捱过的时和岁”,运用叠词“滴溜溜”“乱纷纷”“骨崖崖”“战钦钦”,写赵五娘止不住的流泪,愁绪万千,岁月艰难,体弱多病,唱词中尽显赵五娘的虚弱,能够感受到悲苦无助的心境;“这糠呵,我待不吃你,教奴怎忍饥?我待吃呵,怎吃得?”,多用短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写赵五娘不吃这难以下咽的糠将难以为继,但是面对猜忌、愁苦,又难以吃下的矛盾心理,足见赵五娘的悲苦辛酸。【打卡高明亭】4.同学们发现高明亭对《琵琶记》作者高明的介绍过于简略,准备向主办方提建议。◎搜集材料【材料一】永嘉高经历明①,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②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③,进与古法部④相参,卓乎不可及已。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⑤瑞光楼旌⑥之。(选自《南词叙录注释》)【材料二】有王四者,以学闻。则诚与之友善,劝之仕。登第后,即弃其妻而赞于太师不花家。则诚悔之,因作此记以讽谏。……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及登极,召则诚,以疾辞。使者以记上进。上览之曰:“五经四书在民间,譬诸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⑦之间亦不可少也。”(选自田艺蘅《留青日札》)注释:①高经历明:指高明,字则诚,瑞安人。经历,官名。②伯喈:这里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③伎:泛指歌舞表演。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乐曲。⑤剙:同“创”。⑥旌:表彰,显扬。⑦俎豆:祭祀宴饮用的礼器。◎读懂文意(1)解释加点词。①卓乎不可及已____________②尝奇此戏____________(2)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处断句。(限断2处)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围绕提纲,展开讨论建议提纲一、增加高明的相关信息◯高明的生平◯高明的故事二、增加《琵琶记》的相关信息○《琵琶记》创作缘由○____________(3)同学质疑:材料一中画横线处作为“高明的故事”素材是否合适?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4)同学提议:增加《琵琶记》创作缘由。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琵琶记》创作缘由的两种说法。(5)同学讨论:还可以增加《琵琶记》的哪些信息?结合两则材料,提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撰写建议(略)【答案】(1)①.比得上;②.对……感到惊奇。(2)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3)示例1:合适。画线处虽是一则传闻,但我们能从中了解高明创作的专注投入,同时故事的奇幻色彩,能增强介绍内容的趣味性,激发游客的兴趣。示例2:不合适。画线处是传闻,介绍的内容夸张,如创作时脚拍板穿;同时故事中二烛合而为一的情形过于奇幻,缺乏真实性,因此不适合作为介绍高明的内容。(4)为蔡伯喈洗刷污名,讽劝好友王四。(5)示例:增加关于《琵琶记》的评价。材料一中,作者将《琵琶记》与皇家乐曲相比,认为它十分卓越;材料二中,朱元璋将《琵琶记》比作可以用于祭祀的珍贵美食。这些评价,有助于我们理解《琵琶记》的价值。【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①句意:表现出色,无人可及。及,比得上。②句意:曾经对这部戏感到很惊奇。奇,对……感到惊奇。【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断句。句意:这篇记就是珍馐一类的,祭祀宴饮用的礼器之中,也是不可以缺少啊。“此记乃珍羞之属”把这部作品比作珍馐,“俎豆之间”比喻这篇作品的用途,“亦不可少也”是结论。故可断为: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句子的意思是:传说他曾在一座小楼里坐卧三年才完成这部作品。他弹琵琶时,脚踩的位置板面都磨损了。有一次他在夜晚独自唱歌,两支蜡烛忽然合为一支,交相辉映很长时间才分开。可以认为合适,因为这则传闻表明了高明创作时专注投入的态度,同时故事也充满幻色彩,富有浪漫主义情调,增强了介绍内容的趣味性,能激发游客的兴趣。也可以认为不合适,因为这则传闻内容有些夸张,比如创作时用脚在地板上打节拍,竟然把地板打穿了,显得很不真实;二烛合而为一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过于奇幻,不利于表现人物真实的形象。【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由。《琵琶记》是一部劝忠劝孝之作,也是一部思想内容极为丰富的主题多义之作。《琵琶记》意在宣扬贤孝,宣扬孝道中好的一面,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这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创作《琵琶记》的缘由,根据材料一“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和材料二“则诚悔之,因作此记以讽谏”,可概括为:为蔡伯喈洗刷污名,讽劝好友王四。【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叙述了《琵琶记》的创作来历和影响,可以再补充一下《琵琶记》的评价或社会意义等。如,结合“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瑞光楼旌之”“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句分析,可以增加关于《琵琶记》的评价。材料一中,“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作者《琵琶记》与皇家乐曲相比,竟然超出皇家乐曲,可见它十分卓越超群。材料二中,朱元璋认为“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将《琵琶记》比作可以用于祭祀宴饮时的珍贵美食,可见这部作品的高雅出众。作者和朱元璋的这些评价,有助于我们理解《琵琶记》的价值。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永嘉高明经历,为逃避战乱到了四明的栎社,对他的朋友伯喈被诽谤感到非常惋惜,于是他写下了《琵琶记》以雪冤情。这篇文章用清丽的语言,洗刷了他之前不够出色的印象。之后,他和当地的村坊小伎一起参加古法部的比赛,表现出色,无人可及。传说他曾在一座小楼里坐卧三年才完成这部作品。他用脚打节拍,的地方,地板都打穿了。有一次他在夜晚独自唱歌,两支蜡烛忽然合为一支,交相辉映很长时间才分开。有些人认为这是神明的奇迹,于是创建了瑞光楼以示表彰。材料二:有个叫王四的人,凭借才学著名。则诚和他交好,劝他科举考试当官。考取进士后,就抛弃他的妻子然后到太师不花家入赘。则诚很后悔,因写了这篇记来讽谏。……高皇帝没有显达的时候,曾经对此戏感到很好奇,等到登上皇位,就下诏召见则诚,则诚以疾病推辞。使者把他写的记拿给皇上看。皇上看后说:“五经四书在民间,好像五谷,不可没有;这篇记就是珍馐一类的,祭祀宴饮用的礼器之中,也是不可以缺少啊。”【推广演讲】5.为了推广戏曲文化,请你在班级就“戏曲与语文”这一话题发表微演讲。结合打卡体验,撰写演讲词。要求: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50字左右。【答案】示例:我们总觉得戏曲离我们很遥远,但参加“大宋戏仓”戏曲文化活动后,我发现戏曲和语文息息相关。一路打卡,林荫道灯带上的戏文,使我想起古典诗词中的佳句;市集会手机壳上的戏曲人物,让我秒回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确,戏曲中有语文的元素,语文促使我们深度体验戏曲魅力。让我们亲近戏曲,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演讲词撰写。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束语等。本篇题干要求写微演讲词,则可省略格式要求,围绕“戏曲与语文”这一话题,明确表达观点,条理清晰,用语规范即可。注意字数要求。示例:戏曲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桥梁。语文中有许多成语来自戏曲,比如:粉墨登场、南腔北调、锣鼓喧天、阳春白雪等,通过戏曲的演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运用这些成语,使用在文章中不仅言简意赅,深入人心,贴近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使你的文章蓬荜生辉。语文中的许多名著故事也得以在戏曲中表现,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这些故事结构紧凑、有头有尾、首尾相接,或对比、或讽刺、或鞭策、或夸张……采用多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