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18页 · 290.1 K

绵阳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2.第Ⅰ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10(1)、13、17小题须用2B铅笔填涂]。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lì)解数(jiè)精练隽永(juàn)燕然勒功(lè)B.审校(jiào)契合(qì)豁然贯通(huò)望闻问切(qiè)C.逻辑(jí)园圃(pǔ)扣人心弦(xuán)嘉言懿行(yì)D.棱角(líng)社稷(jì)满腔热忱(chén)拾级而上(shè)【答案】B【解析】【详解】A.解数(jiè)——xiè;C.扣人心弦(xuán)——xián;D.棱角(líng)——léng;故选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斓懵懂甘之如恰墨守成规B.镶嵌脉博披荆斩棘雍容华美C.弓驽钟磬独辟蹊径相辅相成D.磅礴诙谐绿草如茵声情并茂【答案】D【解析】【详解】A.甘之如恰——甘之如饴;B.脉博——脉搏;C.弓驽——弓弩;故选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荣誉,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轻描淡写地说,他只是干好了本职工作而已。B.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顶风沙、立塔架,筑起航天丰碑。C.纪录片《90后在战疫一线》细节丰富而生动,医护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形象跃然纸上。D.这群血气方刚小伙子以青春许国,从繁华都市来到边疆,矢志守护祖国的安宁。【答案】C【解析】【详解】A.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这里指他对待荣誉的平静,符合语境;B.白手起家: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指中国航天人在很差的条件下创业,符合语境;C.跃然纸上:意思是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纪录片,错误;D.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用来形容小伙子,符合语境;故选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自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B.《2021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我国外卖骑手当中,男性人数为87%,女性为13%。C.打造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是各大出版机构抢占图书出版市场、提升知名度的常用手段。D.九绵高速通车后,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而且绵阳与阿坝地区的联系也将更紧密。【答案】C【解析】【详解】A.语序不当,应将“北京自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改为“自北京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B.搭配不当,应将“”改为“占比”;D.成对地使用关联词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主语要放在关联词语的后面。故应将“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改为“不仅沿线居民出行会更便捷”;故选C。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近期,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人世间》《风起陇西》等影视剧取得了很好的口碑。此类作品在改编时注重彰显时代气质,在视听呈现、情节叙述和价值表达上更为精进,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观剧品味和诉求,全方位提升了影视创作的水准,__________。A.凸显出国产剧精品化的创作趋势 B.国产剧精细化创作趋势日渐凸显C.国产剧凸显出精品化的创作趋势 D.凸显出国产剧创作的精细化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内容和句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横线前的句子“全方位提升了影视创作的水准”中“全方位”包含着下一句内容,下一句的开头词语要与“提升了”相一致,所以下一句的句首要用“凸显出”;“此类作品在改编时注重彰显时代气质,在视听呈现、情节叙述和价值表达上更为精进”是对国产剧的精品化创作趋势提出的要求;同时“提出”和“凸显”都是动词,“凸显出国产剧精品化的创作趋势”与“提升了影视创作的水准”句式相同;故选A。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工于治疗,尤精医方,遂大有时誉。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少时与同郡何颙客游洛阳,颙探知其学,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尝见侍中王仲宣,仲景曰:“君年至四十当有疾,须眉脱落,脱落后半年必死,宜豫服五石汤,庶几可免。”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仲景曰:“观君气色,非饮药之诊,何轻命欺人如此邪?”仲宣益深恶之。后二十年果有疾,须眉皆脱落。越一百八十七日卒。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著《伤寒卒病论》【注】十卷行于世。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探赜钩玄,功伴造化,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仲景又著《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寔为“千古医方之祖”。自汉魏以迄于今,海内学者,家肆户习,诵读不暇,如士子之于六经。论者推为医中亚圣,而范晔《后汉书》乃不为仲景立传,是故君子有遗憾焉。(节选自明·李濂《医史》,有删节)【注】《伤寒卒病论》:即《伤寒杂病论》。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起:治愈B.宜豫服五石汤豫:事先C.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加:超越D.家肆户习,诵读不暇习:练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B.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C.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D.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仲景曾经跟随同郡张伯祖学习医术,何颙认为张仲景青出于蓝,堪称一代神医。B.《金匮玉函要略方》研究了伤寒与杂病,记载了相关医方,被尊为“千古医方之祖”。C.从汉魏起,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就得到民间的极大推崇,被提高到了与六经相等的地位。D.张仲景在医学理论上成就很大,有“医中亚圣”之称,《后汉书》却无传,令人遗憾。【答案】6.D7.B8.C【解析】【6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字词的理解。D.有误,本句意为:家家户户都在学习,时时刻刻在记诵朗读。习:学习。故选D。【7题详解】考查文言断句。此句句意为:张仲景当时二十多岁,(王仲宣)听了他的话很是讨厌,虽然接受了药方却不引用。过了几天,又见到张仲景,于是谎称说:“五石汤已经喝了。”“仲宣时年二十余”是时间状语,第一处在“余”后断开;“闻其言恶之”表述了王仲宣听了张仲景的话后的态度,第二处在“之”后断开;“虽受方而不饮”该句表述了因为讨厌张仲景,所以没有引用他开的药方,因此第三处在“饮”后断开;“居数日”是时间状语,所以第四处在“日”后断开;“复见仲景乃佯曰”中“曰”是“说”的意思,后跟说话的内容,所以第五处在“曰”后断开;“五石汤已饮之矣”是王仲宣说话的内容,所以第六处在“矣”后断开。故正确的断句为: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故选B。【8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被提高到了与六经相等的地位”有误,“自汉魏以迄于今,海内学者,家肆户习,诵读不暇,如士子之于六经”意思是从汉魏以来,一直到现在,全国学医的人,家家户户都在学习,时时刻刻在记诵朗读,好像读书人在诵读六经。据此可知,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与六经相比,只是说得到民间的极大推崇,不是说提高到了与六经相等的地位;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张机,字仲景,南阳人。跟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得到了他的全部真传。(张仲景)善于治疗疾病,特别精通医方,于是在当时获得了很大的名声。汉灵帝时选拔为孝廉,做官做到长沙太守。年轻的时时候与同乡何颗一起到洛阳游玩,何颢经探听知道了他在医学方面的才学,对人说:“仲景的医术要比张伯祖精通,治愈疾病的灵验,即使鬼神也不知道是怎样,真是一代神医阿!”曾经有一次拜见侍中王仲宣,张仲景说:“您到了四十岁会患有疾病,胡须眉毛会脱落,脱落后半年一定会死,应当事先服用五石汤,或许可以避免。”张仲景当时二十多岁,(王仲宣)听了他的话很是讨厌,虽然接受了药方却不引用。过了几天,又见到张仲景,于是谎称说:“五石汤已经喝了。”张仲景说:“观看你的气色,不是饮用药的样子,怎么这样轻视自己的生命呢?”仲宣更加讨厌他。二十年后果然有了疾病,胡须眉毛都脱落了。过了一百八十七日人死了。当时的人认为扁鹊、仓公都不能超越他。著有《伤寒卒病论》十卷流行在世间。(这本书是张仲景)推究《素问.热论》的主要思想,并发挥伊尹《汤液》的(相关主张)而写成的。探索幽隐,求取深意,成就与天工之巧相辅相成,华佗读了后称赞这本书说:“这真是救活人的书阿!”张仲景又著有《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论述伤寒,中卷论述杂病,下卷记载他的药方治疗女病人,这是“千古医方之祖”。从汉魏以来,一直到现在,全国学医的人,家家户户都在学习,时时刻刻在记诵朗读,好像读书人在诵读六经。做评论的人推崇(张仲景)是医学界的亚圣,然而范晔《后汉书》竟然没有给张仲景立传,所以有德行的人感到遗憾。第Ⅱ卷(共126分)三、(25分)9.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工于治疗,尤精医方,遂大有时誉。(2)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答案】(1)(张仲景)善于治疗疾病,特别精通医方,于是在当时获得了很大的名声。(2)(这本书是张仲景)推究《素问·热论》的主要思想,并发挥伊尹《汤液》的(相关主张)而写成的。【解析】【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重点词语:(1)工于,善于;尤,尤其;精,精通;遂,于是;时,当时;誉,名声。(2)推,推究;旨,主要思想;兼,同时;演,发挥;为,写成。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友三首(其二)唐彦谦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①何如似客边。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寄友三首(其三)唐彦谦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②音书不肯传。【注】①牢落:孤寂的样子。②底事:何事,为什么。(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B.“醉呼”句生动再现了诗人和友人醉酒后的狂放情态,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孤寂落寞。C.梅花凋零,柳丝如烟,“梅花”句在对春景的描摹中暗含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惆怅。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2)诗人为什么“最恨东来雁”?你怎样理解诗人对“东来雁”的“恨”?请结合第二首诗简要回答。【答案】(1)D(2)①恨大雁“无情”,不肯给自己带来友人的消息。②借对大雁的埋怨,委婉表达友人音讯不至的失落,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第一首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第二首借对大雁的埋怨,委婉表达友人音讯不至的失落,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表述有误;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诗文理解。第一问:“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意思是:最恨无情的大雁竟然不肯给自己带来友人的消息。据此表述即可。第二问:大雁是书信的使者,然而大雁并未捎来友人的信件,无从得知友人的消息,诗人借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