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18页 · 307.5 K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微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思路】(1)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2)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3)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4)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解析】解:A、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而相互交流。此选项不合题意。B、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此选项符合题意。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声音传播出去,遇到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又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拨】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2.(3分)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微点】光的色散.【思路】解答此题要明确: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解析】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牢记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3.(3分)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微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思路】由于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光屏)之间移动,这样就会不断的改变物距,会出现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等各种情况。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去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析】解:灯泡在墙壁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排除了AB两个选项。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且此时的物距与像距之和大于四倍焦距。成等大的像的条件是u=v=2f,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要等于2倍焦距才能找到像,即u+v=4f,而本题中墙壁与图案之间的距离较大,若成倒立缩小或倒立放大的像,总距离应大于4f,故此种情况不合题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此时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综上分析故选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需要熟练掌握物距、成像特点、像距之间的关系。4.(3分)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 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微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熔点和凝固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思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温度一定在水银的熔点和沸点之间,使水银处于液态。水的比热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热量比较多。电冰箱的制冷物质,在冷冻室内汽化吸收热量,在冷凝器放出热量液化。【解析】解:A、衣柜里放樟脑片,过一段时间樟脑片变小或没有了,樟脑片直接升华成气体。不符合题意。B、水银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气温在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时,水银是固态,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符合题意。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更多的热量,使菜的温度不至于很低。不符合题意。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制冷物质在冷冻室内汽化,在冷凝器中液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拨】本题用生活中的事例考查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5.(3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微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思路】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由滑片的移动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解析】解: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由I可得,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是一道较简单的习题。6.(3分)以下关于灯泡亮暗的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电压决定 B.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电流决定 C.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D.灯泡的亮暗由灯泡的额定功率决定【微点】实际功率.【思路】白炽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光能,比较灯的亮度就是要比较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即实际电功率的大小。【解析】解:电流做功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也就是说,实际功率大的电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就越多,转换出来的光能当然就越多(越亮),不能单独的说与电压或电流有关,当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故选:C。【点拨】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明确家用电器的使用都是由实际功率决定的。7.(3分)以下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 )A.手机通信 B.微波炉加热食物 C.雷达侦查 D.听诊器了解病情【微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思路】对于手机在通话时,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的接受台,故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发送信息的;微波炉是通过微波(电磁波)带动食物内部分子剧烈振动而使食物温度升高的,故也是应用了电磁波的知识;雷达是通过接受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情况来判断前方情况的,故其也涉及上了电磁波的知识;听诊器的作用是将人体内器官的振动声音传递给医生,即医生根据所听到的器官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来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了病变,故这里没有涉及到电磁波。【解析】解:A、手机通信,即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微波炉是通过微波带动食物分子运动来实现加热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雷达侦察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后据所收到的反射回来电磁波的情况判断前方情况的,故该选项也不符合题意;D、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到人体内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病变的,故这里没有涉及到电磁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产生和声波的理解和应用,要注意区别。8.(3分)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微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思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所有的原子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物质不同状态由组成物质的分子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解析】解: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故A错误。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故B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故C正确。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的,故D错误。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及纳米研究对象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9.(3分)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A.0.05吨 B.0.26吨 C.2.6吨 D.50吨【微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思路】要想得到气凝胶的质量,根据公式:m=ρV,在知道气凝胶的密度的前提下,还需要知道气凝胶的体积;由于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所以所需气凝胶的体积的大小应该与原来用的钢材的体积相同。利用告诉的钢材的质量和钢材的密度,结合公式:ρ即可求出钢材的体积,从而可以解决此题。【解析】解:已知:ρ胶=3kg/m3,ρ钢=7.8×103kg/m3,m钢=130吨=1.3×105kg,V钢16.7m3,故V胶=V钢=16.7m3,m胶=ρ胶V胶=3kg/m3×16.7m3=50.1kg≈0.05吨。故选:A。【点拨】在此题中,要把握住钢材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这一关键点。解决此题的思路是从未知量入手分析,直到公式中涉及的量全部是已知量。即倒着分析正着解。10.(3分)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软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如图是北斗八号一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微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思路】(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3)只有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当物体被举高时,具有的能的重力势能,在太空中的势能不能称为重力势能。【解析】解: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质量不变,远地点的相对距离最大,势能最大,近地点的相对距离最小,势能最小。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而相对距离减小,故势能减小。故选:B。【点拨】(1)掌握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化情况。(2)卫星在绕地球运动时,没有任何物质和卫星摩擦,机械能没有消耗,机械能是守恒的。11.(3分)在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发生危机时,核能由于其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能源,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姑的核世漏等,使各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不得不高度重视造成核电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最主要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