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专项10 语言文字运用之独立语段(一)(解析版)

2023-11-09 · U1 上传 · 15页 · 49.8 K

专项10语言文字运用独立语段(一)1.阅读下面《乡土中国》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以“己”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1)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③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④一圈圈推出去⑤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⑥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A.③①⑤②④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③⑤①②⑥④ D.①③⑤②⑥④(2)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节选段落引用潘光旦的话有何作用?【答案】(1)A(2)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引用潘光旦的话,形象的把“仑”作为构字要素的字(论,伦),说明其具有“条例、类别、秩序”的含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分析这六个句子,比较容易确定②④⑥的排列顺序,②先说到“波纹”,然后是④的“圈圈推出去”,再是⑥的“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事理上衔接紧密;这些句子中有“不像”“而是”,按照一般顺序应先⑤后②;这样就能确定⑤②④⑥的顺序;横线前面是“以‘己’为中心”,能够与之衔接的是③,然后是①。最终排序为③①⑤②④⑥。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分析引用作用的能力。首先根据第二句话“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可知“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应在前句;而前句主要是用比喻手法,以石子投入水中为比喻,说明中国人“以‘己’为中心”,与别人构成的联系像波纹一样一圈一圈推出去,离中心近的关系就近,越是远离中心的关系越远。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这是把“仑”作为构字要素的字;而“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是说明其具有“条例、类别、秩序”的含义。引用潘光旦的话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些内容。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材料一: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的脸!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材料二:最近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记者杨小莉在镜头前痛哭一事引发关注,事情源于安阳一起犬只伤人事件。一老人在小区被大型犬只咬伤,狗主人却矢口否认,老人家属向《小莉帮忙》求助。谁料到监控有了,媒体也介入了,但这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后续交涉却异常曲折。即使有当地城管、辖区民警调查协调,狗主人仍不肯正面回复。连续9期节目下来事情仍未解决,直到10月16日当地纪检部门介入。(节选自《新京报》《是什么把“小莉”为难哭了?》)(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应当”是指传统规则,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具体形式是教化。B.“无讼”出自孔子的话,意为在乡土社会中不主张法治,只有礼治才能保障个人的权利。C.老人家属在伤人事件后求助于新闻记者,可窥见当代中国人依然有“无讼”这一心理。D.从两则材料来看,“无讼”的执行人发生了转变,从一乡的乡绅变为了新闻媒体人。(2)材料二中事件的后续:狗的主人停职,到老人家中赔礼道歉。据此,请你评价《小莉帮忙》这类调解类节目的现实意义。【答案】(1)B(2)①《小莉帮忙》这类节目符合人们寻求调解(无讼)的心理,能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的矛盾。②这类节目宣传了正义力量,揭露了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起到了媒体的公共监督作用。③但节目的曝光不能代替法律的审判,将传统道德观念的调解与现代法律相结合,才能为求助者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只有礼治才能保障个人的权利”错。礼治(无讼)的目的是维持传统,教化百姓,法治才讲求保障个人的权利。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写评论的能力。材料一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高明之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觉得之所以有诉讼案件发生,是因为民风还没有归于淳厚,而民风没有归于淳厚,又是因为教化没有大行于世。在孔子看来,明察善断固然必要,但通过教化减少诉讼才是使社会达到和谐的最重要途径。而材料一中乡绅调解有矛盾的双方时的处理方式,恰恰就是体现乡土社会中“无讼”的目的。而《小莉帮忙》这类节目符合人们寻求调解(无讼)的心理,能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的矛盾。材料二中老人被大型犬只咬伤,狗主人却矢口否认,《小莉帮忙》帮助解决这起民事纠纷,力图惩治狗主人,还被咬老人一个公道。可见这类节目宣传了正义力量,揭露了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起到了媒体的公共监督作用。材料二中《小莉帮忙》遇到了困境,“即使有当地城管、辖区民警调查协调,狗主人仍不肯正面回复。连续9期节目下来事情仍未解决,直到10月16日当地纪检部门介入”,节目曝光依靠的是人的道德力量,但道德约束有时候并不起作用,这时候只能依靠法律来解决。可见节目的曝光不能代替法律的审判,将传统道德观念的调解与现代法律相结合,才能为求助者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①,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②。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③。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有同学认为,礼治的社会不外乎就是用德行治理国家,大家都彬彬有礼的样子。试结合《乡土中国》中的概念,反驳该观点,不超过80个字。【答案】3.①礼也可以杀人②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③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4.①礼治社会以传统维持社会,礼的内容依现代标准可能是残酷的。②以德治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与其相对的是依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法治社会。【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前文说“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于是得出结论“①,可以很‘野蛮’”;后文的例子是对此处的具体诠释,根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可得出“礼是可以杀人的”,故可填写“礼也可以杀人”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本句位于段首,应是本段的观点句,后文“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是对该观点的阐释,故可填写“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本句属于过渡句,启下。前文“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紧接着应表述“维持礼的是什么”;根据下文“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可推断,维持礼的是传统,故可填写“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之类的句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需要批驳的观点是“礼治的社会不外乎就是用德行治理国家,大家都彬彬有礼的样子”,该观点表述的重心是“礼治的社会是用德行治理国家”,针对该观点,可以结合“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分析,礼治社会以传统维持社会,礼的内容依现代标准可能是残酷的。用德行治理国家,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与依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法治社会相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在个人行为的四周所张起的铁壁,有些是横暴的,有些是同意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规律是要人遵守的,规律的内容要人明白的。人如果像蚂蚁或是蜜蜂,情形也简单了。群体生活的规律有着生理的保障,不学而能。人的规律类皆人为。用筷子夹豆腐,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践别人的脚,真是难为人的规律;不学,不习,固然不成,学习时还得不怕困,不惮烦。不怕困,不惮烦,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①。这样发生的权力并非同意,又非横暴。说孩子们必须穿鞋才准上街是一种社会契约未免过分。②必先假定个人的意志。个人对于这种契约虽则并没有自由解脱的权利,但是这种契约性的规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③,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长老统治”)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指出文中波浪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答案】5.①强制发生了权力②所谓社会契约③各人的自由意志6.该句采用借喻手法,用喻体“铁壁”直接代替本体“社会规律”,使表达更含蓄简洁,也更突出了“社会规律”对人的强制性。【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结合该句所在的位置,判定该句为第一段的总结句,同时又起到过渡作用;而根据“用筷子夹豆腐,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践别人的脚,真是难为人的规律;不学,不习,固然不成,学习时还得不怕困,不惮烦。不怕困,不惮烦,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可知,①处句子强调强制的作用;结合下段“这样发生的权力并非同意”可知还涉及到“权力”,故可填写“强制发生了权力”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说孩子们必须穿鞋才准上街是一种社会契约未免过分”“个人对于这种契约虽则并没有自由解脱的权利”,可推知“这种契约”指的是“社会契约”,故可填写“所谓社会契约”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根据“个人对于这种契约虽则并没有自由解脱的权利,但是这种契约性的规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及后文的“个人意志”,可推知此处填写“各人的自由意志”之类的句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波浪线句子“在个人行为的四周所张起的铁壁”中“铁壁”,结合“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可知,指的是社会规律,而该句中只出现了“铁壁”这一喻体,结合前文可知本体为“社会规律”,所以该句使用了借喻的手法,可以含蓄的表达社会规律对人的强制作用。7.费孝通在《重刊序言》中说《乡土中国》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的一些概念。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根据文字材料,阐释“横暴权力”的概念。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