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我国出土的一些镶嵌绿松石铜牌,形制、纹饰略有差异,但制作工艺接近,二里头出土的铜牌所处的时代最早,三星堆最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B.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C.区域文明在发展中存在交流情况 D.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从形制、纹饰、制作工艺看,西北天水、西南三星堆的铜牌都受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天水一带在中原与四川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说明当时区域文明存在着一定的交流情况,C项正确;图中镶嵌绿松石铜牌只反映了形制、纹饰的差异,并未直接反映出神权色彩,故也不能反映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夏朝我国开始进入了青铜时代,排除B项;D项从材料信息难以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齐桓公召集诸侯“葵丘会盟”,签订了五条盟辞。其中第五条规定:诸侯国之间要保持黄河下游通畅,各诸侯国对黄河河道和堤防要实施统一管理,不要人为修筑不合理的堤坝。这反映出()A.会盟主要维护齐国利益 B.齐国建立中原军事同盟C.黄河流域得到有效治理 D.争霸战争威胁各国生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诸侯国之间要保持黄河下游通畅,各诸侯国对黄河河道和堤防要实施统一管理,不要人为修筑不合理的堤坝”可知,齐桓公会盟后,要求对黄河下游的河道和提防进行统一管理,据所学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国修筑堤坝有利于减少其他诸侯国通过黄河攻打自己,也有利于治理黄河水患问题,齐桓公会盟后要求“不要人为修筑不合理的堤坝”,不利于黄河流域诸侯国的国家安全,反映了争霸战争威胁各国生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黄河下游河道的整体治理,没有特别反映维护哪个诸侯国的利益,排除A项;会盟是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一些较小的诸侯国为了抵御大国侵略,联合作战,一些较大的国家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胁迫其他小国加入自己的阵线,都称会盟,这种会盟并非军事同盟,排除B项;黄河流域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水患长期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3.这一做法客观上()西汉时期按爵授田制规定的部分爵位授田数量统计爵位田(单位:顷)爵位田(单位:顷)左庶长74少上造84右庶长76大上造86左更78驷车庶长88中更80大庶长90右更82关内侯95A.巩固了等级秩序 B.保障了小农生产 C.增加了国家税收 D.革新了生产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中“按爵授田制”导致西汉大地产制的形成,处于不同爵位者可以凭借该制度确定占田的数量,表明等级严格,而土地多寡又表明爵位高低,从而巩固了等级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涉及对贵族占地的数量的规定,不是保障小农生产,排除B项;贵族大量兼并土地,但是隐瞒土地数量,不向政府缴税,从而导致国家税收得不到保障,排除C项;当时实行的是铁犁牛耕的生产技术,并未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4.北宋时期,赵普为太祖,太宗两朝宰相,于厅中坐屏后置二大翁,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太宗后期,任命有“为人糊涂”之称的吕端为相,制辞中明确勉励他“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些做法()A.推动了崇文抑武的确立 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C.助长了因循守旧的风气 D.促进了三教合流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结合材料中赵普“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为人糊涂”、“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等信息可知,北宋初期,政治上强调无为的黄老之学,重视无为的观念,容易滋生政治上的保守和官员因循守旧,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武官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的政治方式,排除B项;三教合流出现是在隋唐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5.1283年,元朝开通海上漕运航道,发展迅速,至1309年,通过海运输入大都的粮食达到246万石。此后,海运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时有低潮出现,但整体上仍呈持续发展之势。延续至元末,岁运粮数一般持续维持在300万石以上。这()A.反映出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B.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C.说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提。据材料“延续至元末,岁运粮数一般持续维持在300万石以上”,可知元代通过海运持续向北方地区运送大批粮食,这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B项正确;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排除A项;从海上漕运航道的开通和发展,可以看出对南方经济的重视,并不能得出南北之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发展海上漕运,不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B项。6.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奏议日本订约问题,认为不可“一视同仁”地给予日本单方面条约权利,即不可让其“一体均沾”给予各国的“恩渥利益”。曾国藩的主张()A.促进了近代平等外交形成 B.有助于中国近代外交发展C.加快了新疆边疆危机解决 D.推动了洋务运动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核心信息是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主张不可以单方面让日本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举措有助于近代外交发展,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没有形成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A项;C项与基本史实矛盾,这一时期恰恰是边疆危机最严重之时,排除C项;D项与材料关联不大,不能体现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针对1928—1931年革命文学在上海的兴起,鲁迅说:“这革命文学的旺盛起来,在表面上和别国不同,并非由于革命的高扬,而是因为革命的挫折。”鲁迅所谓“革命的挫折”可能是指()A.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九一八事变的发生C.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D.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1931年(中国)。根据材料“1928—1931年”“革命的挫折”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低谷,革命文学兴起,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发生于193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与革命文学的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1931一193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名称变迁时间名称主要内容1931年反帝统一战线反日为主,同时警惕英、法等国与日本协同侵略中国1933年反帝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反帝同时反蒋193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联合抗战A.注重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国情相结合C.理论变迁主要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D.已经从幼稚阶段逐渐走向了成熟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可知,1931年中共主张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反日同时还反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1933年主张“反帝同时反蒋”,1935年主张“全民族的联合抗战”,这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吻合,A项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最低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排除B项;中共统一战线主张的变迁,虽然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受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排除C项;1935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9.1965年前后,攀枝花迁入人口最多时达到60多万人次。据统计,1982年攀枝花的汉族人口为732680人,比1964年增长201.07%,平均每年增长6.31%;少数民族人口为82472人,比1964年增长了79.42%,这些变化反映了()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C.东西部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D.国家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年、198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80年代攀枝花的人口显著增长,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三线建设,攀枝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发展是国家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发展的反映,D项正确。改革开放初期人口主要从内地向沿海开放城市流动,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国民经济于1965年调整完成,材料中攀枝花人口的变化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与国民经济调整无关,排除B项;“东西部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史实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0.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时间举办地名称2004年苏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2005年西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2006年绍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7年北京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010年上海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A.积极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B.主导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文化活动C.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D.依靠国际力量推动国内遗产保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04-2010年(中国)。这些会议都是有关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国际会议,涉及全球文化治理,这些会议都在中国召开,体现了中国积极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会议在中国召开,材料看不出“主导”,在中国开会不等于由中国“主导”,排除B项;在中国开会不等于中国的形势就严峻,排除C项;在中国召开体现中国支持全球文化治理,和推动国内遗产保护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道:“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文中描述的这一制度()A.根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传统 B.有利于古代印度各阶层的团结C.导致古代印度频繁遭受外族的入侵 D.凸显了古代印度文化的等级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印度种姓制度,其突出特点是将人分为四个等级且互不通婚,具有等级性,D项正确;婆罗门教为这一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并不是这一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这一制度不利于古代印度社会各阶层的团结,排除B项;这一制度导致古代印度社会缺乏凝聚力,给外族入侵以可乘之机,但不是导致外族入侵频繁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2.15世纪,不少教皇热衷于搜集和收藏古典手稿,如尼古拉五世一当上教皇,就宣称要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他还在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这些古典手稿内容广泛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