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01-07 · U1 上传 · 21页 · 3 M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412月月考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32Cr:52Ni:59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液化是物理变化过程B.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C.石油、煤、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资源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通过催化转换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排放【答案】A【解析】【详解】A.煤的液化是将煤直接或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在制造合金时,适量加入稀土元素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故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B正确;C.石油、煤、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资源,C正确;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以污染环境,可通过催化转换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氮气排放到空气中,D正确;故选A。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的结构示意图:B.分子的VSEPR模型: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D.的结构简式:【答案】D【解析】【详解】A.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分子的VSEPR模型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电子,B错误;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为,C错误;D.CO(NH2)2的结构简式:,D正确;故答案为:D。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某透明溶液:、、、B.含大量的溶液:、、、C.加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D.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Ca2+、、Cl-、Cu2+互不反应,大量共存,A正确;B.和不共存,B错误;C.加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与不共存,C错误;D.的溶液显碱性,与不共存,D错误;故答案为:A。4.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键数目为B.46g中杂化的碳原子数为C.常温常压下,11.2L含有的原子数目小于D.1L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答案】C【解析】【详解】A.中含键,的物质的量未知,故不能确定所含键数目,故A错误;B.CH3CH2OH中2个C原子均采用sp3杂化,46gCH3CH2OH为1mol,sp3杂化的C原子数为2NA,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则11.2L的物质的量,其原子数小于,故C正确;D.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含有的数目小于,故D错误;答案选C。5.如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a代表人工固氮的过程 B.工业上可用气体a、空气和水为原料生产fC.将c和e通入到碱溶液中,可生成d D.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e【答案】D【解析】【详解】A.合成氨过程即为人工固氮的过程,A正确;B.工业上可利用催化氧化为,再由和、反应生成硝酸,B正确;C.和通入溶液中,可生成,,C正确;D.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可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故答案为:D。6.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乙炔B.提纯淀粉胶体C.除去固体中的少量D.制备氯气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乙炔的制备不可使用启普发生器,生成氢氧化钙会堵塞启普法生器,A错误;B.可用渗析的方法提纯胶体,B正确;C.可用加热法,使得升华,除去,C正确;D.可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D正确;故答案为:A。7.X、Y、Z、W为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X、Y、Z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a)所示,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单氢化物键角: B.电负性:C.第一电离能介于Y和Z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2种 D.晶体中有氢键【答案】B【解析】【分析】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2,则W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则为O元素;Z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Z的电子排布式为,则为N元素;由图(a)可知X形成1个共价键,X为H元素,N能形成3个共价键,则Y与N形成1个配位键,则Y为B元素;【详解】A.H2O、NH3中O、N原子都是sp3杂化,H2O分子中有2个孤电子对,NH3分子中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键角:,故A错误;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故B正确;C.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3种(Be、C、O),故C错误;D.根据均摊原则,晶体中有氢键,故D错误;选B。8.高分子M广泛用于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合成路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是乙烯 B.丁烯二酸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共面C.合成M的聚合反应是缩聚反应 D.D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加成【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A是乙炔,与加成得到,才能发生加聚反应,A错误;B.丁烯二酸双键共平面,单键可旋转,最多有12个原子共面,B正确;C.该聚合反应为加聚反应,C错误;D.该结构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需要1mol,D错误;故答案:B。9.下列有关实验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鉴别黄金和黄铜分别灼烧两种固体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B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分别取未知液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分层的为矿物油,不分层的为植物油C验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生成白色难溶物,溶液红色变浅,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验证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为乙醛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乙醛生成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黄金性质稳定,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鉴别黄金和黄铜,分别灼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故A正确;B.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为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分别取未知液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分层的为矿物油,不分层的为植物油,故B正确;C.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生成白色难溶物,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碳酸钠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C正确;D.乙醇易挥发,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汽,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乙醛,故D错误;选D。10.Al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物质。例如AlCr2晶体具有体心四方结构,如图(a)所示;AlN晶胞结构如图(b)所示;气态AlCl3通常以二聚体Al2Cl6形式存在,其空间结构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B.AlCr2晶体的密度为C.AlN中各原子均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二聚体Al2Cl6中Al的轨道杂化类型为【答案】D【解析】【详解】A.基态铬原子的3d轨道半充满,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不正确;B.该晶胞中,含Al原子个数为1+=2,含Cr原子个数为2+=4,则该晶体的密度为,B不正确;C.由图(b)可知,每个Al原子与4个N原子结合,而Al只有3个价电子,需提供1个空轨道与N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从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不正确;D.由图(c)可知,二聚体中Al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轨道杂化类型为,D正确;故选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醋酸溶液稀释至,稀释后溶液的B.弱电解质的稀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逐渐增大C.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D.反应的平衡常数【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稀释过程中,醋酸能继续电离补充氢离子,故稀释后,溶液pH变化小于1个单位,即,A错误。B.的稀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常数不变,所以逐渐减小,B错误。C.由电荷守恒:,由物料守恒:,两式联立消去得:,C错误。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正确。答案选D。12.已知苯胺()容易被氧化,利用间接成对电化学合成间氨基苯甲酸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与电源正极相连,离子交换膜可用质子交换膜B.合成间氨基苯甲酸,理论上电路中需转移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与图中进料相反,原料先进左室还原再右室氧化也一样合成产品【答案】C【解析】【详解】A.电极A上Ti4++e-=Ti3+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发生还原反应的是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错误;B.阴极反应为Ti4++e-=Ti3+,阴极槽外反应为间硝基苯甲酸和三价钛离子反应生成间氨基苯甲酸和四价钛离子,+6Ti3++6H+→+2H2O+6Ti4+,则当电路中转移6mol时,理论上可得到1mol间氨基苯甲酸,得到产品,电路中只需转移电子,B错误;C.B极即阳极,三价铬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重铬酸根,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D.苯胺易被氧化,合成时应先氧化甲基,再还原硝基生成氨基,D错误。答案选C。13.标准状态下,下列微粒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物质(g)OH能量2492183900依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燃烧热B.反应:C.键能为D.已知:,则的键能是【答案】B【解析】【详解】A.本题缺乏的相对能量,求不出的燃烧热,A错误;B.反应的,B正确;C.依据表中数据,,,的键能应为,C错误;D.没有给出物质状态,则无法推出其键能,D错误;故选B。14.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A和一定量的B,发生反应:。A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温度下,B的平衡转化率:a点点C.反应速率: D.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答案】B【解析】【详解】A.据图可知,恒容相同温度下,B的量越多,z越小,A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所以,A正确;B.z越小,相同温度下越大,而B的平衡转化率越小,B错误;C.a、b点是平衡点,其正逆反应速率分别相等,根据生成物浓度,反应速率:,则,C正确;D.据图可知反应放热,温度越高,K值越小,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以红土镍矿(含Ni、Co、Fe、Al、Si等元素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硫酸镍的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流程如下:已知:①氢氧化物氢氧化物②氢氧化铁在高温下不稳定,200℃左右会分解为。③的摩尔质量。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措施(写出两条)。(2)“铁水解”过程能实现金属的选择性浸出,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常温下,若浸取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为保证去除效率,沉铝时应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4)通过“中和沉钴镍”后,进一步酸溶、提纯可得到硫酸镍。由1kg红土镍矿经工艺处理后镍的浸取率约为95%,再经后续一系列处理可得到37.44g的硫酸镍,原红土镍矿中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热解再生”可产生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6)金属镍的晶胞结构如图(a)所示,晶胞中镍原子可看作刚性圆球,位于面对角线上的镍原子彼此相切如图(b)所示。晶胞中,每个Ni原子周围紧邻的Ni原子数为___________;若Ni的原子半径为,晶胞中Ni原子空间利用率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空间利用率)。【答案】(1)适当提高稀盐酸浓度;粉碎红土镍矿;适当升温;搅拌等(2)氢氧化铁在高温下不稳定,200℃左右会分解为,(3)(4)1.5(5)和(6)①12②.【解析】【分析】红土镍矿含Ni、Co、Fe、Al、Si等元素的氧化物,加硫酸溶解,二氧化硅难溶于硫酸,通入氧气把铁元素还原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