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12月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01-07 · U1 上传 · 23页 · 4.3 M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412月月考物理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冰面上,要使小物块沿方向运动,在施加水平向左拉力的同时还需要再施加一个力,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已知的方向,要使小物块沿方向运动,即和的合力沿方向,根据力的三角形定则,如图可知的最小值为故选A。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3.2eV,现有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金属钙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共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答案】C【解析】【详解】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处于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发射出N种不同波长的光,有根据Em﹣En=hv可知从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从n=4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从n=4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2.75eV,从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从n=3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2.09eV,从n=2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0.2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能使金属钙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能量要大于或等于3.2eV。可见上述光子能使金属钙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共有3种。故选C。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摩托车所受牵引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摩托车总质量为200kg,额定功率为,运动过程所受阻力恒定,则()A.摩托车在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时间内做减速运动B.摩托车在时间内的加速度为C.运动过程中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20m/sD.摩托车匀加速行驶的时间为20s【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摩托车在时间内,,在时刻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在时间内以额定功率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时刻达到最大速度,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A选项分析可知,时刻后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受力平衡可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摩托车在时间内的加速度为故B错误;C.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最大,即故C错误;D.摩托车匀加速行驶的的最大速度为故摩托车匀加速行驶的时间为故D正确。故选D。4.空间中、处各放置一个电荷量绝对值相等的点电荷,其中点处为正电荷,、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差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5个点,其中、两点关于连线中点对称,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处的电荷是等量同种电荷B.点和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负电荷在点电势能小于在点的电势能D.在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粒子将沿等势面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电场的图像可以知道,该电场是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故A错误;B.等势线越密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线垂直,因为、两点关于连线中点对称,结合图可知点和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点离点距离近,点离点距离近,所以点的电势高于点的电势,所以负电荷在点的电势能小于在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D.在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粒子,粒子受到电场力方向与等势面垂直,粒子在点运动方向与垂直,故D错误。故选C。5.天玑星是北斗七星之一,在天玑星周围还有一颗伴星,它们组成双星系统,仅考虑两星间的万有引力,二者各自绕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相同。若两星视为质点,相距,两星总质量为,引力常量为,则()A.伴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B.伴星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C.天玑星和伴星的线速度大小之和为D.天玑星与伴星绕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答案】BC【解析】【详解】AB.设天玑星的质量m1,运动半径r1,周围一颗伴星的质量为m2,运动半径为r2,则则伴星运动的轨道半径小于,根据可得选项A错误,B正确;CD.因为可得天玑星和伴星的线速度大小之和为天玑星与伴星绕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倒数之比,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6.甲、乙两车在两条相邻平直车道上同向并排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减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过程的已知量及图像如图所示。若开始时两车相距,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无论多大,之前,两车距离逐渐减小B.无论多大,之后,两车距离逐渐增大C.时,两车共相遇3次D.时,两车共相遇2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乙车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图可知,时,两车速度相等,则有两车运动的位移分别为,可知,若两车在之前乙车追上甲车,之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则之前,两车距离先减小到零后增大,故A错误;B.由图可知,时,甲车的位移为乙车位移为可知,若此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停止,乙车继续运动,两车距离逐渐减小,故B错误;C.若,设前两车相遇的时间为,则有解得,即前两车相遇两次,时两车的距离为即甲车在乙车前,此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设两车再经过时间,两车相遇,则有解得(舍去),即在甲车停止前两车又相遇一次,之后乙车在前,两车距离逐渐增大,不再相遇,综上所述可得,时,两车共相遇3次,故C正确;D.若时,设前两车相遇的时间为,则有解得(舍去),即前两车相遇一次,时两车的距离为即乙车在甲车前,此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设两车再经过时间速度相等,则有解得两车从开始,经过的时间运动的距离分别为则有可知,甲车未追上乙车,之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两车距离逐渐增大,不会再相遇,综上所述,时,两车共相遇1次,故D错误。故选C。7.如图(a)所示,大量静止的带负电微粒经加速电压加速后,从水平方向沿进入偏转电场。已知形成偏转电场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长为,两极板间距为d,为两极板的中线,是足够大的荧光屏,且屏与极板右边缘的距离为。屏上点与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考虑电场边缘效应,不计粒子重力。若偏转电场两板间的电压按如图(b)所示做周期性变化,要使经过电场加速且在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粒子水平击中点,则偏转电场电压与加速电压的关系为()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粒子在加速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有要使粒子经加速电场后在时刻进入偏转电场后水平击中A点,则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半周期的奇数倍,因为粒子从加速电场水平射出,则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时间满足:则有在竖直方向位移应满足:解得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2023年10月2日,杭州亚运会女子撑杆跳决赛,34岁的中国老将李玲以4米63的成绩夺冠。李玲持杆助跑阶段杆未发生形变,撑杆起跳后杆弯曲程度先变大,到李玲水平越过横杆时,杆恢复原状。关于李玲各运动阶段描述正确的是()A.在持杆助跑过程中,地面的摩擦力对她做正功B.撑杆起跳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C.在撑杆起跳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杆对她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在撑杆起跳上升到杆弯曲程度达到最大过程中人和杆系统的动能减小量小于系统重力势能增加量【答案】BC【解析】【详解】A.在持杆助跑过程中,地面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没有对她做功,故A错误;B.在撑杆上升开始阶段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在上升的最后阶段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由题知,撑杆起跳后杆弯曲程度先变大,到李玲水平越过横杆时,杆恢复原状,则在撑杆起跳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杆对她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C正确;D.在撑杆起跳上升到杆弯曲程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人和杆系统的动能减小量等于系统重力势能增加量和杆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则人和杆系统的动能减小量大于系统重力势能增加量,故D错误。故选BC。9.某物理小组利用实验室的交流发电机(内阻可视为零)对图中理想变压器所在电路供电。已知发电机输出电压为,其中A为理想电流表,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来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将滑片上移,消耗的功率变小B.仅将滑动触头上移,电流表示数变大C.当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瞬时值为D.仅将发电机线圈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则的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答案】B【解析】【详解】A.通过滑动触头不变,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把看成电源内阻,当时,消耗的功率最大,由题知仅将滑片上移,变大,消耗的功率变大,故A错误;B.仅将滑动触头上移,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根据副线圈功率变大,原线圈功率变大,根据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正确;C.根据当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瞬时值为0,故C错误;D.仅将发电机线圈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动势最大值变为原来的2倍,有效值变为原来的2倍,副线圈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则的功率也变为原来的4倍,故D错误。故选B。10.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夹角为,导轨底端接有两定值电阻,整个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大小为的匀强磁场。在导轨上垂直于导轨放置一质量为、电阻为的金属杆。现给金属杆一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使金属杆从点上升到最高点,该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当金属杆从最高点返回到(和中点)时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两端最大电压为B.金属杆从最高点返回到过程所用的时间为C.金属杆从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D.金属杆从最高点返回到过程电阻产生的热量为【答案】B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与并联后电阻为,电路中的总电阻为由公式、和可得,设沿导轨上升的距离为,则通过金属杆的电荷量为解得A.根据题意可知,金属杆上滑时做减速运动,则为上滑时的最大速度,此时感应电动势为由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电阻两端电压为金属杆下滑时做加速运动,速度最大时有解得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由于不知和的关系,无法确定电阻两端最大电压,故A错误;B.根据题意,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杆从最高点返回到过程,通过金属杆的电荷量为,对金属杆,由动量定理有解得故B正确;C.设金属杆从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由动能定理有解得故C正确;D.设金属杆从最高点返回到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热为,由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根据电阻的热效应可得,电阻产生的热量为故D错误。故选B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7分。11.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G(量程为1m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器材如下:A.电源E1(电动势1.5V,内阻很小)B.电源E2(电动势6.0V,内阻很小)C.滑动变阻器(阻值0~2000Ω)D.滑动变阻器(阻值0~10000Ω)E.电阻箱R2(阻值0~300Ω)F.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为提高测量精度,滑动变阻器R1应该选择______,电源E应该选择______。(均填器材前的选项字母)(2)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先闭合开关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满偏;②再闭合开关S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得电流表指针半偏,记下此时R2的值即为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若不考虑偶然误差,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3)该同学对实验电路进行改进,如图(b)。S1闭合,S2断开,调节电阻箱R3,使电流表满偏时读出R3并保持R3不变,S2闭合后调节电阻箱R2,使电流表半偏时读出R2,路端电压不变,则电流表内阻为______(用R2、R3表示)。【答案】①.A②.D③.小于④.【解析】【详解】(1)[1][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