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的素养。古城、酒器、黑陶、红陶、符号等被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早期中华文明已获得初步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缺乏陶器与其他用具的比较,无法判定陶器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中考古发现可以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新密地区中华文明的发展状况,但无法说明其“源头”的地位,故排除C项;社会生活方式演进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并非“阶级分化”,故排除D项。2.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素养。嘉祥武氏祠画像石和刘向《孝子图》对董永孝亲的描绘和记述,均可反映出汉代社会对“孝”的推崇,这体现了儒家道德伦理对汉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故选C项;两种史料对董永孝亲的描绘和记述存在明显差异,并非“相佐证”,但不可据此判定董永孝亲的事迹不存在,故排除A、D两项;文艺创作可以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但不是所有文艺创作都以社会教化为目的,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3.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统治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者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任用少数民族人士担任军政要职,故选D项;材料中的这些少数民族人士并不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与官僚制度的成熟没有必然关联,故排除B项;唐朝前期并未出现藩镇割据局面,故排除C项。4.B【解析】本题考查南宋城市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宋时,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领域显著扩大,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释放了社会经济活力,故选B项;材料没有南北经济对比,无法体现经济重心的变化,故排除A项;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政府对经济的管控松弛,故排除C项;步入近代,我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故排除D项。5.C【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前期赋税制度和基层社会治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山东巡抚阿尔泰上奏,主张进一步完善保甲制度,以此加强对基层百姓的管控,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故选C项;清朝前期,官府对民间人口流动有所限制,但并非“禁止”,故排除A项;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户籍制度对赋税征收作用大为削弱,故排除B项;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具有一定的自治性,材料体现不出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故排除D项。6.B【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日本对中国台湾的武力侵略和外交讹诈,清廷据理力争,反对日本入侵,维护自身正当权利,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列强的侵华举动,无法体现出日本与欧洲列强的勾结,故排除A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对中国台湾【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4实行殖民统治,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观念不断受到削弱,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出这一观念,故排除D项。7.A【解析】本题考查江西商会与二次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江西商会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性质,它对二次革命态度消极,甚至逼迫李烈钧下台,这是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体现,这种特性影响了革命的进程和结果,故选A项;商会并不属于社会底层,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阻碍因素来自商会,不是革命党内部,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运动属于二次革命,并不是护国运动,故排除D项。8.A【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地主富农从事私人工商业,带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则应该受到鼓励,以更好地和“官僚资本与真正反革命分子”进行斗争,故选A项;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对党的工作重心进行了调整,故排除B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表格内容并未直接涉及,故排除C项;解放战争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美蒋反动派与中国人民的矛盾,即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依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故排除D项。9.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举措,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开展政治思想学习,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夯实思想基础,有利于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故选D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故排除A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故排除B项;1953年,新中国开始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0.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我国乡村工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故选C项;材料缺乏城乡经济发展的对比,无法判定城乡是否“均衡发展”,故排除A项;乡镇企业分布于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故排除D项。11.B【解析】本题考查波斯帝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素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国王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促进了境内各区域间的商品贸易和文明交流,故选B项;波斯帝国只是统一铸造及发行金币,并未完全控制东西方贸易,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波斯帝国的税收系统,故排除C项;丝绸之路开通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2.D【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13世纪前期,教皇削弱巴黎地方教会的权力,在教育、司法等方面赋予巴黎大学以“特权”,以此增强教廷对巴黎大学及文化领域的控制和影响,故选D项;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故排除A项;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市民阶层的根本利益,并非教皇颁布政策的主旨,故排除B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初的德意志地区,故排除C项。13.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社会财富分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工人阶级生活陷入困境,从而产生激进行为,而此时正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大肆谋取暴利,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故选C项;买不起食物不是因为农业陷入危机,而是由于工人待遇差,故排除A项;英国工人并不是反对君主立宪制,故排除B项;当时社会结构主要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并未发生急剧变化,故排除D项。14.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吸收世界各地技术人才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修改并最终废止了《移民限制法》,故选D项;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并非只针对宗主国(英国),故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澳大利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移民政策调整在其形成之后,故排除B项;材料聚焦于澳大利亚移民条件的变化,并非国民的思想观念,故排除C项。15.C【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时亚非拉地区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指导思想各有千秋,但都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和实现民族独立,说明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十分活跃,故选C项;虽然表格中较多地呈现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无法据此得出亚洲引领民族解放运动的结论,故排除A项;虽然社会主义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但“各国追求”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初,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故排除D项。16.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根试图挑起新一轮高科技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反映出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有所强化,故选A项;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国对苏政策由守转攻,故排除B项;“彻底消除战略核导弹的威胁”只是美国的主观愿望,并非现实,故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战略弹道武器和航天武器”,无法表明美国国防科技“全面落后”,故排除D项。17.(1)原因: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西便利的交通条件;江西人口出现过剩;江西赋税沉重。(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特点:以宗亲、乡里关系为纽带;经营范围广;热衷于公益事业。(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2)补充因素一: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2分)说明:明清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在江西普遍出现,在商业经营上,盛行家族模式,这有利于江右商帮的形成。(2分)补充因素二:历史传统的影响。(2分)说明:自唐宋以来,江西就形成了经商的传统,明清时期,这种传统得到进一步发展,促成了江右商帮的形成。(2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5补充因素三:社会观念的变化。(2分)说明:明清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工商皆本的观念出现,推动了江右商帮的形成。(2分)[共4分,角度2分,说明2分,任意一例即可。如答出示例之外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答案不能与第(1)小题中的原因重复]【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江右商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第(1)问,关于“原因”,根据材料“江西茶园广布,还盛产药材和竹木,制瓷业和造纸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是‘五岭之会要’‘闽粤之咽喉’”“江西人口持续增长,加之赋税沉重”,可以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人口过剩、赋税沉重等。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众多的商人依靠亲族、乡里等关系联合起来,形成大小不一的商帮组织”“热心公益”“积善好施”及经营区域与行业,可以得出以宗亲和乡里关系为纽带、经营范围广、热衷于公益事业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宗法血缘关系、历史传统、社会观念等方面进行补充,言之有理即可。18.(1)相同点:大战后形成:欧洲强国主导;维持欧洲均势;运用国际法加以保障;以欧洲为中心,兼及世界其他地区;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不同点:前者旨在遏制法国,后者旨在惩罚德国;俄国是维也纳体系的主导国之一,苏俄遭到凡尔赛体系的排斥。(4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积极影响:扩大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有利于缓和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国际纷争;为后世国际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局限性:大国为谋取一己私利,推行强权政治,无法从根本上维护欧洲及世界和平。(2分)【解析】本题考查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体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第(1)问,关于“相同点”,根据材料“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英国获得赫尔果兰岛、锡兰岛、好望角、圭亚那、圣卢西亚岛、多巴哥岛、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马耳他岛,并取得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主要由英国、法国、比利时获得;太平洋上的岛屿由日本等国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租借地转让给日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欧洲强国主导、维持欧洲均势、运用国际法加以保障、以欧洲为中心并兼及世界其他地区。关于“不同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主要目的、俄国的身份等方面进行比较。第(2)问,应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影响”主要有扩大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有利于缓和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国际纷争、为后世国际体系的构建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