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22—2023—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2.2019年,英国朝野因脱欧争议而对峙,议会反对党通过对首相约翰逊发动不信任投票来试图施压政府达成共识。如果约翰逊通过投票就将继续留任该党领袖及英国首相。由此可见,英国首相A.由所在党选举产生B.只能对所在党负责C.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D.处于“统而不治”地位3.戊戌变法期间出现了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这些人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这说明戊戌变法A.壮大资产阶级的实力B.实现救亡图存的任务C.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D.增强了革命社会基础4.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5.明朝统治者每三年对全国地方官进行一次全体考察,谓之“朝觐考察”,又称“大计(群吏)”。每逢大计之时,吏部需对全国地方官做出去留、黜陟的裁决,吏部的判决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官员的直属上司给其开注的“考语”来完成。每逢大计届期的疏议当中,有关如实注考的奏请史不绝书。这反映出明朝A.考语未能成为地方官员升迁降调的依据B.选官制度不能兼顾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C.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不高D.存在考语描述与官员实绩严重不符的情况6.19世纪中期,美国有学者认为:“这个东方世界最持久和最开明的政府要求进行一种考试以考查进入政府工作候选人的功绩,美国人不应否认这一益处,考察英国政治历史,它也曾大大受益于这些方法。”由此可知,美英文官制度的成功归功于A.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B.西方启蒙思想的促进兰州一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第1页共6页C.美英政治的互通互鉴D.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7.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A.推动了基层自治B.促进了阶层流动C.扩大了统治基础D.有益于社会教化8.20世纪初,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录制度、议员选举制度等成为选官制度的主体,但生员补考优贡、拔贡与考职,举贡会考,截取选官,封赠和荫典,保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这一现象表明A.选官制度处于转型时期B.新式文官制度已然形成C.民主选举成为时代潮流D.新式教育发展举步维艰9.“政党分肥制”是17~18世纪欧美国家的一种政治现象,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据此可知,该现象A.体现多数人掌握权力B.迟滞了欧美社会转型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催生了近代文官制度10.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异姓承继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11.下表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出中国时间段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资企业法价格法……1997年至今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保险法、行政复议法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竞争的公平性C.开始重视本国的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D.普法知识对于建设法治中的必要性12.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说明A.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B.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C.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D.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13.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这表明三级会议A.具有最高立法权B.加强了了中央集权C.有利于强化王权D.代表人民的利益1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这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民族杂居交融的现实国情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兰州一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第2页共6页15.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异常活跃,有激进和保守二派之分。各种政党分化组合,党派林立,国民党力量强大,曾一度在国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受执政者打压,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A.共和制度丧失生命力B.民主政治不合时宜C.专制政体扩大影响力D.政治革新道路曲折16.唐代的两税法既“税物”也“税钱”,对于“税钱”的部分,农民需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从而完成这部分税收,这样就促使农民去从事多样化经营。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导致了小农经济解体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C.巩固了专制王朝统治D.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17.据统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实业资本流动从1980年的543.96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43万亿美元。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拉大了南北国家贫富差距B.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C.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D.源于跨国资本的持续扩张18.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明令》规定:“凡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常加体察”。1370年,明政府设立惠民药局,在各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同时,明政府还下令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财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些措施旨在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加强基层社会管理C.维持社会秩序稳定D.促进社会公平公正19.咖啡原产于非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和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相继开设了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推广到了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这一发展历程体现出A.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B.物种交流促进生活方式改变C.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D.各大洲的饮食结构趋于同化20.汉武帝曾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直到东汉时期,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据此可知A.一牛三犁的耕作技术在全国推广B.曲辕犁的使用与普及加快了播种速度C.播种工具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D.政府的重视使农产品亩产量逐年增加21.某经济史专家论述说:“随着机器的增加,从使用单一机器到整个机器系统,最重要的生产过程机械化了,并更加专业化,一种创新型的工厂制度因此全面建立。工厂制度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手工工场监督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模式。”该专家旨在说明A.工厂就是使用机器进行生产B.工厂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工厂制不需要进行监督管理D.手工工场必然被大工厂取代22.盛泽镇(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和晋商B.明代开始突破坊市制度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兰州一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第3页共6页23.《墨子》中有“城者,所以自守也”;《博物志.卷八》中“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战”;《吴越春秋》中“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这突出表明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A.突显政治、军事功能B.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动乱C.大多建在战略要地D.缺少经济管理职能24.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硚口至谌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25.如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时期国家新城数量(个)城市新城数量(个)1946-1980年英国32伦敦111965-1994年法国9巴黎51950-1976年瑞典11斯德哥尔摩61955-1976年荷兰15兰斯塔德地区13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兰州一中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第4页共6页材料二虽说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将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美国宪法同时也规定联邦国会可以通过“所有必要和适当的法律”来完成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授权,这就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孕育了可能性。不过,可能性如果成为一种现实,还需要“助产士”的帮助。在美国,这个把宪法的文本变成现实规范的助产士就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摘编自陈伟《美国宪政的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后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在职权上的异同点。(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材料一1世纪前后至6世纪,中国主要出口黄金和丝织品。6-10世纪,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中国的陶瓷外销从有限的奢侈品贸易转变为大量的订制生产和出口,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琉球和朝鲜。10-14世纪许多中国大型船舶停泊于印度西海岸,改变了往日“外商来贩”的局面,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15-18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瓷器和茶叶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不再经过无数的中间人和以货易货的方式。——摘编自李伯重《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材料二(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
历史-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