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庙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根据材料可知,良渚文明修建有规模庞大的城墙和堤坝,以及大规模制造玉器,体现出了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故选A;良渚古城并非成熟的奴隶制国家,排除B;良渚文明以农业经济支撑,排除C;黄河流域文明总体领先长江流域,排除D。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的中央集权制度。通过考古发现证明了存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郡名,历史认知伴随新史料出现不断完善,故选D;史籍的记载与考古发现有差异,不能说明史籍记载随意,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史籍与考古之间的矛盾与补充,并非互证,排除B;选项C与史实不合。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可知,中唐以后,唐代高官利用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使大批高官子弟入仕,体现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故选D;科举制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的说法绝对,排除A;高官子弟入仕,并非门第观念强化,排除B;选项C与史实和题意不符,可以排除。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五代和宋的物种交流。根据材料可知,民族间的交融促进了物种传播,故选C;选项A中,影响民众生活,由材料无法得出;材料未体现经济中心南移和西瓜引种的关系,排除B;材料未体现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D。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边疆治理。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西北和北方实行屯田和建立牧场,有利于军队的长期驻扎,保证了军马的稳定供应,为清政府开展治边和巩固边疆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持,故选C;屯田与缓解内地人口压力无关,排除A;西方列强的扩张发生于近代,与时代不符,排除B;游牧文明向内地的拓展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到民初的贸易格局。根据图表可知,经上海转运的洋货占比逐渐下降,体现出国内贸易格局的改变。随着天津、青岛和汉口外贸占比的增加,上海一家独大的地位被打破,在全国贸易中占比逐渐下降,故选D;选项A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选项B和C与史实不符,排除。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晚清的地方治理。根据材料可知,地方乡绅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体,故选C;地方乡绅在清末政局中,不少转变为地方立宪派,并赞成革命,排除A;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职能的变化;乡绅地位的上升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弱化,排除D。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的报刊业特点。根据材料,民初出现基于特定的“阅读公众”,反映了特定社会阶层的诉求的报刊,故选C;选项A不准确,并非仅仅针对妇女和儿童;选项B中的表述与实际不符,故排除;深入知识阶层的说法错误,排除D。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区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严重伤害了市民、公职人员、知识分子、产业工人等群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削弱了其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表中并未反映整个农民阶级情况,排除A;民族工商业濒临破产,材料未能体现,排除B;材料未反映国统区物资供应紧张,排除C。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5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建设。银行和国务院都鼓励民众积极储蓄,有利于塑造节俭的新风尚,故选D;抗美援朝于1953年结束,排除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劳动致富,排除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政治。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政体确立后,外族人可以通过服役的方式取得公民权,大批外族人参加罗马军团,增强了罗马军事实力,缓解了罗马社会矛盾,推动了领土扩张,故选A。12.【答案】0【解析】本题考查英国中世纪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可知,百年战争时期的英国,经济萧条,英国国王为促进本国经济恢复与发展,大力鼓励海外移民和海外商人到英国从事生产和贸易,故选C;选项A中对抗城市的说法错误;选项B中,对外来商人持宽容态度的是国王,并非市民阶层;选项D与时代特征不符。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据材料中的“严密而合乎逻辑”“紧密连接的次序”可知,狄德罗强调理性和秩序,体现了近代科学革命对世界观的影响,故选C;材料并非体现文艺复兴对科学的影响,排除A;材料未体现科学对教育普及的作用,排除C;材料与逻辑学和古典科技无关,排除D。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材料并未体现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故排除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列宁主张自立更生发展工业,排除B;材料显然表明列宁主张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故选D。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战后的霸权政策。根据1914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制裁成功率较高,而20世纪60年代后,成功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故选D项;据材料1970—1979年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次数在增加,但成功率却在下降,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其经济霸主地位,但这一时期美国实施的经济制裁次数却并不多,排除B项;据图中数据材料仅提到了美国经济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无从看出美国制裁的对象及范围,故无法得出是“单边制裁”还是“多边制裁”,排除C项。16.【答案】(1)商王朝动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从东部沿海地区开采、保卫和运输食盐;食盐主要沿河流运输到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4分)(2)措施:西汉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盐由政府统一收购销售;宋代采取因地制宜的盐业政策,禁榷与通商相结合。(4分)影响:西汉时期中央集权加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抑制私营盐业;宋代降低盐业管理成本的方式,保障了国家税收,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6分)【解析】(1)根据材料“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王室成员和官员、军队首领居住和驻扎在高等级聚落和交通枢纽,保卫和控制、管理着盐业生产和食盐外运”并结合图片完成第一问。(2)结合材料中“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商区”完成第二问中对盐业管理措施的概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影响。17.【答案】(1)“新世界”内涵:主要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2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进步知识分子反思一战暴露出的西方文明的弊端;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4分)(2)区别:明清时期:对旧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反思;五四时期:在寻求民族复兴新道路的旗帜下引入外国各种近代思想观念,以及主张中外文化互补。(4分)影响: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促进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并得到进一步传播。(4分)【解析】(1)根据材料“时人想要输入西方文明”并结合所学,概括新内涵;结合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部分改变了这一思想态势”并结合所学,完成第二问。(2)结合材料“明清之际便已从不同方面呈现文化的自我批判意识”“五四时期的文化批判,主要指向未来以及与之相关的新的观念世界”完成第二问。18.【答案】(1)成立政府机构引导公共舆论;利用报纸、戏剧和电影等传媒手段加强战争宣传;开展抵制德货运动;宣扬美国参战的正义性。(6分,任答三点即可)背景: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一战。(2分)(2)营造了面临战争的紧张的舆论环境;加剧了民众对战争的焦虑;一定程度激发了民众支持战争的热情;为美国实施对外战争政策创造有利条件。(7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张贴海报、制作幻灯片、投放报纸广告和播放电影等方式宣传战争”“德国人被描绘成文明世界之外的野蛮人”完成第一问。结合美国参战的背景完成。(2)根据材料中“1917年的兵役登记体现了全国上下对战争的支持”以及民意测验中的数据完成第二问。19.【解析】考生可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的角度立论,展开论述;也可从一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观点,进行论述。示例:标题:生产力进步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不断演进(2分)论述:生产力水平,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当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后,世界交往的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2分)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欧美强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使世界交往空前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业文明成果,也扩展到世界各地。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影响,中国兴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俄罗斯、日本也通过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社会的进步。(6分。评分说明:实证史料应包含2—3层含义)结论: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加强,推动各国发展,推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 历史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