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调研测试生物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生物学实验中经常要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向1mL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得到0.2mol/LNaCl溶液B.将1mLpH=6的缓冲液与1mLpH=8的缓冲液混合,得到pH=7的缓冲液C.向180g的葡萄糖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得到1mol/L葡萄糖溶液D.将5gCuSO4·5H2O溶解在100mL蒸馏水中,得到0.05g/mLCuSO4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某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体积。【详解】A、向1mL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9mL蒸馏水,得到0.2mol/LNaCl溶液,A错误;B、pH=6的缓冲液,H+浓度为10-6moL/L,OH-浓度为10-6moL/L;pH=8的缓冲液,H+浓度为10-8moL/L,OH-浓度为10-4moL/L;混合后使PH为7,则设pH=6的缓冲液体积为V1L,pH=8的缓冲液体积为V2L,则(10-4moL/LV2L-10-6moL/LV1L)(V1L+×V2L)=10-5moL/L,所以V1:V2L=9:11,B错误;C、向180g的葡萄糖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moL,所以葡萄糖物质的量为180g180g/moL=1moL,1moL1L=11moL葡萄糖溶液,C正确;D、向5gCuSO4·5H2O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mL,得到0.05g/mLCuSO4溶液,D错误。故选C。2.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两者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各氨基酸分别用3个字母缩写表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催产素和加压素分子中氨基酸的种类都是9种B.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合成都需要多种酶的参与C.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分泌都需要高尔基体参与D.催产素和加压素都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受体【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催产素和加压素含有的氨基酸都是9个,即催产素和加压素分子中氨基酸数目相同,但都有2个Cys,所以各有氨基酸8种,A错误;B、由图可知,催产素和加压素分子都是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该多肽合成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B正确;C、由题意可知催产素和加压素都是分泌蛋白,所以它们的分泌都需要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参与,C正确;D、催产素和加压素都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都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受体,D正确。故选A。3.研究人员发现基因RHOGD12在癌细胞中表达后产生一种糖蛋白,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下列有关糖蛋白RHOGD12的推测,合理的是()A.位于细胞膜上增加细胞间的链接B.位于细胞内使癌细胞迅速凋亡C.使癌细胞迅速变形从而不易移动D.使癌细胞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答案】A【解析】【分析】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由于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因此RHOGD12的基因在癌细胞中表达后产生一种糖蛋白,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详解】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可以增加细胞间的链接,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A正确;B、糖蛋白不会位于细胞内,B错误;C、糖蛋白不能使癌细胞迅速变形,C错误;D、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糖蛋白不能使癌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器官,D错误。故选A。4.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蛋白质需要通过囊泡在细胞内运输B.囊泡运输需要蛋白质构成的细胞骨架参与C.囊泡运输不需要线粒体提供相应的能量D.细胞摄取大分子无需细胞膜上受体的参与【答案】B【解析】【分析】囊泡来源: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包囊物:分泌蛋白(含蛋白类激素)、神经递质、部分激素(非蛋白类激素)、破损的细胞器等;去向:①与溶酶体融合被分解;②与细胞膜融合。【详解】A、神经递质等物质也需要通过囊泡在细胞内运输,A错误;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囊泡的运输需要细胞骨架的参与,B正确;C、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由线粒体提供,C错误;D、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需要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D错误。故选B。5.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表现为粉红眼,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眼。若随机选择两只果蝇杂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白眼(♀)与白眼(♂)果蝇的后代可能全是白眼B.红眼(♀)与白眼(♂)果蝇的后代可能全是红眼C.白眼(♀)与红眼(♂)果蝇的后代可能全是红眼D.粉红眼(♀)与粉红眼(♂)果蝇的后代可能有白眼【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由于“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表现为粉红眼,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眼,则基因型为A_XB_的个体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aaXB_的个体表现为粉红眼。【详解】A、该果蝇种群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是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AaXbY,可见,白眼(♀)与白眼(♂)果蝇的后代可能全是白眼,A正确;B、红眼(♀)的基因型为A_XB_,白眼(♂)的基因型为__XbY,若二者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可出现子代果蝇全是红眼的情况,B正确;C、白眼(♀)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_XBY,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白眼雄性个体,C错误;D、粉红眼(♀)aaXBXb与粉红眼(♂)aaXBY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可能有白眼雄性个体出现,D正确。故选C。6.锌指是常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域。下图示为某锌指结构,由含有30个氨基酸的环以及一个与环上的2个半胱氨酸(Cys,C3H7NO2S)和2个组氨酸(His)配位的Zn2+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锌指中含有30个肽键B.Zn2+位于His的R基团中C.该锌指至少含有6种元素D.锌指蛋白存在于核糖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详解】A、该锌指中含有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因而其中含有29个肽键,A错误;B、Zn2+能与图中的2个半胱氨酸(Cys)和2个组氨酸(His)配位,因而其没有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团中,B错误;C、锌指结构中含有30个氨基酸的环以及一个与环上的2个半胱氨酸和2个组氨酸配位的Zn2+构成,可见其中含有的元素至少含有C、H、O、N、S、Zn六种元素,C正确;D、锌指蛋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肽链后经过进一步加工形成,因而不会存在于核糖体上,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DNA、基因、RNA、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两条链所含有的遗传信息不都相同B.同一DNA不同基因的模板链不都在同一条链上C.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就能将单核苷酸相互连接D.细胞中仅有两种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详解】A、DNA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两条链反向平行,则两条链含有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的不同基因转录时,模板链可在同一条DNA单链上,也可不在同一条单链上,B正确;C、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就能将单核苷酸相互连接,C正确;D、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mRNA、rRNA和tRNA三种RNA的参与,D错误;故选D。8.特克赛尔绵羊肌肉发达,是一种肉用羊。下图示意该品系肌肉化的分子机制,其中miRNA是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mRNA的3′结束端的G变成A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B.mRNA的3′结束端的G变成A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在转录时出错C.miRNA可能通过抑制肌肉抑制素基因的翻译解除对肌肉生长的抑制作用D.miRNA是由相应内源基因通过转录过程产生的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再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转录后的RNA经过加工后形成成熟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翻译形成蛋白质。【详解】A、mRNA是由基因转录来的,所以mRNA的3′结束端的G变成A,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B、mRNA是由基因转录来的,mRNA的3′结束端的G变成A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B错误;C、miRNA与肌肉抑素mRNA结合,通过抑制肌肉抑制素基因的翻译,解除对肌肉生长的抑制作用,C正确;D、miRNA是由肌肉里高表达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是相应内源基因通过转录过程产生的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D正确。故选B。9.胞嘧啶甲基化后的DNA能够结合MeCP2等蛋白质,影响基因的表达。TET酶能向甲基胞嘧啶上添加羟基形成5-羟甲基胞嘧啶,MeCP2蛋白不能再与之结合,含5-羟甲基胞嘧啶的基因被当作未甲基化的基因进行阅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MeCP2的合成需要细胞核和细胞质协同完成B.MeCP2等能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C.酶TET能提高胞嘧啶甲基化基因的表达水平D.MeCP2不能结合到MeCP2基因上抑制其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MeCP2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转录通常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故MeCP2的合成需要细胞核和细胞质协同完成,A正确;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位点,可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MeCP2等能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TET酶能向甲基胞嘧啶上添加羟基形成5-羟甲基胞嘧啶,MeCP2蛋白不能再与之结合,从而解除了抑制作用,据此推测酶TET能提高胞嘧啶甲基化基因的表达水平,C正确;D、结合题意分析,胞嘧啶甲基化后的DNA能够结合MeCP2等蛋白质,MeCP2基因若发生胞嘧啶甲基化,也可被MeCP2结合而抑制表达,D错误。故选D。10.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受体缺失会导致胰岛素浓度降低B.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血糖的平衡C.淋巴细胞都存在于淋巴器官和淋巴液中D.受体与激素起作用后即被酶分解而失活【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胰岛素受体缺失会导致胰岛素无法起作用,就不会被灭活或回收,胰岛素浓度会升高,A错误;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兴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剩余4页未读,继续阅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