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高三地理说明: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建筑物朝向的选择,需考虑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照晒和有良好自然通风,同时冬季能获得充足太阳辐射。图为“某省会城市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轨迹线和昼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城市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 B.闽 C.苏 D.冀2.冬至日,该地朝向南偏东45°的墙面可照时长大约()A.6h B.7h C.8h D.9h3.该城市建筑物的最佳朝向为()A.南偏东15° B.东偏南15° C.南偏西15° D.南偏东30°【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方位都位于正南,且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所以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靠近北回归线,琼为海南省的简称,其省会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A错误;闽为福建省简称,其省会福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靠近北回归线,B正确;苏为江苏简称,其省会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距离北回归线较远,C错误;冀为河北简称,其省会石家庄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距离北回归线较远,D错误。所以选B。【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地方时9点时,太阳方位位于南偏东45°,之后向西方向移动,所以从9点开始,该地朝向南偏东45°的墙面可以接收到光照,直到17时日落都可以接收到光照,可照时长大约8小时,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3题详解】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该地纬度低,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夏季盛行东南风,南偏东15°有助于建筑通风,起到降温除温的效果,A正确;东偏南15°、南偏西15°、南偏东30°不利于夏季风通风,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4、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全球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气压形势影响天气和气候。图为“7月某日北京时间14:00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区域内的气压差最大值可能为()A.19hpa B.20hpa C.21hpa D.22hpa5.此时影响小笠原诸岛地区的气团性质是()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6.该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雾的发生频率特征及其主要原因是()A.高空水汽充足,大气稳定 B.低空空气潮湿,对流旺盛C.高空冷锋频繁,降温较快 D.低空日温差小,逆温明显【答案】4.C5.D6.B【解析】【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气压最高值的范围为1014hPa—1016hPa,气压最低值的范围为994hPa—996hPa,所以该区域气压差最大值范围为22hPa—18hPa,取不到22hPa和18hPa,最大值可能为21hPa,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小笠原诸岛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团的性质为暖湿,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6题详解】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低空水汽含量较多,对流运动旺盛,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降温凝结,易形成雾,B正确;高空不是影响近地面大雾的主要因素,AC错误;日温差小,夜间气温偏高,不利于雾的形成,D错误。所以选B。【点睛】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平流海雾。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月份中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最小的是()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次年1月8.白令海峡附近平流海雾多发季节为()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9.与东北航道、中央航道相比,西北航道更需关注()A.低温寒冷 B.狂风巨浪 C.海雾弥漫 D.复杂地形【答案】7.C8.B9.D【解析】【7题详解】北极海冰在夏半年逐渐消融,冬半年逐渐累积。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广大,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气温最低值出现在2月。3月份至9月份,海冰逐渐消融,至9月份累积消融量达到最大值,剩余海冰面积达到最小,9月至次年3月,海冰逐渐累积,海冰面积增加,至3月份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平流雾是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夏季气温高,暖湿气流多,利于平流雾的形成,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与东北航道、中央航道相比,西北航道所经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A错误。东北航道与中央航道主要在大洋上航行,西北航道在众多岛屿之间穿行,岛屿阻挡风力,风浪较小,B错误。三个航道均会受到海雾的影响,C错误。西北航道穿行在众多岛屿之间,地形复杂,安全性较差,航行难度较大,D正确,故选D。【点睛】海冰覆盖面积最小的月份需要考虑高温期海冰融化的累积量,而不是直接选择气温最高的月份。约800年前长白山火山的喷发形成了大面积的裸地。熔岩裸地要经过长时期的风化侵蚀、积累水分和有机质等过程才能逐步形成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群落。目前北坡植被的垂直分异已较完整,其他坡向植被的垂直分异尚不明显或无分异。图为“长白山火山灰、浮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北坡山麓地带植被的典型特征是()A.林木稀疏,矮曲成丛 B.针阔混交,林相复杂C.板根深埋,茎花点缀 D.高山苔原,苔藓遍布11.与长白山北坡相比,东坡植被垂直分异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差异使得沉积不同 B.不同坡向太阳光照不同C.裸地演化所需时间不同 D.不同坡向水分条件不同【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解】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长白山北坡山麓,海拔较高,其上是山地针叶林带,所以长白山北坡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是山地针叶阔叶林混交林带,针阔混交林相复杂,B正确,A错误;板根深埋,茎花点缀是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C错误;高山苔原,苔藓遍布是山地苔原带的特征,D错误。所以选B。【1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坡坡度较陡,火山灰、浮石积累较少;东坡坡度较缓,火山灰、浮石积累较多,土壤的垂直差异不显著,植被垂直分异不明显,A正确;光照不是影响北坡与东坡植被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B错误;无法判断两坡裸地演化所需时间差异和水分条件的差异,C、D错误。所以选A。【点睛】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季节逐渐缩短,同时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风速加大,辐射增强,土壤条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植被表现为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条带状更替,称为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替的顺序形成一定的体系,称为植被垂直带谱。卓尔山属于祁连山脉的一条支脉,坐落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河北,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右图为“卓尔山局部及周边地理风光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山体主要岩石类型是()A.甲 B.乙 C.丙 D.丁13.图示聚落分散选址主要考虑()A.平坦的地形 B.充足的水源 C.交通出行便利 D.方便土地管理14.该区域主要油料作物类型及其收获期是()A.油菜9~10月 B.芝麻8~9月 C.花生6~7月 D.油茶7~8月【答案】12.D13.D14.A【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可知,该山体主要由砂岩和砾岩组成,砂岩、砾岩属于沉积岩。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是变质岩,乙是岩浆,丙是岩浆岩,丁是由沉积物形成的,为沉积岩,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聚落散落分布在该地,该分布格局,使得聚落与耕地较近,便于当地居民进行土地管理,D正确;平坦的地形不是导致该地聚落散落分布的主要因素,A错误;如果考虑水源因素,聚落应靠近河流分布,B错误;聚落散落分布,不利于交通运输,C错误。所以选D。【14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青海省,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海拔较高,作物收获期较晚,应为9~10月收获,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聚落的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安全性:①自然因素: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较好、自然资源丰富;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政策支持、科技水平先进、市场广阔;③安全性:河流凸岸(土壤肥沃、不易被侵蚀)、河谷平坦的阶地、远离陡崖。图为“2012-2014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2012-2014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主要目的地是()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16.未来15年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的区域为()A.长三角城市群 B.珠三角城市群 C.京津冀城市群 D.中原城市群17.未来我国中心城市主要的制造业类型为()①资源密集型制造业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③资本密集型制造业④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5.A16.D17.C【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12-2014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中特大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占比较高,我国特大超大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6题详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未来15年制造业将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中原城市群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D正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区位优势下降,ABC错误。所以选D。【17题详解】我国中心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将会转出,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等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腾出空间,重点发展该类型的制造业,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选C。【点睛】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江苏省形成了以苏州和南京为核心的创新辐射体系,但由于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等差异,各市创新发展并不均衡。图为“2017年江苏省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8.促进苏州、南京城市综合创新竞争力增强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地理位置、政策 B.劳动力、政策 C.交通、市场 D.交通、劳动力19.江苏省城市创新联系“南强北弱”的制约条件主要是()A.社会邻近性 B.空间邻近性 C.认知邻近性 D.制度邻近性20.江苏省拟构建更加完善的全域城市创新联系网络,其主要目的是()A.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 B.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C.加快同城化发展进程 D.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答案】18.A19.B20.D【解析】【18题详解】苏州地理位置靠近上海市,便于吸收上海先进技术,劳动力、交通有助于技术交流,但不是主导因素,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政策优势明显,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增强的主导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社会邻近性是指相似的社会服务、空间邻近性是指临近的地理位置、认知邻近性是指相似的认知,思维方式、制度邻近性是指相似的创新制度,江苏省城市创新联系“南强北弱”主要受地理空间影响,南部创新核心城市较多,地理空间距离较近,联系
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