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11-01 · U1 上传 · 7页 · 45 K

200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积累和运用(30分)一、完成1—5题。(30分)1.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8分)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可以和苏东坡共赏jiǎo洁的明月,领略乐观旷达的情怀,还可以和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徜徉,信手采撷满天的星星;你可以和吴承恩一起步入神魔世界,帮助孙悟空降妖除恶,还可以和笛福一道随鲁宾孙流落荒岛,感受搏击风浪、百折不náo的英雄气概……⑴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jiǎo□洁百折不náo□⑵给加点字往音。(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做答,如三个都答,按前两个计分)(2分)邂逅()徜徉()采撷()⑶依照画线例句,仿写句子。(4分。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可多可少)在书中,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许广平当学生时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罗素的话》,写完后,她把论文交给鲁迅先生批阅。鲁迅阅后写下这样几句话:“批给90分,其中5分给你(抄工3分,未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90分都批给罗素。”(注:罗素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鲁迅这几句批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10分)⑴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于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在古代诗歌史上,酒是诗人吟咏的灵感源泉,请你从背诵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含有“酒”字的完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请从下面所列的作者中任选一位,写出一则课文中所学的名言警句,表达其志趣、追求,或展示其胸怀、抱负,意思要相对完整。作者:孟子、诸葛亮、杜甫、龚自珍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5分)⑴阅读《伊索寓言》中“乌龟和兔子”的故事,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其寓意。(3分)(题示:能按原文写出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当然很好,如果一时记不清了,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重新解释这则寓言,或许你的新解还目光独到呢。)乌龟和兔子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子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跳,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赶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这故事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很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名称。(3分)示例: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对应人物:关羽①“冒险号”商船利里浦特皇帝怪物“野胡”(雅虎)作品名称:___________②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对应人物:___________③圣婴大王三昧真火善财童子对应人物:___________5.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在这温馨的节日里,你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吗?有什么祝福要献给妈妈吗?请在你的贺卡中,向母亲奉上最真挚的情感!(要求:语言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3分)你的贺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60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题。(20分)(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6—12题。(16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注:本语段文字以苏教版为准。)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7.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俶尔远逝⑶斗折蛇行⑷以其境过清8.用选文中的句、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⑴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⑵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段落是:第()段。9.读了选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4分)10.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使上下联对偶工整。(2分)上联:小石潭上,凄神寒骨。下联:在醉翁亭中畅饮,欧阳修倍感赏心悦目。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4分)1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18分)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13.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4.第③段中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事例所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论据,这两句话所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5分)15.根据全文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4分)16.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或八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5分)引文:思考和体会: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7—21题。(22分)天地狼心郭耕①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由高而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到歌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谁也无法扼制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嚎。②事实上,狼嚎叫的目的是为了相互联络:一个倍加冷落的长叫,也许意味着这是一只思乡的孤狼;一声底气十足的狂吼,也许是警告另一群狼,不要接近自己的领地。有时,狼通过嚎叫,聚众猎食;有时则是呼朋唤友,要举行生日宴会。当一只狼开始嚎叫后,其他成员便会随声附和,至少是夫唱妇随。③狼是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酷似我们熟悉的狗。我们总习惯把某某家伙称为狼,这些只是人们习俗上的一种情感转移。如把贪婪之人称为野心狼,把负心之人称为白眼狼。为什么呢?原来,世界上没有什么动物像狼那样被人误解和危言耸听地夸大、扭曲形象并无缘无故地害怕。④无论是唬人的童话,还是恐怖的传说,甚至老奶奶的催眠曲,都无一例外地把狼渲染成凶神恶煞。幼儿园阿姨讲的戴着头巾的狼外婆形象,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作怪。只要想起动画片中狼的满口尖牙和毛乎乎的爪子,小孩子就有点儿毛骨悚然,这在东方和西方都是一样的。⑤天地良心,连我都替狼喊冤叫屈。多年来,我们对狼的可怕渲染,多属无稽之谈。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被逼杀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狼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相反,人却一直对狼大肆猎杀、荼毒、套捕。狼的桀骜不驯,智慧坚忍,又常常令人无奈。人们编出许多诬蔑之辞,什么披着羊皮的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试想,就凭着狼的强悍,狗的忠贞,人若能达到“狼心狗肺”的标准,岂不成了侠义之士?我们常把不良行为比喻为“禽兽不如”,我看,倒是我们该扪心自问:我们滥杀无辜的行为,是不是有点“不如禽兽”?⑥狼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动物,从赤道到极地,从湿地到高山,从森林到荒漠,从草地到苔原,几乎没有不能生存的地方,也不拒绝任何可食之物:小型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甚至野果。但它们也敢问鼎大型动物,如野羊、驯鹿、马鹿、驼鹿等。对不同动物,狼的狩猎策略是不一样的。对大群驯鹿,它们可能要追踪很久,直至确认羸弱个体,方才下手,以节约体能;野羊经常向高高的悬崖逃跑,但聪明的狼会派出“奇兵”,出其不意地从山岩上方出现;麝牛遇狼,会列阵自保,狼攻击麝牛的唯一办法是对单个的掉队者下手;当捕食体型比自身大许多的动物时,它们就必须团体协作,前后夹击,毕竟“狼多力量大”。一群狼通常为6只左右,均有血缘关系,有严格的等级行为,首领昂首翘尾,下级则伏首夹尾,序位分明。冲锋陷阵中,头狼总是身先士卒;享用猎物时,当然也是同样。⑦狼群中的每只狼都会对小狼感兴趣,也都会在双亲不在时照顾小狼。每当大狼狩猎归来,小狼会蜂拥而上,嘀嘀咕咕,摆动小尾,热情地舔舐大狼的脸;而大狼会将已经咽到肚子里的肉再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小狼。秋天,半大的小狼便可以加入狼群外出漫游的队伍并参加捕猎了,但猎术不佳,总是由大狼来制服猎物。两年之后,小狼才趋于成熟。那时,小狼或滞留群中,或离家闯荡,寻找配偶,自己成立家庭,建立新的狼群。天地可鉴,狼之于人,何其相似!⑧刚才说到狼在捕食驯鹿时,为节约体能,先侦察猎物虚实,找到弱点再出手攻击。从动物个体上看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