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2023-10-30 · U1 上传 · 14页 · 68 K

2015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道小题,1-8小题每题1分,9-12小题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是指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大气压强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玻璃棒搅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②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分析】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含有两种原子,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B、由图示可知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C错;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5.【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C、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6.【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碘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内质子数为53,无法确定其核内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根据所列举的化肥的组成,判断属于铵态氮肥的化肥.【解答】解: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时会释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铵态氮肥是指含有铵根的氮肥;NH4Cl中含有铵根。故选:B。【点评】铵根的检验方法:与烧碱混合,微热,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铵根.8.【分析】A、根据温室效应的影响分析;B、根据酸雨产生的原因分析;C、根据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分析;D、根据白色污染的污染源分析.【解答】解: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故A错误;B、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引起的,故B错误;C、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氟利昂等的排放引起的,故C错误;D、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塑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所以推行“限塑令”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白色污染。故D正确。故选:D。【点评】“白色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指废旧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就要从收下几方面入手: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回收废弃塑料.9.【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葡萄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析】pH=12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氯离子和银离子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C、银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四种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且没有显色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11.【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是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若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金属与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金属的质量+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由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故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特征、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A、根据黄铜和黄金的颜色都是黄色,黄铜中含有锌能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分析;B、根据纯碱能够和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纯碱显碱性分析;C、根据羊毛和棉花都是白色的,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分析;D、根据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多,而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分析.【解答】解:A、黄金和黄铜都是黄色的金属光泽的物质,所以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故选项错误;B、纯碱能够和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食盐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纯碱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而氯化钠溶液的显中性,pH等于7,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C、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在外观是相似,难以区分,故选项错误;D、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加入的肥皂水的现象的不同而进行鉴别,但不能通过过滤鉴别,因为含有的是可溶性矿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选择的鉴别方法要能够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3.【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答案为:Mg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HO3;(4)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故答案为:(1)2N;(2)Mg2+;(3)HO3;(4)NaH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2)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香喷喷的粽子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炖鲤鱼、煮鸡蛋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糯米粽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答案为:凉拌黄瓜;糖类;(2)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答案为:缺铁性贫血;【点评】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