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道小题,1-8小题每题1分,9-12小题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胆矾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木棒折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衣服晒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D、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排列,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正六边形排列。【解答】解: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C。【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5.【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B.锌属于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故错误;C.尿素是一种含氮元素的肥料,属于氮肥,故错误;D.氧化镁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解题时根据分类依据来分析解答。7.【分析】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电器沾水后容易被腐蚀、短路;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铁制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解答】解:A、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不能用钢刷擦洗,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灭火用的水能够导电,同时电器沾水后容易被腐蚀、短路等因此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环境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雨水淋过的自行车先用干布擦,再用带油的布擦,以防止生锈,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来分析;B.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C.根据垃圾的处理方法来分析;D.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解:A.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金属会造成土壤污染,故符合题意;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故不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可以节约资源与能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故不合题意;D.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9.【分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人体中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氢氧化钙能和酸反应,可以用来配制波尔多液。【解答】解:A、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不能干燥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氢氧化钙是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分析】A、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中和反应的特征、溶液的特征、燃烧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蔗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试剂瓶塞,瓶口上方产生白雾,稀盐酸没有,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3.【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两个硫原子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S。(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Al。(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4)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填:K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解答】解:(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故填:19.00。(2)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故填:12。(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DE,这是因为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故填:DE。(4)C﹣F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E,这是因为C中只有1个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层时,达到2个电子是稳定结构,E中最外层电子数是8,是一种稳定结构。故填:CE。【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5.【分析】(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去,是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2)硬水与软水的区分;(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解答】解:(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去,是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软水;(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答案为:加热煮沸;【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乳化现象、硬水与软水的区分、转化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16.【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只有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才能促进人体健康。【解答】解:(1)测定pH的简单方法是使用pH试纸或pH计。(2)该雨水pH小于5.6,是酸雨。(3)鸡蛋清能为人体提供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故填:pH试纸;是;蛋白质。【点评】要了解各种食物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搭配膳食,促进身体健康。17.【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使饱和状态的B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25g:75g=1:3;(4)将t2℃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1℃,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A<B。故答案为:(1)t1;(2)降低温度;(3)1:3;(4)<。【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
2018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