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3-10-30 · U1 上传 · 21页 · 474 K

辽宁省铁岭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食物腐败 D.衣服晾干【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Fe B.Na C.Ca D.Al【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高低进行分析。【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故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高低即可顺利解答。3.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 B.豆浆 C.玉米糊 D.汽水【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及特征解题即可。【解答】解: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酸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液体,不属于溶液; 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玉米糊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汽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是溶液的概念及特征。4.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6 B.﹣6 C.﹣7 D.+7【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钨酸钙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解答x=+6。 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 B、根据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方法考虑;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这样会使酒精灯内的酒精流出,引起燃烧,故A错; 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C错; 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 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纯碱NaOH制洗涤剂B.熟石灰CaO补钙剂C.酒精C2H5OH作燃料D.烧碱Na2CO3制炉具清洁剂【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错误; C.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故正确;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苏打,故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B.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贫血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D.工业石蜡涂在瓜子表面增加光泽【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碳酸氢钠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 C、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的性质判断; D、根据工业石蜡含有致癌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酸氢钠在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制成的糕点疏松多孔,故A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故B错误;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降低了食品的质量,而且对人体有害,故C错误; D、工业石蜡一般从石油当中直接提取,在工业提取过程当中会含有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这两种物质是非常强的致癌物,故D错误; 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8.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CuCl2 B.AlCl3 C.FeCl3 D.AgCl【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本题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及物质的化学性质,采用逐一验证法,排在氢前的金属能把氢从酸的溶液置换出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还有铁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解答】解:A、铜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后,不会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 B、铝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故B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故C错误; D、银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后,不会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然后结合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9.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物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微观结构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两种新的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正确; B、甲是氨气,甲物质由氨气分子构成,氨气的一个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故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故不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中涉及图示信息、文字信息,要求会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因此能够考查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0.下列实验步骤或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过滤、蒸发、计算产率B.用氯化钠固体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可分别取固体加少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专题】物质的鉴别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硝酸铵和氯化钠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最后计算产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氯化钠固体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可分别取固体加少量水溶解,能使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说法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而C60只含有碳一种元素,属于单质,错误;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正确; C、金刚石、石墨、C60都含有碳元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性质差异进行。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蓝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13.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酸:HC1H2CO3K2CO3B.氧化物:Al2O3SO2Fe3O4C.氮肥:KClNH4C1CO(NH2)2D.有机物:CH4COCH3COOH【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K2CO3不属于酸,错误; B、Al2O3 SO2 Fe3O4都属于氧化物,正确; C、KCl不是氮肥,错误; D、CO  不是有机物,错误; 故选:B。【点评】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铁、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铁和稀盐酸反应,铜、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而则得出: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