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地理】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备知识全归纳(人教版2

2023-11-03 · U1 上传 · 22页 · 1.1 M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1、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2、农业分类(1)按生产力性质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2)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3)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4)按产品的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3、农业区位的定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4、农业区位因素(问答题模板3-9)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总的思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的有利或不利条件(优势或劣势)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但农业着重于自然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写有时省略。(常见设问:XX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XX发展XX的区位选择的原因;你是否赞成扩大XX规模?请说理由)(1)位置:经纬度位置(纬度热量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自然因素:(较稳定)光照:是否光照充足判断方法:光照充足可以看这个地区的纬度、气候类型和晴天日数进行判定。例:四川盆地光照弱,新疆光照强;热带草原区旱季晴天多,光照充足气温(热量):有利条件: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减少病虫害,有利于农作物糖分积累;纬度高,积温低,生长期长,糖分积累多;冬季气温较低,虫害较少;例:纬度低,温度高,热量充足不利条件: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可能导致水分不足;气温较低,农作物易发生冻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降水:有利条件:可以通过气候进行判定,降水多、气温高,可写雨热同期。不利条件:降水和气温不在同一个时间,写雨热不同期;降水不足,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源:有利条件: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图例上有淡水湖泊、水库等水域,也可代表水源充足;西北气候干旱,河流水源来自冰雪融水,量小且短,区域可以发展灌溉农业。(材料关键词: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不利条件:海上小岛,淡水资源不足;河流短小或河流流量小,也可判断水源不足。土壤:有利条件:土壤肥沃、土壤深厚、土壤湿润、土质疏松;特定土壤:黑土或一些较平坦的冲击平原,都可写土壤肥沃特定土壤:例如茶树、柑橘喜欢酸性土壤;(材料关键词:东北黑土、四川盆地紫色土、农耕区水稻土)不利条件:土层较薄,土壤贫瘠。例:石灰岩地区土壤土层较薄。土地:地价高低,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地形:有利条件: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处于迎风坡,降水充足;坡地排水方便;山地丘陵适宜发展立体农业、林业、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材料关键词:冲积扇、洪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不利条件: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坡度较陡,不利于种植业,但利于林业。资源:有的是特色资源。例:东北黑土肥沃。例: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例:靠海的地方可以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海水化工产业。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寒潮、沙尘暴、台风、冻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自然灾害皆为不利,为农业生产的劣势。例:沿海地区多台风、河流中下游地区多洪涝不利于农业生产。例:高纬地区多冻害不利于农业生产。例:沿海地区低洼平原易受到海水倒灌发生土地盐碱化;例:漫灌等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方式也会造成土地盐碱化;例:低纬地区农业病虫害较多等均不利于农业生产。(3)人文因素:(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市场:(腹地)。宏观大市场:中国、美国、欧盟;微观小市场: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或者单个的城市市场。如果技术落后,产品不易保存,要考虑就近的城市市场;如果技术先进,产品可以长距离运输,则是全国性的市场、世界性的市场;如果产品可以长距离运输,但市场距离较远,这也属于劣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关键词:出口、国际、国内、插图中的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是否便利。属于基础设施。有水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材料关键词:河运、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特别注意水运,秦岭-淮河以北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运弱,可以忽略,此时应注意图中是否有公路、铁路。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高、数量少、贵;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素质低、数量多、廉价。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高、数量多、贵;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低、数量多、廉价。政策:小范围政策才有效,才会形成推力;大范围政策,没有优势,也不会形成独特的优势。例:是否政府牵头或政府文件建立生态农业区等,如果是则为政策支持。例: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推广种植,建设商品农业基地;科技:农业技术需要大面积推广,具有区域性或全国性;科技力量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或农业产量。例: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发展农业;例: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例:传统农耕区可以用生产技术先进来形容;例:政府推广种植的某特色农产品实验基地可用技术先进。(材料关键词:机械化程度、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其他农业科技的运用)(4)其他:工业基础:当地工业发展水平高低,基础好则有助于推动机械化和现代化。种植历史:种植时间长,经验丰富。多对于传统农耕区、特色农产品,多有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例:江汉平原的农业。饮食习惯:饮食偏好,会对某农业类型的发展助推。例:南米北面。5、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几种常见思维方式)(有助于解读地理材料)热量→熟制;光照、昼夜温差→品质;地广人稀→规模→机械化程度→商品率;水源→灌溉条件;垂直地带性→多样性;技术→产量、质量;交通→市场;市场→类型和规模;工业化→产业链→附加值;水利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的有利影响。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农业发展回旋余地大;气候补充:①光照强地区:中低纬,气候干旱、天气晴朗(降水少)②热量足区:中低纬,海拔较低③光热充足区:中纬夏季日照长④气候灾害包括:洪涝(夏涝、梅雨)、干旱(春旱、伏旱)、低温冷害、霜冻和雪灾等如: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水旱灾害多。②干旱区、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③纬度高和海拔高:热量不足,多低温冷害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温带海洋性高山高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高山气候:(夏季)高温,高原气候:温和湿润,适垂直分异明有利条件光照强,昼夜温光照强,昼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合多宜于多显,作物种差大夜温差大汁牧草生长类多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发旱、涝灾害频繁地处高纬,雨高原气候:(限制性灌溉水源不足展灌溉农业(水温带季风:春旱、夏涝天多,光热不热量不足因素)源)亚热带季风:梅雨、伏旱足(低温冷害农业类型畜牧业种植业水田耕作业(水稻)畜牧业河谷农业农业灌溉农业立体农业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鲜花生产地中海式农业乳畜业地域类型(节水农业)农业美国西海岸(加中亚、埃及、我青藏高原州旧金山和洛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西北的长绒棉横断山区云南鲜花杉矶)日本、中国、泰国稻米丹麦典型地区生产安第斯山区东非高原、地中海沿岸的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荷兰及西北水果生水果和蔬菜生基地新西兰产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影响: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不稳定。如俄罗斯。热带雨林气候:光热水充足,热带经济作物基地。7、中国主要农业地区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光照、温度、降水、地形、土壤、水源、资源、自然灾害)青藏高原:(热量)优势: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河谷地带,多夜雨,利于作物吸收。劣势: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河西走廊:(水源)优势:①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②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提供了灌溉水源劣势: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且变率大,水源紧缺;②风蚀强烈,蒸发旺盛,土地荒漠化严重。东北平原:(热量)优势:①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②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③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④黑土肥沃;⑤森林资源丰富。劣势:①纬度高,总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作物一年一熟;②易受洪涝(夏)、寒潮、春季低温等气象灾害的影响;③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生态恶化。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优势:①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地处暖温带,光热相对充足;③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劣势:①春旱,多风沙;②旱涝灾害频繁;③土壤盐碱化;④低温冻害知识点2、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问答题模板)1、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选择(宏观):气候、地形等因素是影响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小尺度区域农业区位选择: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地价、单产、交通、水源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知识点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区位因素变化的情况: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人文因素不断变化发展。2、人文因素的变化:①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②人们通过技术手段改造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④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变化的影响使市场需求量大增;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推动了耕作技术的进步;农村劳动力减少,使机械化迅速推广。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花(果)基鱼塘)4、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主要区位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可以是最优或者最劣),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不可能有该种农业。例:珠三角基塘农业-地形;河套平原-水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限制性因素:不能满足的某条件,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例:西北地区-水;5、判断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方法举例看农业生产的类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例:乳型牛、花卉、蔬菜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珠三角三季稻,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看作物种类及生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长特性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看农业生产特色断山区的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看优势因素或制位因素。再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水源也约因素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6、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①西北地区:水源②东北地区:热量(低温、冷害)③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④南方地区:旱涝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毁林开荒、垦山种粮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沼泽化、盐渍(碱)化灌溉过度放牧、乱垦滥挖草场退化、草场沙化、载畜力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生态保护功能减弱、水土流失严重、河流下游旱过度采伐森林、毁林开荒涝灾害频发滥捕狂捞、过度养殖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境外物种的引进病源、生态灾难知识点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混合农业: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也属于混合农业。(2)类型:小麦—牧羊带。(3)分布:西南部和东南部(墨累—达令河盆地)。(4)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业活动;生产的灵活性好,市场的适应性强;(5)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6)土地利用方式: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划区轮牧)。(7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