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化学】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高一化学上学期考前必备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

2023-11-03 · U1 上传 · 7页 · 484.1 K

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左:简单学习网(jd100xuexi)右:扫码0元领课限时听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人教版(2019)必修一1.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1)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2)钠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Na2O和Na2O2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都是Na→Na+,即转移的电子数由钠的量决定,故钠的质量相等时,无论是生成Na2O还是Na2O2,转移的电子数都相等。(3)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潮解(物理变化)→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化学变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最终产物是Na2CO3)。3.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4.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钠与溶液反应顺序:先酸后水再盐4.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取用金属钠时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乱扔;类似的物质还有钾、白磷等。钠着火用干燥的砂土扑灭。5.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实验现象:产生气泡,试管壁发烫,溶液(滴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1)与H2O、CO2的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不属于碱性氧化物。(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1:2(3)Na2O2的用途:做漂白剂(强氧化性漂白),呼吸面具或潜艇中的供氧剂。6.碳酸钠用途:洗涤剂,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碳酸氢钠用途:发酵粉、灭火剂、治疗胃酸过多(有胃溃疡时不能用)7.溶解度:Na2CO3>NaHCO3;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析出晶体;碱性(同浓度):Na2CO3>NaHCO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8.区别Na2CO3和NaHCO3a、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b、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c、逐滴滴入稀盐酸,反应较剧烈的是NaHCO3Na2CO3+HCl=NaCl+NaHCO3(无气泡产生)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NaHCO3+HCl=NaCl+CO2↑+H2O(有气泡)9.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2--a、Na2CO3+H2O+CO2==2NaHCO3离子方程式:CO3+H2O+CO2=2HCO3--2-b、NaHCO3+NaOH=Na2CO3+H2O离子方程式:HCO3+OH=CO3+H2O10.比较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NaHCO3应放在小试管中。11.模拟侯氏制碱法: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防倒吸),后通入CO2。生成NaHCO3,过滤后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12.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反映的是元素的性质,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焰色试验,例如铂和铁。钠的焰色是黄色,钾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焰色是紫色。二、氯气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氯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氯气泄漏,用蘸有肥皂液或纯碱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向高处跑。2.氯气与变价金属(如Fe、Cu)发生反应,把变价金属氧化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呈白雾(盐酸小液滴)状。3.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在该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于,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为e。注意:(1)Cl2可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其原因是Cl2与水作用生成的HCl使石蕊试纸先变红,然后HClO的强氧化性使变色后的石蕊试纸氧化褪色(漂白)。2+--(2)氯水中有强氧化剂Cl2和HClO。当氯水与Fe、Br、I等反应时,通常认为Cl2显氧化性;当氯水用作漂白剂时,通常认为HClO显氧化性。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3)ClO-无论在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溶液中均具有强氧化性,与Fe2+、I-、S2-、HS-、2--SO3、HSO3等还原性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4)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次氯酸有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久光照置氯水会失效。2HClO===2HCl+O2↑(5)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或氯水有漂白性,是次氯酸表现的漂白性(6)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放出气体,说明有盐酸酸性强于碳酸4.漂白液(或84消毒液)的制取:2NaOH+Cl2=NaClO+NaCl+H2O---离子方程式:2OH+Cl2=ClO+Cl+H2O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有效成分是NaClO5.漂白粉和漂粉精的制取: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失效原理2HClO光照2HCl+O2↑△6.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1)实验室制Cl2,盐酸必须为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反应停止。(2)参加反应的HCl二分之一表现酸性,二分之一表现还原性。(3)用一段橡胶管将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连通,目的: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4)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再通入浓硫酸除水。(5)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氯气防止污染空气(6)若选择KMnO4、KClO3或NaClO作氧化剂,则不需要加热。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7)该实验一般不使用防倒吸装置。7.(1)气体的制备装置一般包括:反应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等。①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有些气体可用不同的反应原理来制备,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发生装置。②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性质(溶解性、密度)进行分析选择,对易溶于水的气体除用排空气法收集外,还可用排其他液体法,如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③尾气是否需要处理,取决于该气体是否污染环境,是否在空气中易燃烧。(2)气体制备实验一般的操作顺序: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先固后液)→排装置内空气→收集气体。2-8.氯离子检验:(1)检验时要先加稀HNO3,以排除CO3等离子的干扰。不能用H2SO4,-因为Ag2SO4微溶于水,会干扰实验,更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中含有C1。2-2-(2)若被检液中含有SO4,需先用足量Ba(NO3)2溶液除去SO4,然后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三.物质的量1.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影响,只有体积没有温度压强,无法确定所含粒子数目。气体质量、微粒个数与温度压强无关。2.N2O4和NO2混合气体用最简式求所含粒子数目,等质量的NO2与N2O4所含的原子数相等。等物质的量的CO与NO所含的原子数相等。3.(1)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常温常压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大于22.4L。(2)Vm适用的对象是气体。解题时常因忽视物质的状态而误入陷阱。如水、酒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1精、SO3、CCl4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则不能使用Vm22.4L·mol。-1(3)Vm22.4L·mol是指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题目中常设置非标准状况下或不指明温度、压强条件下的气体体积,解题时需要注意判断。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1)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体积要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升(L)。(2)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要用带有结晶水的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的物质的摩尔质量。(3)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分析溶质时要注意有关的化学变化,如Na2O、SO3溶于水后与水反应,所得溶质分别为NaOH和H2SO4,而NH3、CI2等溶于水后成分复杂,所以在计算浓度时仍以NH3、CI2等作溶质。(4)溶液只给出物质的量浓度没有体积,无法判断粒子数目。5.(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不必计量水的用量。(2)配制NaOH溶液时,必须用小烧杯快速称量NaOH固体,不能将NaOH直接放在纸上,因NaOH固体易潮解,且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3)玻璃棒和烧杯内壁必须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但量筒内壁残留液不要冲洗。(4)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直接使用,不必干燥,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5)定容时,若不慎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6)定容摇匀后,若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若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7)遗漏仪器。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即按照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现有仪器对比,就一定不会漏写某种仪器。缺少容量瓶时不能只答“容量瓶”。一定要指明规格。选择容量瓶要遵循“相匹配”和“大而近”的原则。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