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历史-答案

2024-05-01 · U1 上传 · 5页 · 40.5 K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DACABAB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CDBBACD【解析】1.根据材料“遗址位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中游,该遗址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出土了许多绚丽多彩、别致的彩陶器及差别不大的氏族公共墓地”,可知这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仰韶文化典型代表,故选D(具体见纲要上第1课)。牛梁河遗址位于北方辽河上游,属于红山文化遗址,故排除A;良渚古城遗址位于长江下游,排除B;石家河遗址是距今5900~3800年的城市遗址,位于湖北天门,排除C(石家河遗址具体见选必一第10课《历史纵横》)。2.与西汉初年“布衣将相”的状况不同,东汉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主要是“独尊儒术”的结果。独尊儒术使战国以来学说门派各异的“士”逐渐归于儒学一统之下,其数量大增,并且往往不再以个体“游士”的形象出现,而是与家族、宗族势力结合起来。一方面豪强大姓多遣子弟读经入仕,从而士族化,另一方面贫寒士人发迹后也会用政治特权扩张家族的经济实力,士族大姓因而产生。新莽末年的起兵者,除绿林、赤眉外,大都属于这一阶层。以汉光武帝君臣而论,基本都是南阳、河北两地区的士族大姓,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的双重身份,故选A。察举制在东汉末年衰落,排除B;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是宋朝,排除C;门阀制度的盛行是在魏晋时期,不符合时代特征,排除D。3.材料体现唐初政府禁止工商业者与士人为伍,唐中期以后,士大夫阶层与商人交往甚密,可以体现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故选C。商人与士人交往无法说明其参与政治,排除A;也无法看出国家层面的重农抑商政策调整,排除B;在材料中参与科举的人群并没有改变,排除D。4.朱熹对于坐论之礼废除的批评立足于君臣隔离、上下疏离(儒家的政治理想),故选A。坐论之礼的废除本质上反映的是专制皇权的发展,但并非朱熹批评的立足点,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君臣关系,无法体现中央集权,排除C;材料中无法体现官员能力下降,排除D。5.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媒介从宝钞逐步改为白银,说明国家发行的纸钞在土地交易层面逐步被政府无法控制发行数量的白银所取代,这一变化体现出政府的金融控制力削弱,故选B。白银货币化的完成是在明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表格中没有给出土地买卖的数量,排除C。市场上存在宝钞、白银、谷物等交易媒介,无法直接论证其货币体系混乱,排除D。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刑部对于杀子的父亲量刑取决于儿子是否违反父亲的教导,即法律承认家长在家族中的主导权,反映司法审判与教化相结合,故选A。材料并非体现出审判程序的公正与否,排除B;材料看不出法律制度日益完善,排除C;材料所体现出法律的量刑有具体的标准,排除D。7.题目的观点是“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西人不过踵而行之,发扬光大而已”,A项重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和材料的观点不相符,故排除A;B项符合题意,故选B;C项的意思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情况只是偶然的,而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合则是长期的趋势和分歧。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和交融的复杂心态,故排除C;D项主要意思是科学的方法是可以拿来使用,不论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真理是应当被明确和理解的,不论是新的还是旧的。这句话体现了梅文鼎对于科学知识的开放态度和求真精神,他鼓励人们不应局限于某一地域或时代的知识,而应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理解所有的科学知识,故排除D。8.根据材料“宣统末年”可知,宣统为年号纪年法,时间为1908年至1912年,宣统末年清朝快灭亡之际,“凡二年,获利甚巨”可知属于民国初年,结合整段材料可知,清末民初涪陵榨菜创办比较成功,而且涪陵榨菜属于私人投资,涪陵榨菜的成功创办是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A符合题意。“宣统末年”属于清末,清末民族资本主义也在发展,排除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末,戊戌变法前,故排除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表述没问题,但与题目设问“最有助于说明”根据题意和时代特征选A最恰当,故排除D。故选A。9.根据题意,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时间是1949年3月,三大战略决战已经取得胜利,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中国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故选C。根据时间可以排除A、D;根据题意排除B。10.根据时间和讨论主题可以知道,当时正值苏东剧变,吸取其教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固社会主义制度是当务之急,故选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为1992年,故排除A;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1年还未提出改革目标,排除B;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排除C。11.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该法典为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②“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习惯法汇编”说法错误,应为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③应该修改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12.此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根据材料与所学,“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故选B。根据时间1493年,应为新航路开辟而不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排除A;根据材料与图示,巴西部分被划入葡萄牙的范围,排除C;根据所学,西、葡把掠夺来的资本放到本国王公贵族的奢侈享受上,并没有促成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排除D。13.此题考查一战的背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尤其是美国和德国增长最快,一跃成为工业产量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但是殖民地仍然被老牌的英国和法国所占有,后起之秀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存在倒挂现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矛盾加剧最终酿成一战,故选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是在一战后,而且从题干无法推之,故排除B、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故排除D。14.根据题意和“20世纪60年代”可知该时期为赫鲁晓夫当政时期,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另外,不顾苏联的国情强制推行种植玉米及经济建设操之过急等都说明其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故选C。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排除B;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戈尔巴乔夫改革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排除D。15.此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以英国为例”,注重对材料的理解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凯恩斯主义理念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福利水平提升,故选D。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理念盛行,排除A、C;英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排除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28分)(1)(12分)特点:规模大,涉及的地域广;用险制塞(与山地等自然条件结合、重点地区构成纵深多道的防御体系);集通讯预警、驻兵防御、屯田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作用: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进攻;有利于中原政权的稳定;保护中原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业文明(儒家文明)的稳定;长城一线的互市,有助于中原与少数民族的物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稳定北部边疆的和平局面;促进民族交融;有助于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需从防御和交流两个维度作答,每点1分,每个维度任答三点得3分,两个维度各三点得6分)(2)(5分)原因: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5分)(3)(6分)解读:1950年到1954年,宁夏干部总量迅速扩大;(1分)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1分)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需要大量干部,(1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任用力度;(1分)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认同增强;有利于宁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等。(2分)(三个维度作答,每个维度2分,解读清楚来龙去脉,“是什么”每点1分,答出两点得2分;“为什么”答出两点得2分;“怎么样”任答两点得2分)(4)(5分)措施:派出干部对口帮扶;投入财政资金;引进福建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因地制宜发展宁夏特色产业;经济援助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进行。(任答三点得3分)意义: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任答两点得2分)17.(15分)(1)(4分)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或答古典自由主义1分);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分)主要思想: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2分)(2)(5分)原因:遵守传统自由主义政策;皮尔内阁的干预政策没有先例;罗素内阁的错误判断。(每点1分,共3分)后果:人口大量死亡;经济发展严重倒退;自由主义失灵。(每点1分,任答两点2分)(3)(6分)原因: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回归传统的考虑。(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启示:没有一劳永逸的治国理念;治国经济理论应当一起从实际出发,顺势而为、与时俱进。(言之成理即可,两个角度作答,答出两点2分)18.(12分)示例:观点:和而不同思想助力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2分)论证:第一,“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到1956年,中国已经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第二,“和而不同”有助于妥善处理分歧。十八大以来,中国拓宽了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第三,“和而不同”有助于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十九大以来,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8分)综上:和而不同思想助力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