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答案

2024-04-10 · U1 上传 · 4页 · 307.1 K

质检二语文学科参考答案(24年0407上午)一、现代文阅读1.A【解析】“说明偶然性演化可能会影响到自然选择的各个阶段”错误,这个事例论证的是“演化受偶然性主导,演化的前途无法预测”。2.D【解析】论证的观点表述错误。3.C【解析】第三段的观点是“自然选择确实常常是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A项说的是河狸根据距离远近采集不同直径的树枝,不属于自然选择向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B项说的是基因突变,不属于自然选择长期向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C项说的是狐狸的速度在自然选择之下不断提升,愈发趋近理想的功能,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D项内容与“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没有关系。4.①自然选择塑造了许多优美的生物性状,但不能创造“完美”;②在优化一些数量性状方面,自然选择常常是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③不可能尽善尽美时,自然选择会采用妥协方案尽可能使净收益最大化。(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5.①引述名家观点。如第一段引出史蒂芬·古尔德的论断证明偶然性可能会影响到自然选择的各个阶段。②举例论证。比如举出关于猴子尾巴的事例证明自然选择的不完美性;举出鸟翅膀接近最佳翅长的事例论证自然选择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比如最后一段以炖汤放洋葱与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进行类比,证明每一个演化中保留下来的有益的遗传变化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6.A【解析】B项中“无比沉痛”错,程度过重。C项这是作者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对“女织”意义的诠释,而古代女子重视“女织”的首要原因还是家庭生活所需,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劳动分工,首先是“社会事业、生计事业”。D项用疑问句表明作者对“美好织愿成真”表示怀疑,不是“期待”。7.B【解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误,前两个划线句子是比喻(①是明喻,②是借喻),第三个划线句子不是比喻。8①内容上,说明我国“男耕女织”的组合历史悠久而漫长;②结构上,与下文“大脱产”时代城市男不耕女不织形成对比,为后文对女织阐发的议论抒情做铺垫;③表达效果上,给文章增添了一份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营造了诗情画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9.示例一:认可。①情感价值上,女织包含着女子对亲人的深情。②性别审美上,女织中有女子的美和美德,它所包含的勤劳善良、温柔体贴等品质,是女性特有的动人之处,永远都不会过时。③技艺传承上,女织是女子的天赋所赐,世代传承沉淀,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示例二:不认可。①情感价值上,女织是农耕时代的情感表达,已经不能打动当今时代的人心了,给家人买件毛衣同样能表达关心。②性别审美上,新时代的女子应该有新的魅力,不一定靠女织展示魅力,要与时俱进。③技术角度,女织消失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当女织的实用价值被剥离后,美学价值和情感价值也就形同虚设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10.ADG【解析】“汩没”是动词,且不能带宾语,所以第一处应在它后面断开。“舍去”是一个固定词语,应在“去”后面断开。“壮观”和“奇闻”是并列结构,且“天下奇闻壮观”是“求”的宾语,应断在“观”后。11.B【解析】“位卑则足羞”的“足”的意思是“值得”。12.B【解析】错在“指出自己并不追求做官”。苏辙说自己没有为政才能,此次来京,本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能侥幸入选,这是自谦的说法;下文中讲“且学为政”,就说明作者是很想从政的。13(1)他们的气在内心充溢而在外貌上显露,从言语中表达而在文章中表现。[“充”(充塞,充溢)、“溢”(显露)、“见”(表现)各1分,句意1分。](2)太尉假如认为我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苟”(假如)、“辱”(屈尊)、“幸”(幸运)各1分,句意1分。]14(1)直接赞颂。开头一句直接赞其才略超群。(2)类比。一方面以周公、召公等古代贤人的才能、贡献类比韩琦,另一方面以高山大河的奇伟壮丽类比韩琦。(3)衬托。以欧阳修在文坛的地位、影响衬托韩琦在政坛的地位、影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5.A【解析】首联直言其事,不是起兴;“羸”写马之态,不是袁秀才。16①颔联描绘送别之景:昨夜下了一场雨,吹拂草木的不是春风。②这一联以景衬情(以哀景衬哀情),③以自然环境中草木遭受风吹雨打,暗指袁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受到了沉重打击,表达了对袁秀才下第的同情之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17(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2)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3)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唐朝白居易《琵琶行》)示例二: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唐朝杜牧《阿房宫赋》)示例三: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宋朝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示例四: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宋朝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每空1分,共6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但必须是唐宋诗文。)三、语言文字运用18.A:这件事情令人忧虑;B:很多食品是高糖的;C:糖醇吃多了也不好。(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19(1)语句②;将“则认为很可口”改为“才会让人感到很可口”。(2)语句④;将“至少加到15%以上的糖”改为“至少加到15%的糖”。(3)语句⑥;将“克制”改为“控制”(4)语句⑨;将“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改为“如果再加上一份冰淇淋”(每改对一处1分。原句有四处错误:语句②,“糖”与“认为”搭配不当;语句④,“15%以上”不是具体的数目,不能与“至少”对应;语句⑥,“克制”用词不当,应改作“控制”;语句⑨,语序不当。)20.①心不在焉②袖手旁观③手无寸铁(每个成语1分,如填其他成语,只要与语境相合,亦可得分。)21.①“乱糟糟”写出了街上的特点,表现了局势的混乱。“沉稳”写出了卢嘉川的步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物的性格。②删掉它们,就削弱了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意思对即可。)22.李芝庭认为知识分子抗日很难,因为没有武器,但卢嘉川认为爱国不一定拿枪,进行宣传也是抗日。(观点正确2分,因果关系1分,转折关系1分。)四、写作23【写作提示】此为读写结合作文题,材料源自现代文阅Ⅰ,提出“过度设计”的话题,有人认为人生要避免“过度”追求,有人则认为要“完美”设计,可就其中一方面立意行文,也可辩证思考,综合分析。参考立意:1.凡事必有度,过度犹不及2.完美追求,尽善尽美3.追求完美,接受现实4.直面精彩,接受遗憾附【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广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的气的宏大相合。司马迁走遍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往,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他们的气在内心充溢而在外貌上显露,从言语中表达而在文章中表现,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这些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高峻的终南山、嵩山、华山,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遥想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身在朝廷,您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走出朝廷,您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再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听您一句话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才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我年纪还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