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4-04-05 · U1 上传 · 6页 · 176.3 K

2024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亲属制度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其亲属称谓中常带有伯、仲、叔、季等区别字。对此,《白虎通义·姓名》总结道:“称号所以有四何?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该制度()A.冲击了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 B.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团结C.解决了贵族权力分配的矛盾 D.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2.张骞出使西域后,乌孙国王看到汉使强大,于是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上述材料表明()A.西域和中原联系密切 B.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繁荣 D.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稳定3.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这一体制()A.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C.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4.在义利关系上,李贽不同意董仲舒提倡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考虑,只不过情况不同、功利大小有所差别。李贽还认为天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在天边的庙堂里,更不在空谈说教里。上述主张()A.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 B.对传统儒学思想提出了挑战C.推动了民主思想传播 D.宣扬了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5.宋代似前长距离贩运的商品中多以珍奇宝物、奢侈品与土特产为主,而明清时期则呈现出以民生用品为主的趋势。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经济发展 B.重农抑商的强化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市民阶层的壮大6.19世纪60至80年代,武汉成为“世界茶叶港”通过便捷的水路运输,汉口直通长江流域几个重要红茶产区、包括两湖茶区,以祁门为中心的皖南茶区,以宁乡为中心的江西北部茶区这一现象()A.缘于长江沿岸通商口岸的开放 B.延续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列强的侵略意图已经实现 D.体现出对外贸易的逆差地位7.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高等小学堂“陈述黄帝尧舜以来历朝治乱兴衰大略,俾知古今世界之变迁⋯⋯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这一规定()A.标志着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B.有利于塑造近代新式“国民”C.说明近代教育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 D.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8.1920年2月浙江爆发的“一师风潮”,缘起于浙江教育厅不顾学生反对撤换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一事。经亨颐主张改革国文课教学,支持传播新思想,创办进步刊物,成为浙江“主持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4月17日,“--师风潮”终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全校复课。这表明当时的浙江地区()A.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 B.引领了全国的教育改革C.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 D.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9.1938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宣传队员“到前线去”。下图为廖冰兄响应号召创作的《抗战必胜连环图》(部分),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展出。由此可知,宣传队的活动()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展现出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适应了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 D.体现了两个战场之间的相互配合10.下图为2016——2021年我国农村经济年度增幅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缘于()A.国际环境的极大改善 B.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C.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D.生产关系改造的基本完成11.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民法大全》,不仅是一部规范商品生产的法律,而且还推动了人权的发展。具体来看,其扩大了罗马法规定的自由权和市民权主体、改善了妇女境况、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据此可知,《民法大全》()A.蕴含了社会公平的理念 B.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维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D.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12.据统计,英国都铎时期(1485——1603年),打击粮食囤积方面的王室敕令有:“禁止粮食投机和未经许可的军需供应”“命令调查委员会成员调查粮食囤积及禁止囤积粮食”“命令惩罚粮食囤积者”“执行反对抢先批购者,囤积居奇者,居中转售者的法令”等。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价格革命影响国内市场秩序 B.资本主义农场增加了粮食产量C.重商主义导致囤货行为发生 D.商业革命使贫富差距逐渐扩大13.1814年,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如下:承认1789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这一原则的提出()A.开创了用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B.旨在恢复和巩固欧洲的封建秩序C.使欧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D.打破了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局面14.1920年,英国输入印度的纺织品减少了25%,有25000人放弃了政府的官职和爵位。仅1921——1922年,工人罢工674次,参加人数达百万以上,共损失劳动日1095万多个。许多地区都发生了新的农民运动,农民进攻地主的庄园,和不合作运动的参加者一起举行群众示威游行。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基本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地位C.具有彻底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D.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5.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概念,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斗争策略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拿起“石油武器”,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石油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这说明()A.第三世界影响日益增强 B.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16.1988年,美国修订《综合贸易及竞争法》,专门设定了“特殊301条款”,该条款要求美国贸易代表署每年确定那些拒绝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名单,以及那些拒绝给予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生产商提供市场进入机会的国家的名单,从而对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报复。这表明()A.国际贸易以髙科技产品为主 B.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C.国家间的竞争呈现出新趋势 D.全球化不利于科技文化交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古代文化高峰———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很早就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发展臻于古代历史高峰和趋向内省、精致等特征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诚然,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而宋代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自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动因。诸如,以土地进一步私有化为特征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动,“本朝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崇儒右文政策的确立,以性、命、义、理为主旨,将道德伦理本体化的理学体系的建构等。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教育和学术研讨机构,书院不仅为两宋培养了大量人才,更重要的是书院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和兴旺。同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宋代书院又以其开风气、厚风俗的功效浸染了社会的多个角落,培育了两宋时期浓厚的人文气象,从而为宋代文化高峰的出现推波助澜。——摘编自刘玲娣《宋代书院及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书院的积极影响。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时代中的文章·文章中的时代梁启超在《时务报》(1896——1898年)上发表的部分文章统计表册数文章名称一《论报刊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自序》七《论学校二(变法通议三之二——科举)》《西学提要农学总叙》八《论学校二(变法通议三之二——科举[续])》《西学书目表序例》十五《论学校四(变法通议三之四——师范学校)》《治始于道路说》(麦孟华撰,署梁名)十六《论学校五(变法通议三之五——幼学)》《戒缠足会叙》二十九《论学校七(变法通议三之七——译书[续])》《记自强军》三十一《论中国之将强》《记尚贤堂》册数三十五《〈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三十八《医学善会序》《中国工艺商业考提要》五十一《南学会叙》《俄土战纪叙》(战纪丛书二十种之一)——摘编自汤志钧《戊戌变法史》(1)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文章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上表对我们了解《时务报》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世界文化遗产:索尔泰尔工业村19世纪中期,英国毛纺织厂主萨尔特爵士在约克郡为其工人建设占地49英亩,村内有22条街道的工业新村——索尔泰尔。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和南北方向的维多利亚路将区内分为四部分:东北部是工业区,建有一家大型纺织厂;西北部是大片的绿地和公园。公园内有各种娱乐设施和球类场地,村民还可以在两旁种满鲜花的小路上散步;东南部沿着维多利亚路,建有多座公共建筑;西南部则是大面积的居住区,区内的街道被规划成整齐的棋盘形状。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卫生良好、环境优雅,几乎解决了当时英国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摘编自梁远、刘金源《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39)》等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索尔泰尔工业村的建设进行评价。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美苏的科技竞争非常激烈。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发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UNIVAC-I,苏联则开发了BESM(大型电子计算机)。之后,双方都开始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ARPANET项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先驱之一,奠定了现代互联网的基础。苏联在这方面落后于美国,直到1989年才建成了自己的互联网。在通信技术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之后又不断推进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苏联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但远不及美国。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美国同样占据了领先地位。——摘编自卫林《美苏争夺科技领先地位》等材料二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西欧、日本等先后提出了发展高技术的国家战略计划。对此,国防科工委召开专家座谈会并达成共识:认为按照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发展国防高技术方面,在规模上无法和美苏相比。……要以有限的目标,突出重点,进行高技术跟踪,所取得的成果还要有带动一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1986年3月,王大珩等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经过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1986——2005年期间,国家累计投入863计划330亿元,超过15万名的科研人员,300余所大专院校等参与了其研究开发工作。——摘编自王大珩《从导弹轨道跟踪与测量到“863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苏科技竞争的特点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863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特点。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