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天一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

2024-03-10 · U1 上传 · 12页 · 117 K

20232024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1.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共8页。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常常空前一致。例如春秋时期的内外交患,使其时代主题交叉点的坐标定在“尊王攘夷”这个点上。“尊王攘夷”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政治与民族这个大主题,也是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的旗帜。从政治意义上说,“尊王”凸显了华夏政治国家的主权理念,以周天子的旗帜作为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从而希望通过“尊王”而循守华夏政治国家的制度秩序。从民族意义看.“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自觉的族别认知和自我认同意识。《左传》闵公元年记齐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国语·周语中》周定王云:“夫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让。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很明显,上述论调既带有诸夏文化优越的感性色彩,也有着团结诸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这种意识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构成华夏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文明特质。春秋战国的历史演进本质上对华夏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定位作用。战国时迸发的由诸夏向华夏(汉)族的民族一体化和由邦国向(秦汉)帝国的政治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呈不可阻挡之势。而随着秦汉以来中原及周边地区大规模的政治一体化与民族融合,春秋时代激烈的民族对立情绪也逐渐趋于缓和.华夷关系也基本稳定下来。而在这种国家、民族的一体化进程中.华夏族与周边各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作为主权的“中国”与作为民族主体的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也成为共识,并逐渐沉淀为华夏民族、国家深层的价值理念。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翻地覆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关键期。它使统一的王朝国家和汉民族在产生、发展的进程中,进入一种新的国家建构与民族认同的自觉状态。武帝时代的“大一统”内容不仅包括政治一统、文化一统,亦包括了“天下为一”的民族和睦和一统的思想。正是汉代士民中这种国家和民族的“天下为一”理念,构建了武帝时宏大的王朝气象。其后,历经魏晋、宋元和明清数个时代,在由古代邦国向帝国的政治一体化和“诸夏”向华夏民族一体化进程中,尽管有着分分合合的大一统及分裂的朝代,但是中国文明始终保持着绵延不绝的连续性的演进历程。这种演进历程与中国文明的内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民族认同意识上既有着强烈的一致性,同时并没有自我封闭,仍然表现出一种开放、兼容、内聚、礼义的形式与特点。(摘编自李禹阶、肖玲玲《从中华文明统一性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2023年7月10日)材料二:(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二级教授李禹阶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中新社记者:中国朝代历经数千年,既有大一统,也有分裂,为何“文明”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演进历程?李禹阶:在中国古代,分与合、冲突与融合常常相伴而行。但是每一次冲突的结果,总是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民族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新调整,并导致更加强大、繁盛的统一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出现,使中华文明更加繁荣绚烂。而由冲突向融合转化的必然性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民族、国家意识中所积淀的深层文化价值理念,即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国家认同的“三位一体”的一致性.没有自我封闭.而是表现出一种开放、兼容、内聚、礼义的形式与特点。其一,从文化的开放性看,华夏民族的文化观念常常有着超越种族、文化差异的巨大的互融性、包容性。例如在秦汉大一统时代,其关东、关中文化的汇集、长江、黄河流城楚、汉文化的交融,后至魏晋时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等,使古代中国文化呈现开放而繁荣的状态。只要承认华夏文化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就可被华夏文明所接纳,各种文明成果都可以交融、汇集其中。其二,从种族、民族的兼容性看,从春秋到明清,华夏周边的许多不同族群、民族,通过生业、文化、婚姻等方面的融合,逐渐汇入华夏(汉)民族大家庭。尤其是魏晋、宋元、明清的几次大的民族冲突与融汇,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其三,从国家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看,在华夏(汉)民族的意识中,作为主权的“中国”与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汉)民族等的不可分割性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例如自秦、汉以来,北防、南征、西通域外就成为历代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军事、外交的要务。(摘编自钟旖《为何说中华文明的演进离不开“认同”?》2023年12月4日)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时期“尊王”的时代主题本质上是国家认同的体现,这里的“国家”象征着华夏政治共同体的最高权力。B.“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的族别认知,是民族认同的体现,标志着华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向新时期转化。C.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使得早期华夏民族转化为统一的汉民族,民族认同的自觉状态也随之产生。D.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保证中国古代每一次冲突都可以转化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融合。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表明华夏民族、国家深层价值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演进。B.秦汉时代的统一及影响足以说明,一个时代政治、文化和民族的“统一”理念,对这个时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材料二指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一致性,这一特点对古代民族由冲突转向融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D.材料二认为秦、汉以来,北防、南征、西通域外等政治、军事、外交要务,是国家在履行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3.下列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体现了管仲的族别认知和自我认同意识。B.可以看出管仲具有一定的民族优越感。C.体现了团结各族以求生存的理性意识。D.从中可以看到“尊王攘夷”理念的影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作者论述民族、国家认同观念的演进过程的论证思路。(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则材料都提到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月光①苏三皮三窝村的人发觉月光不见了。①最新发觉月光不见的人是渔夫。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天还没有亮,他就乘着月光摇着小船出海,天一落黑,他就会蹬着月光回家。回家之前,他会把月光牢牢地缠在小船上。这天早上,渔夫像往常一样,天还没有亮就出门了。渔夫发现到码头的路黑乎乎的,一点儿光亮也没有。渔夫倒不是很在意。这条路他走过上万遍,就算没有月光,他也一样可以稳稳当当地走到码头。这条路的任何起伏,哪怕一个拇指大小的坑洼,就像大海里的每一条鱼,渔夫都心中有数。天落黑时,渔夫回到了码头。渔夫抬头仰望星空,没有看见月光,月亮连影子也没有。渔夫这才慌了。渔夫惊慌失措地跑到了族长家,一路上连跌了好几跤,但渔夫完全顾不上疼痛。渔夫把族长的木门擂得像战鼓,族长极不情愿地开了门,嘟囔着把渔夫让进了屋里。族长有早睡的习惯,一旦睡下,就不喜欢他人打扰。但也有例外,比如月光不见了这般大事,族长也就不会去责怪渔夫。族长让渔夫好好回忆一下,月光是何时不见的。渔夫挤破脑袋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来。渔夫只是记得,他前天晚上回到码头时,他着实把月光牢牢地和小船缠在了一起。早上他到码头时,小船还在,绳索也还在,只是月光不见了。渔夫补充说,应该是早上出门时,月光就不见了。②族长持着山羊胡子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他就听他爷爷说过,在很久以前,月光也走丢过一次。但月光是怎么找回来的,他爷爷并没有告诉他。族长还说,有一种可能是月光烦腻了这种日子,自己躲了起来,还有一种可能是月亮被天狗吞掉了。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倒不用着急,月光也就和大伙儿躲个猫猫,大伙儿也不用找它,等它自觉得无趣了,自然就会出来。但是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那麻烦就大了。听族长这么一说,渔夫就更慌了。要是月光真被天狗吞掉了,他还怎么出海捕鱼?捕不到鱼,他的妻子孩儿又该怎么办?渔夫央求族长想想办法,无论如何得把月光找回来。族长打着长长的哈欠说,等睡醒再说吧。渔夫愁得一整夜都没有合眼。一整夜,月光明晃晃地挂在渔夫的脑海里。渔夫不断地祈求月光只不过是厌烦了这种日子,偷偷地躲起来几天,几天后就会回来。一大早,族长就敲锣把大伙儿聚拢在晒谷场。族长神情凝重地告诉大伙儿月光不见了。族长说,也许是月光自己躲了起来,也许是被天狗吞掉了,不管是哪种情况,作为三窝村的一分子,任何人都有责任,都得尽力去把月光找回来。族长话音刚落,人群就慌乱起来。一些女人拉扯着男人的衣袖,不停地问,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男人被问得一脸烦躁,没好气地噎了女人一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你问俺的膝盖去。最按捺不住的是渔夫的女人。渔夫从族长家出来,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码头,在小船的船舷上坐了整整一夜。渔夫的女人早早睡了。丈夫回不回家,不影响她睡觉。她丈夫原先也有过乘着月光彻夜捕鱼的情况。但是,一听说月光不见了,她便慌了。没有了月光,她的丈夫就没法出海捕鱼,或者出海捕鱼就没法摸清回家的路,这才是要命的事情。族长毕竟是族长,他一点儿都不慌乱。族长把大伙儿分成两批人,一批人出去寻找月光,另一批人去采集阳光。族长有族长的盘算,要是月光找不回来,他就用大伙儿采集的阳光打造一个新月亮。寻找月光的那批人,③他们从北山到南山,从南山到西山,从西山到东山都寻了个遍,连月光的影儿都找不着。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三窝村,悲戚地告诉族长,或许月亮真被天狗吞掉了。族长仿佛已经心中有数,④他持着山羊胡子安抚他们说,吞掉就吞掉了,天塌不下来。采集阳光的那批人,包括渔夫和他的女人在内,马不停蹄地采集阳光。他们把阳光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盖好盖子,细心的人还贴上封条,怕一不留神就让阳光给跑掉了。那批寻找月光未果的人们也都加入了采集阳光的队伍,⑤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屋顶,在沙滩,在山腰,甚至还有人爬到树上,在一切可能采集到阳光的地方孜孜不倦地把阳光装进他们的玻璃瓶。时光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在族长认为他们采集的阳光已经足够打造一个断月亮时,族长敲着锣把大伙儿再次聚拢在晒谷场。族长动情地肯定了大伙儿的功绩,豪情万丈地告诉大伙儿,他将按照他爷爷留下的配方,用大伙儿采集的阳光打造一个新月亮,届时大伙儿就可以再次恣意地拥抱月光了,而渔夫再也不用担心没法出海捕鱼或出海捕鱼摸不清回家的路的问题。⑥三窝村的人们面面相觑,互相小声地探问,月光是什么东西?可是没有人答得上来。而渔夫趁着族长讲话的空隙,悄悄地溜到码头,爬上小船,在船舷上睡着了。渔夫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一个玻璃瓶走在黑夜里,半路上遇着他的爷爷,他爷爷问他手里提的什么东西这般亮眼。渔夫告诉他爷爷说,是月光。注释①本文选自小小说《三窝村故事》,该文包含《月光》《炊烟》两个小故事。苏三皮的小小说虽平淡朴实,却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真情。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极为凝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月光不见了”照应标题的同时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B.当渔夫的女人得知月光不见后就慌乱起来,因为这关系到丈夫能否顺利捕到鱼、能否顺利把鱼带回家,这是“要命的事情”。C.文中人物只有身份或性别,并没有具体的名字,这一处理方式增强了小说抽象的叙事风格,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D.小说特意安排并未出场的“族长的爷爷”这一形象,表明三窝村处理丢失月光这件事的方法是由来已久的。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