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语文答案

2024-03-08 · U1 上传 · 8页 · 46.1 K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限时训练高三语文2024.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四周奔流,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国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润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年,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几块化石,它们属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类——布氏豹。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原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顺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石。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B.“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C.“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B.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级阶梯就是根据海拔不同所进行的分类。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4.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南方高速【阿根廷】胡里奥·科塔萨尔司机们酷热难耐……事实上,堵车虽然可怕,却也没什么好说。阿里戈·贝内德蒂《快报》,罗马,1964年6月21日起初,开雷诺王妃的女孩还坚持要打开计时器,可是开标致404的工程师觉得那都是无所谓的事。人人都可以看自己的手表,可是,无论是右手腕上的时间还是收音机里的“哔哔”声,此刻都好像已经与时间无关,时间的概念只属于那些还没有愚蠢到选择星期天下午从南方高速返回巴黎的人。刚过了枫丹白露他们就不得不走走停停。启动汽车,开上三米,停下来,就这样反复折腾。有时车停得久了些,工程师还会下车四处转转,但不能离车太远(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前面的车就重新启动,必须三步并两步跑回来,否则后面喇叭声叫骂声就会响成一片)。八月的高温齐着一只只轮胎的高度弥散开来,车一动不动,人们越发萎靡不振。工程师的标致404在右边第二车道,算起来,他的右手边还有四列车,左手边则有七列,而实际上他能看见的只有四周的八辆车以及车上的人,一切细节他都已经记得清清楚楚。双马力上的两位修女指望在八点之前赶到目的地。标致203上的那对夫妻最操心的是别误了晚上九点半的比赛直播;开雷诺王妃的姑娘对工程师说过,晚一点到巴黎她倒不在乎,她抱怨的是这荒唐的现实,把好几千人搞得像路驼队一样慢腾腾。此刻,太阳正一点一点向着公路左侧落下去,给每一辆车都泼洒上一层金黄色的浆汁,金属像在燃烧,令人目眩。又有好几个小时没能前进一步了,车里太热,很多人都下了车;人们开始感到口渴难耐,瓶子里的水都喝得见了底。就这样,直到天亮,车流一动也没动过。中午时分,标致203上的小女孩渴得受不了哭了起来,工程师突然想到可以去同阿利亚纳上的乡下人谈谈,他们车上肯定有不少吃食。他没料到那两位乡下人十分和气,通情达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该互相帮助,他们还有个想法,要是有人出面把这一群人的事儿管起来(说这话时那女人用手画了一个圆圈,把他们周围的十几辆车都包括了进来),那他们坚持到巴黎是没什么问题的。工程师生性不爱出头露面、充当组织者的角色,便叫来了陶努斯上的两个男人,同他们还有阿利亚纳上的夫妻开了个小会。工程师没费多大劲就提议让陶努斯上的一个男人负责协调各种事务,他基于直觉对这人有一种信任感。到了午睡时间,阳光比起前一天来更加炽热。女人们纷纷担当起助人为乐的角色,一辆车一辆车地照顾孩子,好让男人们腾出手来;没有人怨天尤人,当然这种一团和气的氛围也很勉强,不过是建立在千篇一律的文字游戏和心存疑虑的好言好语之上。入夜,陶努斯亲自去和另外四五个邻近团体的头儿商谈,他们给别的小组送去一些食品,换回了更多的水,甚至还有一点葡萄酒。凌晨两点左右,气温降了下来,有毯子的人都暗自庆幸可以把自己裹住。看上去这车流天亮以前是动不了了,工程师和陶努斯,还有阿利亚纳上的男人坐了下来,一边抽烟一边聊天。陶努斯很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天亮以后必须得做点什么,多弄一些吃的喝的。于是陶努斯便去找邻近几个小组的头儿商量,那几位也没睡觉。几个头儿又把范围扩大到八十或是一百辆车的半径,和远处的一些小组负责人商量了一番,最后确信各组的情况都大同小异。他们决定带上所有能用的提包、网兜和水壶,到附近的农庄里去买食物。气温继续下降。到了中午,天上下起了雨。同伴回来告诉陶努斯,事没办成。而且在周围所有的小组里,出征都不顺利,弄不来水和吃食。天黑了,大家被一种莫名的厌倦情绪所笼罩。天亮了,人们第一次觉得冷。王妃上的姑娘和两位修女清点了本组的衣物。大家制定了一个优先使用名单,外套也分发了下去。水只剩下半升,人们把水全给了老人和妇女。一辆福特正在高价卖水。陶努斯自掏腰包买了两升水;福特答应第二天再弄些水来,只是价钱要翻番。天气太冷,电瓶里的电也用得差不多了,不可能整天都把暖气开着。陶努斯做出决定,把两辆配置最好的车留出来以备不时之需,给病人使用。每个人都用毯子把自己裹起来,尽量少开车门,好存住些许热气。这一整天,加上接下来的几天,雪一直下个不停。现在,不管用什么办法获取食物和水恐怕都不会有人感到惊奇。陶努斯唯一能做的只有管好公有资金,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把口粮分发下去。每到下午,西姆卡上某个小伙子就爬上车顶,不知疲倦地瞭望着。直到冰雪与严寒使他不得不浑身哆嗦地钻回自己的车里。在谁都不再指望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在西姆卡的车顶上,那位兴高采烈的瞭望哨突然觉得地平线那边有了些变化,一个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异象发生了。他们听见一片骚动,一股沉重然而不可遏制的迁徙浪潮把车龙从无休无止的昏睡中猛然惊醒,陶努斯大声命令各人回到自己车里。大家都在一点点地加速,变速杆奇迹般地挂上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