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月南粤名校联考化学答案

2024-02-25 · U1 上传 · 5页 · 1.3 M

24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月南粤名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6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B【解析】沙河鸟笼的制作材料为竹,不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广彩瓷的主要成分为瓷,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故B符合题意。牙雕的主要成分是象牙,主要为含钙无机物,不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木雕的主要成分为木,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2.A【解析】Ne为0族元素,属于p区元素,故A正确;3He的质量数为3,但核电荷数为2,故B错误;碳纤维是一种混合物材料,不是纯净物,故C错误;烧蚀材料要求气化热大,热容量大,绝热性好,向外界辐射热量的功能强,通常为陶瓷材料或碳纤维、硼纤维、碳化锆纤维和氧化铝纤维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3.B【解析】CO2分子结构为O=C=O,三个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NH3与CO(NH2)2中N原子核外均有一对孤电子对,且形成三条单键,则N原子均为sp3杂化,但羰基为吸电子基团,使得N-H键成键电子向N原子方向移动,排斥力增大,键角变大,故∠N-H-N大小为NH3<CO(NH2)2,故B错误,C正确;上述反应仅涉及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故D正确。4.C【解析】收集H2应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实验装置中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A错误;Cl2为有毒气体,尾气应当用NaOH溶液吸收,装置d不能除去,故B错误;b装置为圆底烧瓶,加热时应当在其底部垫上石棉网,故C正确;a装置为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D错误。5.D【解析】连接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图示化合物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氨基具有碱性,能和羧基发生反应生成酰胺基,图示化合物中存在羧基,故能与氨基发生反应,故B正确;C、N、O在同一短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O>N>C,故C正确;该有机物含两个苯环,一个碳碳三键,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8molH2反应,故D错误。6.D【解析】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A错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浓盐酸,二者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清洁效果,故B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故C错误;山药片中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会变色,将新切的山药片浸没在水中可以防止其中多酚类物质接触空气中的O2被氧化导致变色,故D正确。-+7.C【解析】根据题图,步骤i中没有气体生成,故A错误;反应ii中由NO2生成NH4,且处理环境为酸性环境,可知一定有H+参与反应,故B错误;去除N的反应消耗了溶液中的H+,pH增大,故C正确;反应中Fe被消耗,生成Fe2+,不符合催化剂的“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要求,故D错误。�33+3-8.C【解析】Na2SO3溶液呈碱性,能促使Fe水解程度增大,故A正确。[Fe(CN)6]也具有氧化性,可以与4-3+3+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CN)6],与Fe反应同样可生成蓝色沉淀,无法证明是Fe被Na2SO3还2+2-原生成了Fe导致蓝色沉淀生成,故B正确。若加入H2SO4,则会干扰下一步SO4的检验,故C错误。V3+2-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O3被Fe氧化生成SO4,故D正确。9.C【解析】为防止钢铁输水管氧化,应通过牺牲阳极法或外加电流法使其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Mg、Zn为活泼金属,可作为牺牲阳极,则将Mg(或Zn)与钢铁输水管相连是用牺牲阳极法保护钢铁输水管,故B、D正确;若导线连接电源正极,则钢铁输水管作阳极被氧化,不符合题意,应当连接电源负极,故C错误。1{#{QQABaYAAogggQAJAAQgCAwm4CgIQkACAAKoGBAAMoAABSBNABAA=}#}10.D【解析】分析“价-类”二维图可知:X为SO2,Y为SO3,Z为H2SO4,M为CuSO4。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可以与品红生成无色化合物,体现漂白性,而非氧化性,故A错误;S生成H2S和SO2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故B错误;浓H2SO4与蔗糖反应,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错误;SO3是形成酸雨的原因,故D正确。11.D【解析】甲醛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但A选项中未说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故无法使用22.4L/mol的气-18体摩尔体积,A错误;0.1mol/L的MgCl2溶液体积位置,无法确定Cl浓度,故B错误;82gNa2O2为1mol,18其与水反应发生过氧根的自身歧化分解,故1molNa2O2与水反应仅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NA,故C错误;1个C2H5OH分子中含6个H原子,故0.1molC2H5OH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A,故D错误。12.D【解析】用碳酸钠溶液处理硫酸钙,由Ksp(CaCO3)<Ksp(CaSO4),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易溶于酸的碳酸钙,便于除去,A方程式书写正确;燃煤脱硫主要是为了防止燃烧煤生成的SO2污染大气,B方程式书写正确;Fe(OH)3比Mg(OH)2更难溶,且Mg(OH)2的饱和溶液显碱性,铁离子会生成Fe(OH)3沉淀,-使溶液碱性减弱,Mg(OH)2溶解,C方程式书写正确;酸性:H2CO3>HClO>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2-原理,将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只能生成HCO3,HCO3无法进一步与ClO发生反应生成CO3,故D错误。13.C【解析】按照电负性F>Cl,HF酸性本应当大于HCl,但HF分子间可以生成多聚分子,降低其酸性,使HF酸性低于HCl,故陈述I与陈述II之间无对应关系,A错误;第一电离能是气态原子电离出一个最外层电子所需的能量,并未涉及离子溶于水的能量变化(即水合热),考虑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应从电负性、非金属性方面考虑,故B错误;CO与N2均为分子晶体,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CO是极性分子,N2是非极性分子,故CO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更大,即范德华力更大,C正确;分子间作用力仅影响熔沸点,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而热稳定性与分子中共价键均裂所需的能量大小有关,故D错误。14.B【解析】由图可知,W为P,X为O,Y为S,Z为F,R为Ar。H3PO4为中强酸,H2SO4为强酸,故A错误;F2与H2O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和O2,故B正确;Ar以单原子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Ar2分子,故C错误;H2S的分子构型为V型,故D错误。15.B【解析】X的能量高于Y,故Y比X更稳定,A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历程及活化能,无法改变总反应焓变,B错误;由图可知,C正确;反应历程中X·M==Y·M一步活化能最大,为决速步(即慢反应),故D正确。2---2-16.C【解析】左侧电极为SO2转化为SO4的过程,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4OH+SO2-2e=SO4+2H2O,+--2-右侧为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O2+2H+2e=H2O2;根据分析,该反应总反应为2OH+SO2+O2=SO4+H2O2,-+故A正确。每生成1molH2O2,阴极得去2mole,同时双极膜处有2molH进入阴极室,即有2mol的H2O-2--解离,故B正确。电解过程中,阳极室每消耗4molOH同时生成1molSO4,则有2molOH通过膜b进入阳极室,KOH的物质的量减少,故C错误。每生成1.5molH2O2,消耗1.5molSO2,即实现烟气脱S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即1.5NA,D正确。17.【解析】(1)配制溶液不需要用到锥形瓶和分液漏斗,故答案为:AC。配制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所需溶液体积为200mL,但常用容量瓶规格中只有250mL是符合要求的最小规格,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1分)---(2)实验室用NaOH溶液处理Cl2尾气,故离子方程式填Cl2+2OH==Cl+ClO+H2O。(2分)2{#{QQABaYAAogggQAJAAQgCAwm4CgIQkACAAKoGBAAMoAABSBNABAA=}#}---(3)Cl浓度降低,即Cl2/Cl电对中还原性物质浓度降低,电极电势升高,Cl还原性减弱,氧化还原反应两电对电极电势差值减小,导致反应停止。故答案为:升高;(2分)减弱。(2分)+已知猜想i正确,则升高H浓度时,MnO2氧化性增强,反应会重新开始进行,故答案为:有氯气。(1分)实验组别III在组别II的基础上进行,组别II产生氯气,但加入Mn2+后不产生氯气(组别III),说明猜想iii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分)实验设计题要求卤素离子浓度相同,根据提供了“pH传感器”与“定量”实验要求可知,可以利用猜想i的结论设计实验。注意不要用到HCl,因为这样会改变氯离子的浓度,造成干扰;也不能使用反应结束后再测定反应pH的方法,因为此时三支试管中的卤素离子浓度必然不同。故答案为:①取等体积的1mol/LKCl溶液、KBr溶液、KI溶液分别置于三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MnO2固体,并向三支试管中逐滴滴加6mol/L的H2SO4溶液,再用pH传感器测定三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最小c(H+)。(2分)(4)消毒(1分)H2O和C2H5OH为极性分子,而I2和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I2易溶于CCl4。(2分)18.【解析】(1)Ni为28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故答案为:3d84s2。(1分)(2)“部分除铜”工序中,硫代硫酸钠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单质,根据生成了硫酸铅以及之后的“除硫2+2-2-+酸根”流程可以推测该步氧化产物为硫酸根。故答案为:4Cu+S2O3+H2O=4Cu↓+2SO4+10H(2分)(3)M物质作用为调节pH,故M物质显碱性,但M物质不是烧碱,因为烧碱碱性太强,无法准确控制3+2+Cr与Ni分步沉淀。结合流程箭头方向和给出的Ksp[Ni(OH)₂]和Ksp[Cr(OH)₃]大小可以推测,M物质为沉镍流程的产物Ni(OH)2。故答案为:Ni(OH)2。(2分)2-(4)由“部分除铜”可以推测铜离子未被除尽,而铅离子已在之前的步骤中与SO4反应生成了PbSO4被除去,故滤渣II中除ZnS外,应当还有CuS。故答案为:CuS。(2分)(5)“酸解”步骤中Fe元素转化为Fe3+,而后在“部分除铜”步骤中,硫代硫酸钠将Fe3+还原为Fe2+,导致Fe元素难以沉淀,故“沉铁”步骤中需要用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由于上一步“调pH”中已经用3+NiCO3将溶液pH调高,故Fe会生成沉淀而被除去。2+3+故答案为:将Fe氧化为Fe,使其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2分)(6)硝酸镍的阴离子为硝酸根,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1分)(7)由晶胞结构图可知,Ni的配位数为6,故第一空填:6;(2分)由几何关系知,晶胞参数为a,由ρ,解得晶胞密度为。故答案为。(2分)2mM4×(59+16)4×(59+16)3−303−30=Vm=NA��×(2�)×10��×(2�)×1019.【解析】-1(1)①由盖斯定律得,反应Ⅰ=反应ⅡⅠ+反应Ⅳ的逆反应,故ΔH1=ΔH3-ΔH4=+247.34kJ·mol(2分)②由公式ΔG=ΔH-TΔS得:ΔG=247.34kJ·mol-1-298K×270.0×10-3kJ·mol-1·K-1=166.88kJ·mol-1>0,故不能自发进行;(2分)(2)反应Ⅰ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向恒温恒压中充入惰性气体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故反应Ⅰ平衡正移,A错误;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进料比同为1:1的CH4与CO2混合气体,可以理解为分别在两个容器反应后,再把容器拼接在一起,故再次达到平衡时H2体积分数不发生改变,B正确;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CH4,3{#{QQABaYAAogggQAJAAQgCAwm4CgIQkACAAKoGBAAMoAABSBNABAA=}#}同时又生成了0.1molCO2,则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向容器中投入少量CO2,相当于增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