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B(A.事例与观点不匹配;C.曲解文意;D.强加因果)2.(3分)C(“证伪是容易实现的”错)3.(3分)D(第四段的观点是“在科学领域内,经验事实不能证明理论为真,只能证伪”,A项是只体现了通过实验观察来证实;B项不属于科学领域且既无证实也无证伪;C项是理论替代,与本段观点无关。)4.(4分)①在科学领域,“求不”思维能够让人们从更广的视野把握事物整体,达到对某一领域的彻底认识,并开始全新领域的求“是”。②在社会领域,“求不”思维能让人们在更高层次上认清整体的约束性,促使人们形成放眼高远时空的预见能力。(每点2分)5.(6分)①论证思路清晰,首先对科学领域中的“是”与“不”进行区别,进而举例证明“求不”思维的重要性;接着阐释“求不”思维的“证伪”原则,通过例证和引证进一步论述“求不”思维的价值。(4分)②论证语言精准,文中恰当使用“几乎”“一般说来”“也许”等不确定词语和“彻底”“足以否定”等确定性词语,体现作者在陈述事实时的客观与严谨。(2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C(“比老街人更……”错,文中无此比较。)公众号:高中试卷君7.(3分)D(“紧凑、一气呵成、畅快”表述有误。)8.(4分)关于早饭的对话是二人日常问候的一部分,符合结伴赶场时闲聊闲逛的特点;(1分)周爷“喝不惯”牛奶,觉得“稀饭安逸”,麻爷由开始的“喝不惯”到“喝几天就习惯”,暗示了生活方式变化中二人的不同体验,为下文二人接受新街的变化这一情节埋下伏笔。(3分)9.(6分)本文叙事特点是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事情。小说整体上讲述了麻爷和周爷结伴去老街赶场却扑空、转而去新街赶场的故事,展现他们对社会生活变化由不适应到最终接受的过程。(2分)在主线叙述中,插入了二人以往在老街赶场的诸多场景,展示了老街的风俗人情。(2分)插叙部分对主线内容形成补充,避免叙述结构的单一,丰富了人物形象,体现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老街人的变化。(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BDF11.(3分)D(“谨慎稳重”解释错误,应为担负重大任务)12.(3分)B(“以箕子为例”错)13.(8分)(1)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不讲道义,不接受直言规劝,就闭口不提意见呢?(4分)(2)他忠诚的谋划,在死后更加显现出来,与那些随时事苟且偷生的人是不能一同而论的。(4分)14.(3分)杜如晦认为张华不能死谏或引退,失去王臣气节,的确该死;(2分)挚虞认为张华已尽忠臣进谏之职分,不应被处死。(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D(“诗人期望自己能够……得到朝廷重用”错)16.(6分)颈联承接前联兵荒马乱、仓皇出行的情景,(1分)突然振起一句:我大宋乾坤如此宏大,豺狼怎敢侵侮?接着又情绪急转:我身在江湖,白白为朝廷小人当道而担忧。(2分)由叙述转为抒情,(1分)情绪的变化饱含了作者坚定的自信和对侵略者的轻蔑,但同时也难掩对朝廷的深重忧思。(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1)浴乎沂风乎舞雩(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3)庄生晓梦迷蝴蝶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18.(3分)寸草不生触目惊心洁白无瑕19.(4分)“如何知道”以反问语气表达了肯定意思,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无从了解长江所历经的劫难;使用叹号更进一步强化了对长江源头多灾多难的悲悯情感。(3分)如改为问号,表意单薄,情感被削弱。(1分)20.(4分)①备好氧气和保暖衣物,因为山上缺氧酷寒,堵车时间长。(2分)②切勿从路边绕行,因为山谷雪面和路面齐平,深不可测。(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21.(6分)①什么叫想清楚②为什么要写③就是要他们先写提纲(每处2分)22.(3分)删掉“不仅”;“写成整篇就越容易”和“想得就越清楚”颠倒顺序;“完成”改为“达到(成)”。(每处1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四、写作(60分)23.作文评分标准参考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明智的君主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就会越来越进步,而昏庸的君主总是力图掩饰自己的短处,就会永远愚昧。隋炀帝喜欢自我夸耀,掩饰自己的缺点,拒绝别人的意见,确实就再也没有人敢于冒犯他了。大臣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大罪过。过去的箕子假装发疯来保全自己,孔子还评价他仁义。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应该一同去死吗?”杜如晦回答说:“君主身边有敢于直言的大臣辅佐,即使自己治国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不讲道义,不接受直言规劝,就闭口不提意见呢?他身居要职,却苟且偷生,又不肯辞官隐退,这和箕子装疯离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到底不能据理力争,还阿谀顺应贾后,苟全性命。直到赵王伦起兵废掉贾后,派使者捉拿张华时,张华说:‘贾后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没阻止,只是当时没有采纳我的意见。’使者说:‘你贵为三公,太子没有罪却被废掉,既然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为什么不辞退归隐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他被斩杀,株连三族。张华既不能直言进谏成全自己的气节,又不能谦恭辞让保全自己的性命,作为人臣的气节已经丢失了。虞世基身为宰相,在该进言的时候却保持沉默,他的确也该死。”唐太宗说:“你说得对。君主必须有忠臣辅佐,才能够自身平安,国家太平。你们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及时地指出并纠正我的过失,我一定不会因为你们直言冒犯、指出我的过错就责怪、怨怒你们。”材料二:(张华死后)后来赵王司马伦、孙秀被杀,齐王司马冏辅政,挚虞写信给司马冏说:“我在张华死后秘密进入中书省,得到了张华在先帝时应答诏书的文稿。先帝问张华什么人可以辅佐朝政担负重任、托付后事,张华答:‘贤德至亲,没有比得上齐王的,应该留下他作为执政国家的人。’他忠诚的谋划,在死后更加显现出来,与那些随时事苟且偷生的人不能一同而论。有人因为张华在愍怀太子的事上没有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而责备他。在那种情况下,进谏者必定因为违背圣意而死。先圣有教导,死而无益的事情,不应该拿来要求人。所以晏婴,作为齐国的正卿,没有因为崔杼弑君不合道义而死谏;季札,作为吴国的宗室大臣,不为逆顺的道理而力争。道理说尽而不能有所举措,本来就是先圣们不要求的。”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