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东北三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12-10 · U1 上传 · 6页 · 920.9 K

辽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2月联合考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6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许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学者研究,禹在整个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治水范围遍及豫东、鲁西、淮北、河北等广大区域,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横革氏、直成氏、共工之从孙四岳等,因此文献说“执玉帛者万国”。这可用于说明,大禹治水A.根源于统治疆域扩大B.得益于集权政治发展C.归功于部族矛盾缓和D.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2.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朝时期部分政令需“以次传书”,即按照文书送达方向在相邻政区间转相送递。传送中,“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殴(也)”,“辄相报”即“书到相报”。这一做法A.折射出官僚政治体制的成熟B.有利于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C.旨在规范中央行政权力运行D.是政府监察制度的重要补充3.下表列举了唐宋时期三位诗人的诗句。诗句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当时①商业活动主体多元②新的经营方式出现③社会环境相对开放④人身依附关系增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孟子认为人性即是仁、义、礼、智四性,只有人才具有四性,万物无有,而北宋程颢认为仁、义、礼、智、信为五常性,万物皆有性,将仁义之性的所有者从人扩展到自然万物。程颢的这一思想A.颠覆了儒学的伦理观念B.利于完善儒学的哲学体系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充分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5.清代土地契约中的“民田”并非是与“官田”相对的概念,指拥有“田底权”的田地,与“客田”(拥有“田面权”)相对。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民、客田用语上的区分,表明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清代部分地方的乡规俗例。这类现象的普遍A.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B.导致旧有生产关系的瓦解C.反映了租佃经济有所发展D.源于土地兼并的有效抑制6.下表是关于太平天国的讲道活动中部分内容的摘编情况。太平天国的“讲道”活动A.意在强化传统伦理B.是对基层民主的探索C.丰富了乡约的内容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7.1868年,在为与列强修约做准备时,总理衙门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一大批官员商议铁路事宜。曾国藩认为,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中国商人,只要修建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丁宝桢指出:“此事为害过大,使我之国计民生日耗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这表明二人A.对近代化道路选择出现分歧B与列强“商战”的思想日隆C.尚未认清工业时代的必然性D.强调交通对于经济的意义8.在陈独秀看来,新文化运动应该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要注重团体的活动,既要培养中国人的公共心,还要注重创造的精神,同时地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诸如军事、产业、政治等。据此可知,陈独秀强调新文化运动A.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要求B.应具有启蒙与救亡的双重性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内涵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9.下面漫画的意图是A.展现民众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折射出抗战的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C.激励广大民众共同抵御外侮D.显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0.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重点转移到亚非拉国家,形成了反苏反美的“两条线”外交战略;60年代末,又确立了“联美反苏”的“反霸一条线”政策。我国领导人重新审视民族因素、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外交领域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新中国外交的转变旨在A.构建国家安全环境B.突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C.扩大社会主义阵营D.摆脱旧中国外交的消极影响11.有学者说:“尽管吠陀时代的君主大多要经过选举产生,但是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是在于他们获得了神赐予的禀赋——力量、勇气、智慧和慈爱。君主加冕时必须宣誓效忠于法律。”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印度A.国家因契约的缔结而形成B.宗教信仰维系着种姓制度C.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D.外族入侵造就文明多样性12.罗马帝国前期,屋大维将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元首省的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由元首直接任命并对元首负责,新征服的地区自动成为元首省并有军队驻扎。元首经常派监察官员到各行省巡查,包括元老院省在内。还设立税务都察使一职,主要职责为前往各行省收取税款。屋大维的这些措施A.有效协调了罗马境内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体现了政治权力制衡的特点C.使元老院成为实行贵族寡头政治的工具D.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3.16、17世纪西欧各“民族国家”因为商业革命获得了巨大资源,如西班牙、尼德兰、英国等,为了保持和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们将更多的资源用来建设国家军队。长时期、大规模的战争促使西欧各国“政府机构的扩张和直接统治成为国家榨取军事资源的两大途径”“准备战争则在国家内部创造出国家的内部结构”。这表明商业革命A.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C.提升了国家的动员能力D.导致了国际局势趋于紧张14.1693年,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阐述了绅士教育的思想,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精神健全的前提。1762年,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详细阐述了自然体育思想,认为“若欲培养学生的智力,必先培养受智力支配的体力。”同时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些思想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B.对立德育人方式进行了理性思考C.继承并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D.体现出宗教神学权威遭受到冲击15.据统计,美国在1850年只有41家工厂的资本达到250万美元。而到20世纪初,1904年已有440个大托拉斯,资金近204亿美元,控制着1528个大企业;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办资本为1250万美元;1919年全国有6家拥有10亿美元的公司。这一变化反映出,此时期美国A.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B.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C.垄断组织的形成具有双重性的影响D.重视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问题16.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这表明A.印支社会进步受到殖民政策阻碍B.资本主义制度与殖民地文化冲突加剧C.法国殖民统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D.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秦并吞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多地以设郡。要人民不能反抗,第一步办法,自然是解除其武装。于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最根本的,莫过于统一人民的心思了,《管子·法禁》中早有焚书的主张,秦始皇及李斯把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成守;人民也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穷极奢侈;还要到处去巡游。统一虽然是势所必至,然而人的见解,总是落后的,在当时的人,怕认为不合理之举,甚至认为是反常之态。——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政治五千年》材料二元朝实现较高水平的全国统一,并明确边疆地区与邻邦较清楚地分开。元在京师周围地区设“腹里”直隶于中书省外,以元军分别占领和控制的若干军事镇戍区为基础,分别设立江浙、云南、湖广等十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并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在行省之下,边疆地区设立土官制度。明朝在边疆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并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前期在消除割据、加强国家统一与边疆开发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解决有效统治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元明清三朝统治650余年,是中国历史版图正式形成、边疆地区经济文化较快发展、边疆社会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清为巩固统一所采取措施的特点并简析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共同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诫采煤。——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古希腊殖民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的人口增加带来巨大压力,同样还包括各城邦内部的阶级斗争所引发的人口外流。除此之外,工商业的发达也是影响殖民的重要原因,为了寻找更廉价的原材料和更广阔的市场,商人也成为了对外殖民的重要成员。希腊本土的地理缺陷日益明显,资源和市场的贫乏伴随着国内人口的暴增进一步推进了海外殖民,去海外寻找立足空间成为了人民的正当需求。政治家族的权力分配和“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维的影响,也促进了古希腊上层势力主动前往海外拓展的意愿,同时,先进发达的航海技术也为这些出走提供了客观条件上的便利。——摘编自《从西方人的扩张精神入手,探讨古希腊海外殖民的持续性》材料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是国家组织的,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其掠夺的财富在本国并没有转化为资本,而在统治阶级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享乐用的奢侈品时逐渐流失;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主要是殖民公司组织的,以营利为目的,带有很强的资本扩张的性质。——摘编自赵卓煜《西班牙史话》(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殖民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希腊殖民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4、15世纪,在德国的一些城市中,拉丁文法学校才被看作是“学校”,但这些学校无法满足市民对本族语教学的需求,这就导致一些城市出现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