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27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秀颀(qí)淅沥(lì)揠(yà)苗助长 B.狡黠(xiá)霹雳(lì)未雨绸缪(móu) C.阴晦(huì)脚踝(huái)五行(xíng)缺土 D.惬(qiè)意惘(wáng)然喇叭声咽(yàn)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主宰伟岸纵横决荡战战兢兢 B.韶华荒诞锲而不舍同捐前嫌 C.暝想扼制顶礼模拜洋洋大观 D.妖娆流逝大名鼎鼎神采奕奕3.(3分)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B.韬光养晦:隐藏才能,安心静养 C.珠烁晶莹:像珍珠那样闪亮,像水晶那样明净 D.露出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4.(3分)下面句中序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科学是美丽的》一书,作者不仅能够对这些①问题用浅近通达的文字表述,还能不失其科学内容的准确性,这点是很难得的。如今,面对高度分化、无比艰深、无比庞杂的科学分支,任何一个通才掌握的知识恐怕都②.沈致远先生并非理科出身,又长期在工业界供职,其学识竟是如此渊博,何以如此?首先在于他对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着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永葆童稚好奇之心的人才会在谋生之余,出自本能地保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时刻跟踪科学全局的最新进展。正是这种非功利的知识追求③了沈先生如此全面的学问功底。A.①艰深②难以应付③成就 B.①艰涩②难以承受③就绪 C.①深奥②难分难解③成全 D.①艰巨②应接不暇③成为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涛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6.(3分)下而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②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③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④韩国民族文化缤纷优美,摇曳多姿。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7.(3分)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句子,其中与这段文字沦说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①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③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④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A.① B.② C.③ D.④8.(3分)将下面这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准确的一项是(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回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A.我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B.我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5月13日在云南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C.我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D.我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9.(3分)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马史诗指的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两部诗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行吟诗人荷马所作 B.安徒生是位童话作家,又是一位想象丰富的诗人。他的童话在形式上虽然是散文,但实际上却是“诗” C.《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和小说选择生动的情节和富有个性的细节来描画人物,使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作家精心刻画了祥子、虎妞等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二、积累•运用10.(1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感伤是一种情怀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住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贫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身躯干枯的弃妇的抽泣。我曾阅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忧,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早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已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文章有删改)(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才伟大。C.作者自己面对秋天的感伤是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情感基础。D.《江雪》中表现的感伤情怀进一步触动感伤秋天的作者,产生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B.杜甫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他的感伤还传染了别人。C.杞人的“忧”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D.没有杞人的“忧”,社会就不会和谐,大同之道就不能实现。(3)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诗词、绘画、小说等作品中描写的感伤,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论述“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这一观点。B.论述“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这一观点。C.论述作者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是为了感染读者,使他们心酸、悯怅,以达到煽情的目的。D.论述作者展示许多人内心的写照,以此来探讨人生的感伤。(4)为什么说“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下列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B.有对人生深邃的思考。C.是一种大悲悯大苦闷。D.是一种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11.(12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各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嗜学:爱好学习。B.既加冠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交往,外出旅游。D.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2)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因为。B.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虽:虽然。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尚且,况且。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之:的。(3)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B.德隆望尊译文:道德高尚,名望很大。C.援疑质理泽文:提出疑难,询问道理。D.负箧曳屣译文:背着衣被,拖着书箱。(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B.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C.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D.最后一
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