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武威、白银、定西、平凉、酒泉、临夏州、金昌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11页 · 48.5 K

2015年甘肃省白银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0分)1.【分析】(1)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此外,做此类书写题一要严格照样书写,不多添,不遗漏,不颠倒,二要规范格式,标点符号单占一格,符合汉字短篇布局格式,三要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每一个字符,做到四不:不涂抹、不模糊、不歪斜、不错写。此类题属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系中考考试范围,有的考试单独设置卷面分,或者和作文评分放在一起。(3)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解答】(1)“称”是多音字,可以读作chēng、chèng和chèn,这里应读作chēng;“巅”读作diān,不要读作diàn;“浑”应读作hún,不要读作hùn。(2)“高入云宵”应写作“高入云霄”。(3)上句“碧波荡漾于脚下”中“碧波荡漾”与“薄云缠绕”相对,“于脚下”与“在山间”相对,故选:C。答案:(1)chēngdiānhún(2)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颇负盛名(3)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汉字的读音、书写,以及对偶的运用。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字形。把汉字写的工整漂亮则需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写对偶句需谨记对偶句的特点,一一照做,才不会出错。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项中“波澜壮阔”的意思是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有波澜壮阔来形容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符合题意。B项中“忧心忡忡”的意思是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用它来形容雪天走路的心情正确。C项中“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不能形容列车。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不符合语境。D项中“不屑一顾”的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3.【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没有语病;B.语序颠倒,将“一大批”放在“文物”前即可;C.搭配不当,“加强”和“政策”不能搭配,去掉“和考试招生政策”即可;D.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伴随”或“使”均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4.【分析】本题考查了结合名著人物经历谈感悟的能力。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故事充分的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题要结合材料来分析。【解答】作名著感悟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材料,要扣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作品的主旨具体分析。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1)读材料甲,学到了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读材料乙,懂得了要善于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2)选自己最熟悉的一步名著,针对人物、环境、情节等谈自己的认识即可。答案:(1)该同学明白了两个道理: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要善于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2)针对人物、环境、情节等谈自己的认识即可。示例1:关云长看重兄弟义气而千古流芳,吕布不讲信义而遭人唾弃。所以做人要讲信义。示例2:黛玉教香菱做诗时说,诗的立意是最要紧的,不能因词而害意。我想,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要把立意放在第一位考虑【点评】本题考查了结合名著人物经历谈感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就是根据要求读懂图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解答】图中标有各个标志均用黑色标识,让我们想到是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标出了污染源名称,上方标有地名,让我们了解到各地的城市污染源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又交错存在。答案:机动车、燃煤、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是造成各地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点评】解答此题要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要简洁而有深意。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1)举杯邀明月(注意“邀”的写法)(2)盖竹柏影也(3)八百里分麾下炙(注意“麾”的写法)(4)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写法)(5)谁家新燕啄春泥绝胜烟柳满皇都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注意“啄”的写法)【点评】做本题时,注意(1)﹣(4)是连续性默写,能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5)是理解性默写,注意揣摩所涉及的名句。二、现代文阅读7.【分析】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河西走廊的行旅途中被月亮的美丽所吸引,描写了圆月映照下的空旷情景,想到了和这戈壁有关“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等历史事件和张骞林、林则徐等一个个历史人物,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河西走廊的行旅途中被月亮的美丽所吸引,被圆月下的空旷所触动,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联想,想到了和这戈壁有关一幕幕历史事件和一个个历史人物,因而思绪万千。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语境作答即可。第(1)句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手法的作用使人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这句作者将月亮比作人,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体现了月亮的圆润柔美,表达了作者对这月亮的喜爱之情。第(2)句中“庄重”的含义是沉着稳重,不随便、不轻浮。这里的庄重,指河西走廊的历史的严肃性,具有厚重感,表现了作者对于这段历史的郑重严肃的态度,体现了他的敬仰和崇敬之情。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设置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从时间顺序来看,第③段写日落之后戈壁滩的黑暗,然后月亮升了起来,第①段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因此应是第③段在前,第①段在后。而从写作手法来看,先写月亮升起,再写月亮升起之前的黑暗,前后对比,更能凸显月亮升起后的巨大变化,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两种说法均有道理。(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作者追溯历史,并不拘泥于对史实的空洞叙说,而是借助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展现给读者的历史人物和场面都是逼真而立体的,让人恍惚中产生一切都如昨日刚刚发生的错觉。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古往今来的无数优秀的华夏儿女在此艰辛地跋涉过,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的坚韧与执著在此演绎得如此深刻,这条重要的东西交流通道造就了无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综合上述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②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意思对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赞同。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描写环境的黑暗为下文月亮的皎洁明亮作铺垫。示例2:不赞同。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4)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意思对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和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其中第(1)题是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了解文章各部分内容后,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8.【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读课文,明确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识到答案就在文中,然后仔细审题,结合上下文,找出相关信息。(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明确这样安排结构的原因,注意前后段落间的衔接。(4)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主要意思,边读边思考。【解答】(1)要判断中心论点,可以首先看题目,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非常明确,此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当然有的中心论点在开头提出来,有的在结尾才娓娓道出,有的在文章的中间提出来,做题时要学会判断。(2)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通读文章,发现:文章开始讲了做笔记的重要性,接着举了名人的事例来说明,然后就是总结做笔记记什么和读书笔记的好处了。文中第1段“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指明了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以及读数笔记的一些实用性好处,文中第5段“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指明了做读书笔记的一些精神上的好处,注意对于这类问题一定仔细阅读文章,力求回答全面。(3)回答此题首先要看这个句子表达的内容:是关于温习笔记的。明确这一点之后,再看文章内容,哪一段主要讲温习笔记的就放在哪一段,我们发现第6段是这样的相关内容,所以应该放在第6段。(4)本文很明显的举例比较多,所以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一般答题格式为: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5)文章第5段中说“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可见,普通人也要做笔记。所以A项是错误的;C项是错误的,文章第7段说,做笔记不能急躁。D项是错误的,文章第6段说“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故选:B。答案:(1)“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2)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3)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4)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锺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