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①“无我之境”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它是一种评判诗词境界的标准,也是做人境界的标尺。人只有超脱功利,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一个人是否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会更有意义。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带领团队在荒凉的大漠中潜心研究,终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之后他依旧隐姓埋名,继续进行核武器的研究。于敏一生许国,不计得失,这是他的无我精神。“时代楷模”彭士禄勇于创新、善于攻关,最终践行了自己许下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他一直强调,中国核潜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己充其量只是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这是他的无我精神。他们胸怀天下、鞠躬尽瘁,将小我化为无我,用对事业的热忱和艰苦卓绝的付出,书写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③国家功勋们的做人境界,普通人或许达不到。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方向。生活中,我们应该勇敢担当,追求属于自己的无我之境。1.请用正楷将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1)境界()(2)勋章()(3)潜心研究()(4)鞠躬尽瘁()3.第①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4.请写出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答案】1.胸怀天下艰苦卓绝2.①.jìng②.xūn③.qián④.cuì3.第①段:一个人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会更有意义。第③段: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动力。或者: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找到前进的方向。4.表示引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首先要保证书写正确,然后力求书写美观,间架结构要合理。注意“胸”“卓”的写法。【2题详解】境界:jìngjiè,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勋章:xūnzhāng,授给有功者的荣誉证章。潜心研究:qiánxīnyánjiū,专心钻研。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鞠躬,弯身以示敬慎尽瘁,竭尽辛劳。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第①段病句:一个人是否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会更有意义。(搭配不当,“是否”和“更有意义”搭配矛盾,属“两面对一面”,可删掉“是否”)第③段病句: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方向。(搭配不当,“获取”和“方向”不搭,可把“获取”改为“找到”或者把“方向”改为“动力”)【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主要有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否定或讽刺、突出强调等作用。由段落内容可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是直接引用彭士禄先生的话,所以此处引号表示引用。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健壮恪守决别轻歌曼舞正襟危坐(2)帷幕稠密端详纷至踏来接踵而至(1)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2)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答案】①.决②.诀③.踏④.沓【解析】【详解】诀别: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诀,分别(多指不再相见)。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于来指人或事物。沓:多而重复。6.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B.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C.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D.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答案】D【解析】【详解】D.“代表作有……《变色龙》”表述错误。《变色龙》是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作品,不是莫泊桑的作品。故选D。7.请按要求默写。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1)山水可造意境。《诗经》中“蒹葭苍苍,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_____,山岛竦峙”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2)山水可纵豪情。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3)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4)山水可显品格。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点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5)古代诗文中的山水,已不仅仅是山水,诗文中的一沙一石、一潭一溪也寄寓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请写出古诗文中含“溪”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白露为霜②.水何澹澹③.会当凌绝顶④.一览众山小⑤.千古兴亡多少事⑥.悠悠⑦.不尽长江滚滚来⑧.海日生残夜⑨.江春入旧年⑩.山重水复疑无路⑪.柳暗花明又一村⑫.醉翁之意不在酒⑬.在乎山水之间也⑭.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⑮.闻道龙标过五溪;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解析】【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澹、凌、览、生、柳”等字词的书写。第(5)题写出古诗文中含“溪”字的连续两句诗即可;如: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或: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二、阅读理解(含8~23题,共44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3分)8.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答案】示例:我会用悲伤低缓的语调朗诵甲诗,因为甲诗描写的是萧瑟凄凉的日暮秋郊之景,流露的是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我会用轻快激昂的语调朗诵乙诗,因为乙诗描写的是明丽的秋景,表达的是作者昂扬奋发的豪情。(语调符合诗歌情感基调,能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即可)【解析】【详解】《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流露的是羁旅之苦,思乡之切。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表现出日暮秋郊之景的萧瑟凄凉。故其语调是:悲凉、平缓低沉、缓慢的;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明丽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这里,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昂扬奋发的豪迈情怀。故读起来的语调是:轻快、昂扬的语调,充满动感和喜悦。(二)(12分)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乙】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逄⑤,纣⑥杀比干⑦;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节选自《说苑·正谏》)【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②傥: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⑤关龙逄(pá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⑥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⑦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请广于君广:___________(2)以头抢地尔抢:___________(3)景公说说:___________(4)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谋:___________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11.【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情节。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甲】秦王假仁假义,无理指责安陵君。唐雎从容应对,断然反驳。秦王以“A______”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秦王道歉【乙】齐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准劝其回国,否则“B_____”颜烛趋进谏,点明危害。景公发怒,并且“C_____”,但颜烛趋大义凛然,继续劝谏景公。景公归国12.【甲】文中的唐雎和【乙】文中的颜烛趋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两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答案】9.①.增广,扩充②.碰,撞③.同“悦”,高兴④.谋划,商量10.(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2)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不如、不像)这两个臣子。11.①.A.天子之怒②.B.致死不赦③.C.援戟将斫之12.(1)两人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2)两人都不畏强权、胆识过人。(3)两人都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劝说。(4)两人都用了历史人物的例子作类比。(5)两
精品解析: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