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19页 · 130.7 K

宁波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四大板块,19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城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一、寻·文化之旅(32分)(一)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小题。(16分)1.下面是“以和为贵”探究组创作的一首小诗,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以和为贵小时候父母会认真叮zhǔ(1)___________跟邻居要好好相处以和为贵长大后老师会谆谆教huì(2)___________跟同学要团结友爱以和为贵再以后大自然在反复告诚跟万物要和xié(3)___________共处应该以和为贵现在啊华夏文明在殷切期望国家不在大小,互尊互信还是要以和为贵【答案】①.嘱②.诲③.谐【解析】【详解】叮嘱(dīngzhǔ):经常地再三嘱咐。谆谆教诲(zhūnzhūnjiàohuì):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和谐(héxié):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2.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2)_____________。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_____________。“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__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6)_____________。“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望峰息心②.窥谷忘反③.也无风雨也无晴④.莫笑农家腊酒浑⑤.幼有所长⑥.皆有所养⑦.采菊东篱下⑧.悠然见南山(或“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⑨.会当凌绝顶⑩.一览众山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窥、腊、篱、凌”等字容易写错。3.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请依据颁奖词,从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颁奖词】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备选对联】A.义方教子勤为德大志兴家寿乃康 B.移山岂笑愚公拙填海当知精卫专C.白衣逆行担道义薪火相传远家声 D.风雨有情洁宇宙人间重爱育桃李【答案】C【解析】【详解】A.“勤为德”“寿乃康”说的是个人,和祝寿有关,不符合宁宁家庭情况;B.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说的是坚韧不拔,颁奖词强调的是奉献,主题不一致;C.“白衣”指医护人员,“薪火相传”在这里比喻无私奉献、勇担道义的精神代代相传,符合主题;D.“育桃李”说的是培养学生,颁奖词没体现这一方面;故选C。(二)(16分)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新增《活板》一文,下面是课文及部分注释。请你自读,了解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完成下面小题。活板①沈括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③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④。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⑤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⑥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⑦之,药稍镕⑧,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⑨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⑩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⑪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⑫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⑬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注释】①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②板印:指雕版印刷。③冯瀛王:我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首倡者。④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⑤冒:覆盖。⑥范:模子。⑦炀:烘烤。⑧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⑨自:另自,另外。⑩韵: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⑪奇字:生僻字。⑫燔:烧。⑬殊:根本。4.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文言现象原文例句解释加点字释义方法(供参考)一字多义持就火炀之(1)________【查阅字典】①接近,靠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瞬息可就(2)________词类活用火烧令坚(3)________【课内迁移】石青(用石青)糁之通假字已后典籍皆为板本(4)________【指出通假】故不错(同“措”)意也5.下面是“毕昇科学精神”探究单,请你根据要求补充完整。(1)毕昇制字可能经历的实验过程制字尝试制作木活字,发现木活字的缺陷是:①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尝试制作泥活字,对比发现泥活字的优势是:②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2)毕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遇到生僻字,没有现成的字模,该怎么办?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回答)(3)毕昇的实验发现原文语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用现代汉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小结毕昇就地取材,不断尝试,对比实验,这种科学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6.本文有些语句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特点,请找出一处,仿照示例加以说明。【示例】“薄如钱唇”,写出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答案】4.①.接近,靠近②.完成③.用火④.同“以”5.①.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②.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③.随即刻制这个字,用草火烧,很快就能制成。(或“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④.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6.【示例一】“字平如砥”,写出了(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整的特点。【示例二】“瞬息可就”,写出了活板印刷的速度之快。【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含义。(1)持就火炀之:意为拿着它靠近火烤它;就:靠近;(2)瞬息可就:意为瞬间就可以完成;就:完成;(3)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用火烧。句意:用火烧它之后变得更加坚硬;(4)故不错意也:错,同“措”,安放,安置。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以后。句意:以后的典籍都成为了印刷的样板。【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第一空:由“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不用木板的原因是木头沾水之后会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并且和药还会粘在一起,不能够用来印刷,所以第一空填: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第二空:由“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用胶泥刻字,像线一样细,每个字都是一个印,火烧之后更加坚硬,同时用手就可以将印拿下,不会污染字印,所以这是用泥活字的好处,第二空应填: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第三空:由“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这是遇到生僻字时,立马新制出新的模板,所以第三空填: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第四空: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含义即可:止:只;极:极其;【6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示例:瞬息可就:写出了制造生僻字的模型时的快速。【点睛】参考译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年间,有个叫做毕昇的平民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个字做成一个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要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将字密密地排上。排满一铁框为一板,拿它靠近火烘烤,待松脂、蜡等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上面,这样铁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一块板进行排字,这块板刚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排好。两块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准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料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来,完全不沾药料。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二、论·交友之道(13分)下面是初三(1)班第组的小组讨论,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讨论背景】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初三(1)班第一组就此展开讨论,小组长孙志远担任主持人,沈弘毅、李择善、张思齐三位组员参与讨论。【备用材料】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标准人品凭感觉外貌才华知识其他人数比例30.8%21.4%19.1%17.0%8.9%2.8%(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讨论规则】讨论规则简要说明主持人要保持中立主持人要宣布议题,组织讨论,让讨论过程井然有序,但不宜先入为主地谈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发言的观点要明确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就事论事,文明表达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讨论记录】主持人(孙志远)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张思齐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沈弘毅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需要经过现实中的相知相惜。李择善思齐、弘毅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给人以帮助和支持,使人向善向上。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