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3-11-01 · U1 上传 · 15页 · 927.6 K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我就陪父亲在门槛(kǎn)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xī)盖里半晌都没动 B.我深深闭了柴门,伫(zhù)窗坐下,看我的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qiàn)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 C.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áo)首望屏(bǐng)息敛声的一刹那 D.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gǔ)如泉;或淌过石板,潺(chán)潺成溪【答案】B【解析】ACD.正确; B.有误,“纤”应读为“xiān”; 故选:B。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是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老水手走去 D.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答案】C【解析】ABD.正确; C.有误,“郑重其是”的“是”应为“事”。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茕茕孑立 D.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答案】D【解析】A.不正确,“花容月貌”意思是如花似月的容貌,一般形容成年女子美貌,本句是要表现小姑娘生命的活力,可用“花枝招展”; B.不正确,“摩肩接踵”意思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与前面的“队伍分散开去”矛盾; C.不正确,“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此处语境是表达“假如恨比爱多,就会精神压抑、身体消瘦”,可用“形锁骨立”; D.运用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是有效的【答案】C【解析】A.有误,前后不一致,将“能否”删去,或是在“实现”前添加“能否”; B.有误,主语缺失,可将“青少年”调至“由于”的前面; 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可将“是有效的”删去,或是删去“强化了”。 故选:C。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答案】C【解析】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顿号使用在句子并列词语之间,但选项中“阿发”反复出现,而不是并列词语,应改为逗号。 故选: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此题考查了倒装问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题,在明确标点符号基本的使用前提下,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均选自这个集子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C.《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D.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答案】A【解析】A.有误,《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答案】【小题1】为人谋而不忠乎【小题2】长风破浪会有时【小题3】安得广厦千万间【小题4】千里共婵娟【小题5】濯清涟而不妖【小题6】学诗谩有惊人句【小题7】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答案: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安得广厦千万间(注意“厦”的书写) (4)千里共婵娟 (5)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6)学诗谩有惊人句(注意“谩”的书写) (7)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亮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S.M斯季绍夫发现的。 B.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 C.巨大的撞击可能产生斯石英。 D.斯石英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2)选文第(7)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②③ (3)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列数字) 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做诠释)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 (4)下列对选文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层次清晰,逻辑严密B.语言准确,思维活跃 C.说明透彻,通俗易懂D.热情洋溢,风趣幽默【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D【小题5】【小题6】【小题7】【小题8】【小题9】【小题10】【小题11】【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BC.正确。 D.有误,根据第五段中的“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可知。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细读这四句话可知,第一句话中的“这种情况下”紧承第二句中的“压力极高”,第四句中的“然而”又与第一句话中的“火山喷发”紧密联系,所以正确顺序应是:②①④③。 故选:B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A.有误,这句话把“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与“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B”作了对比,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不是列数字。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