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3-10-31 · U1 上传 · 12页 · 568 K

内蒙古赤峰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1.对于公元前594年和公元509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晚期B.公元前6世纪早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C.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早期D.公元前6世纪晚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3.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4.读图说史:读右图,解读正确的是()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交融和江南经济的开发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不仅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同时也改变了南方人的社会生活。因此解读正确的是D,故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5.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商业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开元盛世”•盛世经济的繁荣6.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B.发明了火药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相关内容。分析四个选项,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毕昇发明的;出现中国最早的纸是在西汉;有了火药配方记载是在唐朝;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是在唐朝。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7.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五口通商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口通商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8.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A.裁撤冗员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戊戌变法的内容: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放言论,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其中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9.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10.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历史著作的记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历史著作的记述,侵华日军的回忆录是后来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诠释,属于间接证据;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属于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更有力。故B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11.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张学良B.佟麟阁C.李宗仁D.傅作义【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1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A.美军B.日军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文材料的“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因此,题文材料的“敌人”是指美军。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13.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B.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影响,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因此,C选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符合题意。ABD选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1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右方框。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3.其统治者称“法老”……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狮身人面像、金字塔都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5.学习历史眼界一定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C.冷战结束―中美关系正常化D.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16.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希特勒感到欣喜了,丘吉尔感觉解脱了,蒋介石感觉放松了。此处“某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德国突袭波兰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希特勒多了盟友,所以欣喜。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减少了中国战场的压力,蒋介石感觉放松。美国参战,反法西斯阵营壮大,丘吉尔感觉解脱。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7.为了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西欧国家希望联合起来。为此成立了()A.三国同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欧洲共同体【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18.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但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起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题文材料表明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本题3个小题,共44分)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反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意思指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陈独秀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三今天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交流机构。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学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4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激烈反孔?(4分)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怎样的缺陷?(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4分)【答案】(l)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2分)。思想核心:仁。(2分)(2)原因:西方思想观念(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传人;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政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维护专制统治的一面。(任答两点4分)缺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2分)(3)原因: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l分);综合国力日益增强。(1分)影响: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交流;丰富世界文化。(任答两点2分)【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的“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激烈反孔的原因是:西方思想观念传人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