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电影《甲午风云》中再现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杨靖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邓世昌的事迹。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面对强敌,邓世昌沉着应战,在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的情况下,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但不幸被敌舰炮火击中,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2.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重庆谈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的关系。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他们共同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下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4.与“县委书记”“治沙兰考”等信息相关的人物是()A、王进喜B、邓稼先C、袁隆平D、焦裕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A、台湾的局调整“三不”政策B、两会达成“九二共识”C、“汪辜会谈”D、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汪辜会谈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C符合题意,故C选项是正确的。【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6.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成果是()A、楔形文字B、种姓制度C、基督教D、金字塔【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7.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7世纪时,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因此,A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8.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5月21日到28日,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革命失败。巴黎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永远激励后人继续战斗.A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B。【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9.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10.下列图示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国际化趋势B、区域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的。【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4分)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⑵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答案】⑴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1分)⑵南昌起义;(1分)⑶遵义会议;(1分)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1分)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4分)⑴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⑵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伟大构想——⑷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答案】⑴土地改革的完成;(1分)⑵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⑶“一国两制”的构想;(1分)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2)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地收回了香港、澳门。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4分)⑴创作《哈姆雷特》的英国文学巨匠——⑵发现美洲的意大利航海家——⑶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美国总统——⑷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德国作曲家——【答案】⑴莎士比亚;(1分)⑵哥伦布;(1分)⑶林肯;(1分)⑷贝多芬。(1分)【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世界的文化杰作14.列举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各一部。(3分)【答案】英国:《权利法案》;(1分)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一例即可,1分)法国:《人权宣言》。(1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对史料的分析和归纳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结合表格中的史料,回答问题。史实资料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⑥签署中美《联合公报》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与哪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有关?(1分)⑵依据主题选择上述史料归类(写出相应的序号)。(4分)⑶结合表格中的史料再补充一个主题。(1分)【答案】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分)⑵主题一经济成就:①、(1分)④。(1分)主题二外交成就:②、(1分)⑥。(1分)⑶主题三科技成就。(1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依托东北地区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我国的重工业项目主要在东北地区建设,例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俄(联)农业生产的情况项目年份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4.5544.24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⑴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2分)⑵材料二中的经济状况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罗斯福为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问题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⑶结合材料三,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什么决定?(2分)⑷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1分)【答案】⑴新经济政策。(1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⑵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1分)《国家工业复兴法》。(1分)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⑷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1分)(4)本题考查学生对杰出人物的认识。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33年罗斯福实行的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杰出人物能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力学的科学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结果。但是,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是工人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这里,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材料三: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两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⑴材料一中的“力学”理论是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写出一例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2分)⑵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爱迪生在电器领域有什么发明?写出一例。(2分)⑶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⑷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1分)【答案】⑴牛顿。(1分)火车、轮船。(一例即可,1分)⑵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1分)耐用的碳丝灯泡。(1分)⑶航天技术。(1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分)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符合题意即可,1分)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步入近代⑴标志中国近代史
吉林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