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

2023-10-30 · U1 上传 · 12页 · 243.9 K

2022年盘锦市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A.瓷碗破碎 B.金属生锈 C.动物呼吸 D.醋的酿造【答案】A【解析】【详解】A、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金属生锈后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动物呼吸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醋的酿成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醋酸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即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A,故选A。2.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青铜 B.棉花 C.涤纶 D.羊毛【答案】C【解析】【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详解】A、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棉花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C、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D、羊毛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测溶液pHC.熄灭酒精灯 D.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读取最高点,图中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防止污染待测液;图中操作错误;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防止引发火灾,图中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4.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C6H12O6 B.K2CO3 C.C2H5OH D.CH3COOH【答案】B【解析】【分析】有机物是指一类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有机物的特点,不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D、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故选B。5.“可燃冰”开采中,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空洞 B.酸雨 C.温室效应增强 D.白色污染【答案】C【解析】【详解】A、臭氧空洞是冰箱制冷剂泄漏导致的,选项错误;B、酸雨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选项错误;C、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增强,选项正确;D、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形成的,选项错误;故选C。6.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无中子,说法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离开化学变化,原子是可以再分,说法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能转化为原子,说法错误;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核外电子数少1,说法正确。故选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生铁的硬度小于纯铁C.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答案】B【解析】【详解】A、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选项正确;B、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生铁是一种铁合金,则生铁的硬度大于纯铁,选项错误;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即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正确;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选项正确;故选B。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生活中要适量补充碘元素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二者性质都相同D.CO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CO【答案】A【解析】【详解】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生活中要适量补充碘元素,说法正确;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说法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二者化学性质相同,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说法错误;D、CO具有可燃性,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CO,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点不着,则不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CO,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说法错误。故选A。9.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3 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氢原子的数目为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原子的数目也应该为6,则X的数值为3,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前物质中的原子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的新物质中也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甲醇和水,甲醇与水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特点,则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D、反应前,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氢气为单质,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氢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 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成分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腐蚀性,蚊虫叮咬后不能涂抹NaOH溶液,应涂抹肥皂液、牙膏等弱碱性物质。B错。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C正确。D、碱性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碱溶液,所以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11.魅力化学,多彩世界。【资料】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是通过两个化学反应形成的:①石灰岩中难溶的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生成可溶的Ca(HCO3)2②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1)请写出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3)要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______填“手电筒”或“火把”),原因是______。【答案】(1)CaCO3+CO2+H2O=Ca(HCO3)2(2)①.硬水②.肥皂水(3)①.火把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如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解析】【小问1详解】反应①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CO2+H2O=Ca(HCO3)2。【小问2详解】碳酸氢钙溶液水后解离出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即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属于硬水,故填硬水;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较多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所以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小问3详解】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火把,故填火把;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如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故填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如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相关信息。(1)每一小格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有______。(2)表中蕴含的递变规律之一是______。(3)铝由______构成,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猜测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实验后将铝片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是______。【答案】(1)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2)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合理即可)(3)①.原子##铝原子②.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进行③.节约金属资源【解析】【小问1详解】每一小格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有:原子序数(左上)、元素符号(右上)、元素名称(中间)、相对原子质量(下面),故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小问2详解】表中蕴含的递变规律为: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元素从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等,故填: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合理即可);【小问3详解】铝(金属)由原子(或铝原子)构成;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猜测其可能原因是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进行;实验后将铝片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故填:原子(或铝原子);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进行;节约金属资源。13.溶液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KCl34.040.045.551.156.7KNO331.663.9110169246(1)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2)40℃时,能否配制质量分数为35%的KCl溶液,原因是______。(3)为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KCl,将固体样品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过滤、蒸发即可。也可以用______的结晶方法。在实验中,常将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的目的是______。【答案】(1)硝酸钾##KNO3(2)不能,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无法达到35%(3)①.硝酸银##AgNO3②.冷却热饱和溶液③.提高反应速率【解析】【小问1详解】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故填:硝酸钾(或KNO3);【小问2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最大为,所以不能配制质量分数为35%的KCl溶液,原因是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无法达到35%;故填:不能,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无法达到35%;【小问3详解】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KCl,即要除去氯离子,用银离子,为了不引入新杂质,选择硝酸银溶液;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钾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也可用冷取热饱和溶液的结晶方法;常将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反应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以提供反应速率,故填:硝酸银(或AgNO3);冷却热饱和溶液;提高反应速率。14.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3)向装置A中加入少量氧化铜作催化剂,再向其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后,共产生1.6g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4)实验小组同学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CO2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______。(5)以下反应均可生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