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二○二○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凃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A.露天焚烧秸秆B.骑车出行,低碳生活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D.减少使用含磷洗涤剂【答案】A【解析】【详解】A、露天焚烧秸秆会造成固体颗粒物增加,加重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符合题意;B、骑车出行,低碳生活,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应提倡,不符合题意;C、废电池无论裸露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所以要集中回收处理,不符合题意;D、含磷洗涤剂会使水质富营养化,含磷洗涤剂的废水排放出去会污染水体,所以减少使用含磷洗涤剂就会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 B.石蜡熔化C.木材燃烧 D.酒精挥发【答案】C【解析】【详解】A、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熔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A.氧气 B.氦气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C。4.下列关于物质类别的判断错误的是A.空气是混合物 B.不锈钢属于合金C.矿泉水是一种溶液 D.纯碱属于碱【答案】D【解析】【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杂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是在钢中加入了金属铬、镍等金属,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C.矿泉水含有水和可溶性的矿物质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一种溶液,不符合题意;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详解】A、煤用作燃料,会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和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6.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答案】C【解析】【详解】A、隔绝氧气使可燃物不再与氧气接触,切断了一个燃烧条件,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B、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远离火源,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轻易是不变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目的,选项错误;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选项正确,故选C。7.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Mg2+C.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gD.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镁原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表示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而非镁原子的质量,因此无单位,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用“”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会发生变化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该反应可表示为D.生成物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错误;C、由图可知,1个X2分子与2个Y2分子反应生成2个Y2X分子,故正确;D、由图可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是纯净物,故错误;故选C。9.75%的医用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其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6:1D.若喷洒医用酒精消毒,遇明火易引发火灾【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水和CO2,不符合题意;B、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则一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不符合题意;D、乙醇具有可燃性,极易燃烧,若喷洒医用酒精消毒,遇明火易引发火灾,符合题意。故选D。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实验方案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碟子,碟子上有黑色的炭黑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中含碳元素,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左边燃杯中的氧气随着蜡烛的燃烧,氧气越来越少,蜡烛很快熄灭,右边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碘在汽油中几乎不能溶解,碘能在汽油中溶解,说明碘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不能探究铁生锈需要水,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A.硫酸铵属于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B.硝酸钾属于复合肥C.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D.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可降低肥效,故选项叙述正确。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叙述正确。C、农药虽然有毒,但是对农作物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不能禁用,故选项叙述错误。D、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选项叙述正确。故选:C。12.下列化学事实对应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选项化学事实化学原理A小苏打能消除发酵面团中的酸味小苏打能与酸反应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D不能经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擦洗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中产生的酸反应,所以能消除发酵面团中的酸味,不符合题意;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是因为打开瓶塞时汽水瓶内的气压减小,气压的减小导致气体溶解度的降低,符合题意;C、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将衣服上的油污乳化,不符合题意;D、不能经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这是因为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容易被擦掉,降低铝制品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故选B。13.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单质a不可能是AMg B.Fe C.Ag D.Zn【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上可知a是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单质,所以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的金属,而银在氢后,则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C。1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符合题意;B、银的活动性没有铜强,所以银不能置换硝酸铜溶液中的铜,化学方程式错误,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不符合题意;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15.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CaCl2、C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B.CaO、NH4NO3: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C.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D.CO2、O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答案】C【解析】【详解】A、CaCl2可以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因此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可以用于鉴别这两种物质,故选项鉴别方法正确。B、CaO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得烧杯外壁发烫;NH4NO3溶解在水里吸收热量,使得烧杯外壁变冷,因此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可以用于鉴别这两种物质,故选项鉴别方法正确。C、浓H2SO4和稀H2SO4均不具有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均不会有白雾产生,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D、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O2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因此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可以鉴别这两种气体,故选项鉴别方法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物质鉴别的方法,实际上是根据两种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6.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A、①是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的化合价升高了,碳元素被氧化,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B、②是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因此不能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故选项说法错误。C、③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④是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可通过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来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二氧化碳
精品解析:四川省甘孜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