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精讲精析精练-2022年中考语文常考新知识点PDF.pdf.PdfClea

2023-11-17 · U1 上传 · 11页 · 329.9 K

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二、描写手法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1.白描:指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勾勒出农人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2.正侧结合:正面描写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如“明眸皓齿、貌若天仙”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为侧面描写。3.渲染:指用景物进行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气氛,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的手法。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苍凉雄浑的气氛。4.细节描写: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助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树林中蝉的叫声、鸟的鸣叫来衬托山里的安静。这是用声音衬托安静,更能突出树林的安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在树上栖息,是静止的画面,僧敲门是动态的画面。这样画面显得生动。化动为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把流动的瀑布化为静止的挂在山前。以静写动: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本是静止的,奔赴荆门是动态的。化静为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是静止的,如同聚集在一起,变成动态的。6.视听结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鸣叫是从听觉角度写,白鹭上青天是视觉角度写。7.虚实结合:诗歌中的虚写指不在眼前,由联想或者想象形成的景象。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后两句为虚写。8.点面结合:广镜头的、粗线条的为面,特写镜头、细笔描绘的为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前两句为面,千山无鸟飞行、万径无人行走;后两句是点,一位披蓑衣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9.移步换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从孤山寺北走到贾亭西,后来又到湖东,不停走,变换眼中的景物。10.衬托: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11.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2.比兴:“比”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兴”就是托物寓情引起人的兴致。13.抑扬结合: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欲扬先抑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抑先扬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4.以小见大:以细小的内容和景物来表现重大的思想和寓意。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三、描写角度感官角度: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方位角度:仰观、俯瞰,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四、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4.借代:借用事物的特点来代替事物名称。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7.反问:问句中包含答案,表达强烈的感情。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8.双关: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说另外一个意思。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如“也无风雨也无晴”。9.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槳;泣寒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10.反复:指为了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1.互文:指在古诗文中相邻的句子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2.通感:指把感官沟通起来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如“冷月无声”“唱得腊梅句句香”。13.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构成。可以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木兰辞》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五、抒情手法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用典抒情,叙事抒情等。如“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事抒情等。如“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描写了性情高洁、心系苍生、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的“凤凰,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类1.怀才不遇的形象:这也是古诗中描写最多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文人形象。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忧国忧民的精神展露无余。3.蔑视权贵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体现出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4.钟情田园的形象: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了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5.不舍友人的形象: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送别朋友时,劝朋友再喝一杯酒,走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依依不舍的情怀。6.报效国家的形象: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写了身经百战的战士们,坚守边疆打败敌人的爱国豪情。7.思念爱人的形象: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刻画出思念爱人的形象。8.慷慨大方的形象:如高适的《钜鹿赠李少府》“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9.美貌愁苦的思妇形象:如周邦彦的《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10.迟暮悲伤的形象:如陆游的《感旧》“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习题练习一.(2018·四川泸州)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夏夜【唐】韦庄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正吟秋兴赋【注】,桐景下西墙。【注释】秋兴赋:即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秋兴赋》。潘岳32岁时,是太尉府的属员兼任虎责中郎将,又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早起晚睡,难得一刻安宁,有感而作此赋。1.请简要赏析诗句“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的妙处。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二、(2018·四川眉山)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③软④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释】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①檾(qǐnɡ):同“苘”,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②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③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④软:吃饱。1.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2.词的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春山望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语看出来?2.有人认为画线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认为如何?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A.诗歌起始两句“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写了秋风之肆虐,为后文写屋漏遇雨境遇之惨蓄势。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描写以饱蘸浓墨的大手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悲伤无奈的心境。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D.这首诗表面看是写诗人自己的个人遭遇,其实是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体察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