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w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大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4-04-21 · U1 上传 · 9页 · 316.6 K

绝密★启用前2024高三4月大联考(新课标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在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诸多领域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相关研究也愈发深入,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实现路径。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实践充分证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才能让大家一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摘自人民网《共建“一带一路”走的是人间正道》)材料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学交流早已存在。如公元前1世纪初期,儒家典籍《诗经》《春秋》等就已经传入朝鲜和越南。隋唐时期,日本派遣使者、留学生、留学僧学习中国文化,并将汉字偏旁部首和草书应用于日文,儒家文化也随之普及至日本社会各个阶层。此后,《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经典名著对东南亚等国家影响深远。“五四”以前,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不可小觑。茅盾、老舍、鲁迅等人的作品在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非常流行。移居至东南亚的华人作家将中国历史、文化、价值观等融入作品中,为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古代的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各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演进成为一条荟萃经济繁荣和文学辉煌的重要通道。在那漫长的商路上,中原文学与各地文化相互交织,构筑起一个以中国古代文学为核心、少数民族文学和域外文学为扩展的丝绸之路文学母体。这些文学作品相互孕育、激发创造,滋养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学壮美。承载着历史厚重和文化意蕴的古代丝绸之路文学,如同一条流淌的江河,汇聚着各个时代的智慧和情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各种文字和语言的散文、诗赋、小说。戏剧神话传说等,通过商人、旅行者和学者的传播被带到不同的地方,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扮演了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角色。如《穆天子传》中对周穆王西行的记载,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对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的物品的记载,志怪小说《博物志》中对古代丝路的地理、交通、民族、风俗的描述,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对大董原始乐舞和戏剧形式的记载,以及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族人物传说《季帕尔汗》等在沿线国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些不同文类的作品如同古丝绸之路上的珍宝,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它们不仅展示了沿线各国、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更为其传播和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共享,助力我们在“一带一路”上绘出一幅幅跨越国界、超越时空的文化画卷。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陆续出现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一批厚重的文学作品,覆盖了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体和艺术形式。各国作家探讨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经验,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文化景观。比如,捷克作家尤利乌斯·泽耶尔的短篇故事《汉宫里的背叛》以丝绸之路上的昭君出塞为故事原型,巧妙融合了东方文化元素;我国作家许地山的《命命鸟》、许杰的《椰子与榴莲》等作品取材东南亚社会风貌,展现其厚重的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或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总会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由来。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交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和相互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不仅可以推动各国文化在互学互鉴中共生,亦可为经济合作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福祉最大化做出贡献。(摘自郭英剑、何乃婷《为人类的未来注入新的灵感,开拓新的可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最高目标搭建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B.丝绸之路文学母体以中国古代文学为核心,以少数民族文学和域外文学为扩展,是中原文学与各地文化交织的产物。C.相较于传播作品的商人、旅行者和学者,各种文字和语言的散文等文学作品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D.十多年来,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一大批文学作品出现,覆盖不同的文体和艺术形式,并且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文化景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儒家典籍《诗经》《春秋》的流传情况,可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学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初期。B.古代的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荟萃经济繁荣和文学辉煌的重要通道,是因为它见证了沿线各国在漫长历史时期中诸多方面的演进。C.《穆天子传》《上林赋》等不同文类的作品,展示了丝路沿线各国家、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共享。D.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不可或缺,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交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和相互理解将无法深化。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日本作家井上靖的《西域小说集》汲取敦煌、楼兰等地的历史背景,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西域世界。B.《东欧文学大花园》中收录了来自匈牙利等东欧7个国家的65篇选文,呈现了东欧国家精彩纷呈的文学景观。C.意大利翻译家玛诗长期负责莫言小说在意大利的编辑和出版工作,还译介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D.我国的《流浪地球》《三体》《超新星纪元》等科幻小说在南非多家知名网络书店中常常位于畅销榜前列。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图表中①处可以填“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文学与各地文化间的相互交织”。B.图表中②处是通过列举《穆天子传》《上林赋》《博物志》等作品进行论证的。C.图表中③处可以填“探讨不同背景下的生活经验,呈现多元丰富的文化景观”。D.材料二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文学和“一带一路”文学的对比,论证文学交流的重要性。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文学社决定开展一次宣讲活动,并邀请你来宣讲。请结合材料,拟写你的宣讲词。(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陶东离陈世旭因为办全镇业余作者讲习班,我得罪了陶东离。而像陶东离这样的人,是绝不应该得罪的。陶东离每天在镇汽车站的候车棚里摆图书摊。这里人多。陶东离的经营方式也很随便。因为棚子里太挤,有些人有时候就不得不把书拿到稍远的地方--比如车站外面的树荫底下或是桥洞里去看,陶东离从来不加制止。听任人们随意地从摊子上把书拿走、送来,随意地在他身边的那个竹筒里丢下硬币和纸币。没有谁会欺负他、损害他,除非你是一个丧尽天良的人。陶东离的户籍属于镇外的陶家湾,最早是放牛的。他显然无志于此道,喜欢同充满了优越感的镇上居民为伍。起先,大家都以为他是憨包。他的形象太可爱了:头微微偏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红通通的鼻子又大又尖。两个肩膀一高一低,走路的时候,低的在前,高的在后,微微偏着的头就在倾斜的肩膀上不停地闪动,仿佛是永远笑容可掬地在向人们致意,极像一个马戏团里受人欢迎的小丑。他给镇上带来了极大的生气。然而有一次,他却使对他充满好意的小镇人大为扫兴。光天化日之下,他竟爬上镇副食品商店的柜台,手臂拼命地伸向货架。“捉贼!”两个营业员从柜台的另一端冲过来,一下把陶东离推到柜台外头。摔在地上的陶东离,艰难地翻过身坐起来,抬起头惊慌地环顾着那些围过来的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面部表情依然显得笑容可掬,只是嘴唇不停地颤抖着:“我不是、不是……偷……”“当场抓住了,还赖。”人们都笑起来。“不是偷!不是偷!”陶东离忽然举起两个拳头,拼命地敲着自己的脑壳。他这种痛心疾首的样子使人们有些惶恐起来,都打算原宥他了。可惜,陶东离本人没有感觉到人们情绪的这种微妙变化,他猛烈地打击了一顿脑壳之后,又忽然从地上一跃而起,冲出人群,一直奔入柜台,在他刚刚爬上去的柜台对面的货架上,抓起一本书,举起来:“我要的是书、书!”这是一本旧杂志。纸张已经黄得发黑,但是完整。是商店从废品收购站买来作包装的。这个解释,弄巧成拙,比不解释还要糟糕。店堂里又爆发出轰然大笑。“陶东离看出来,人们一点也不相信他。他把高高举在手里的旧杂志用力掼到地下,两只手抖抖索索地在全身摸索起来,最后在屁股后头摸出一卷纸:“看,你们看!”当时正挤在人丛中的我把那卷纸接过来。在这些纸的反面,居然都赫然写着——诗和词:五绝、七律、沁园春、念奴娇、清平乐……字迹极为工整,只不过每一笔每一画都有些颤抖。……空有书千卷,谁人怜?……诗词里充满了这一类自负的感叹。“都是你写的?”我问。“嗯。”他像逢到知己似的看着我,头非常厉害地闪动着。“你上过学?”“嗯。”“几年?”“七、七年。”“真是埋没了,原来是位大诗人。”我立刻就想起来,“东离”的出处不正是“采菊东篱下”吗。“他确实不是憨包。”我肯定地对众人说。我很快就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判断。小儿麻痹症摧残了他的小脑,而他的大脑却是完全正常的。生产队供陶东离一直念到初中一年级,只是因为连年歉收,才让他回家放牛。然而陶东离的抱负是当大诗人,不是畜牧专家。这从他给自己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原来的大名叫陶牛儿。由于那一次我的解围,陶东离真的把我引为了知己。他不容拒绝地硬要我到他那里去访问一次。那一次,我在陶东离的茅屋里看到的,是一座十分罕见的书库,这里可以找到五十年代以来的成套的全国一流水平的文学杂志。其中包括陶东离不顾一切地爬上商店柜台去拿的那一本。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有人建议陶东离到镇上去摆书摊。他那些藏书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本。这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陶东离真的摆起书摊来。镇上的个体工商户们作了一个厚道的决定:不与他争利。因此,陶东离收入极丰。然而,我却没有想到,陶东离想成为大诗人的愿望会那么强烈。一听说举办业余作者创作讲习班,他就跑来请求参加。我坚决劝阻了他。我的理由是,这个讲习班要办一个星期,那将使他蒙受一次相当大的损失。陶东离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眼睛从蹙紧的眉毛底下斜乜了我一会儿之后,掉头高一脚低一脚地走了。等到我意识到他生气了之后,他已走得很远了。第二天,我忙去他的书摊找他。“生意旺得很啊。”我老远就跟他打招呼。他偏过头,把脸搁到膝盖上。“怎么,还在生我的气?”我讨好地俯下身子,“我是为你好啊。并不是参加了那样的讲习班就一定能当诗人的。再说,即使当了诗人又怎样呢?比方我,每天夜里熬得油干灯尽,赚的稿费也够不上你收入的一半啊。”我笑着,去拉他的手。他像触了电似的一下躲开了我的手,霍地站起来:“钱,钱,钱!”他的头吃力地闪动了几下,忽然抬起脚,踢翻了那个装钱的竹筒,零钱一下子滚得满地都是。第二天,陶东离没有来摆书摊。我因此遭到了广泛的谴责。陶东离能否当诗人,自然是天晓得的事。我那样伤他的心,与砸他的饭碗无异。没有陶东离,书摊照样有人摆,而不摆书摊,陶东离的生活着落就成了问题。即使是陶潜本人转世,设若没有薄田数亩,衡宇几间,“采菊东篱下”怕也难得那么“悠然”吧。好在陶东离并没有倔到丢落饭碗不要的程度。诗在写,书摊也照原样在摆。后来,果真有一二首小诗在我们地方小报上发表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东离以他滑稽可笑的形象给镇上居民带来了欢乐,“充满了优越感的镇上居民”也接纳了他。B.“只不过每一笔每一画都有些颤抖”这一细节,与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