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联盟2024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BCDABA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ADCABCD1.B材料中提及殷人将其他族群的神灵纳入自身的祭祀体系中,其目的在于借宗教信仰维系巩固统治,这说明祭祀成为殷商统合其他族群的工具,故选B项。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文化心理,C项排除:材料未提及分封制诸侯,D项不符合材料及史实,排除。2.C材料提及魏冉在秦国政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C项。材料不能说明秦国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严重破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改革运动,排除B项:材料主旨在于魏冉发挥的作用,并未涉及原始民主传统,排除D项。3.D材料提及以安史之乱为主要界限,南方对文人的吸引力有所上升,其根源在于南方社会局面的相对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唐代文化的衰落问题,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致局变化破坏了人才选拔机制,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南方文化成就超越了北方,排除C项。4.A材料中族规强调士农工商要各安生理,实则是要维系传统的四民结构,让社会各阶层各安其分,不要逾越,故选A项,排除D项。材料强调宗族内的民众各安其分,并没有体现出徽商对基层的治理,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商业发展对社会风俗的冲击,排除C项。5.B材料中关停的常关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这也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同时也影响到正常的商品贸易,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A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才开始奖励发展工商业,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未提及关税主权,排除D项。6.A材料提及晚清政府通过科举考试考查荀子,意图借荀子思想等传统资源探寻救国的路径,而非通过政治改革等方式,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荀子礼法并举思想,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选官制度的改革,排除C项:当时的程朱理学仍是官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7.D材料中国民党的领导人都认为“其工作之已切近实际,吾党中散没无绪”,体现出中共的组织动员力强大,故选D项。中共掌握了国民革命领导权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925年革命统一战线尚未破裂,排除B项:国民党训政是在1928年以后,排除C项。8.C材料中提及从冀中地区抽调专业人才南下,其目的在于服务安徽解放后的建设,这也体现出当时革命事业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选调干部的专业性和南下所需,并未提及党的组织建设,排除A项。B、D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9.B多边条约是国际治理法制化的体现。从材料看,中国签订的多边条约总量猛增,涉及的范围也在增多,由此可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故选B项。材料看不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大国外交,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反对霸权主义,排除D项。10.A材料提及两河流域除了《汉谟拉比法典》,还有众多的法典,这说明当时两河流域的统治者以法律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法律传统源远流长,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法律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法律的交流互鉴,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两河流域的法律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D项。11.D材料提及当时的神职人员除了教会任命等形式外,还存在世俗教徒买卖的问题,教廷的做法实际是要强化自身对教会组织人事的控制,故选D项。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说明神职人员腐败问题的动态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王权,排除C项。12.C材料强调的是哥伦布对于航海相关知识的热情学习,而15世纪70年代正是推崇文化知识的文艺复兴时期,因此,哥伦布航海事业的开拓得益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不涉及海外殖民活动,而且全球航路开辟后,海外殖民活动才蓬勃开展起来,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排除B项:16世纪才出现近代科学革命,排除D项。13.A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以来荷兰从亚洲进口大量茶、咖啡和糖,其中茶叶猛增,糖在下降,咖啡有所增长,表明当时荷兰大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故选A项。材料未反映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无法得出垄断与东方的贸易,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全球分工的变化,排除C项,18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排除D项。A10联盟2024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4.B根据材料“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法国革命者德萨米将该精神注入到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体现了大革命精神在法国传承与发展,故选B项。1848年,马克思主义才诞生,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排除C项:1871年出现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项。15.C材料中学者指出德国民族国家建构要晚于英法,其原因在于当时德意志缺少统一强大的王权,可知该学者强调专制王权是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条件,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并非英国民主政治的地位,排除D项。16.D材料提及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分工,这种分工实则要发挥苏联的优势,从而使经互会成为满足苏联国家利益的工具,故选D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不能说明东欧国家已沦为苏联的附庸,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优越性,材料主旨强调的国家间的分工,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25分)(1)影响:打击犯罪,维护城市治安和稳定社会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推进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发展:影响欧美等国家的警察制度。(1点3分,3点9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2)不同:英国地方政府创建,依法实施:中国地方政府引进,中央行政命令推行。英国警察职能多样,提供公共服务:中国警察职能单一,主要强调国家安全和治安维护。英国警务活动重视民意和民权:中国警务活动忽视民意民权。英国警察制度建立过程自然顺利,作用效果显著;中国警察制度建立过程曲折艰难,作用有限。(1点2分,3点6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问题突出:城市自治和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建设发展,民权观念盛行,公民权益受到重视。(4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落后,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中学习西方警察制度,缺乏内在需求:专制统治下,城市缺乏自治传统,民权观念缺失:中央集权削弱,政局动荡。(6分)18.(12分)参考示例论题:古代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2分)阐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的吐故纳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之后,秦汉进入到大一统时代,儒家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流播,冲击了中国的儒家文化。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文化始终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特质,儒家文化借鉴和吸纳了佛教的思想,实现了内容的丰富和完善。隋唐王朝也实行开放多元的政策,对外来的文明不断的兼收并蓄,最终呈现出高度繁荣发达的景象,并辐射到东亚地区,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从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文明,通过对外来文明的吸纳,实现了自我的更新,并反哺到他者。(10分,本题亦可以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等角度进行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赋分)(以上“参考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是唯一标准答案。如学生自拟其他论题,阐释合理亦可赋分)19.(15分)(1)解读:“试办托拉斯”工作是借鉴西方,力图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组织行业托拉斯,并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减少行政干预以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4分)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的任务,“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各行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计划经济体制和行业内部重复建设等问题成为严重障碍。(4分)在此情况下,中央在工业部请求下批准了“试办托拉斯”工作。该工作的开展提升了企业效益,增加了国家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同时,该工作是外国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也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上有益的改革尝试,打破了单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状况,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4分)(2)启示:应秉持开放的理念,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经济建设应立足国情,坚持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1点2分,2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安徽A10联盟2024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