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23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本试卷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对趋势性问题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问题,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总能收放自如、应对裕如。因此,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预见未来、引领未来。策略是战略实施的科学方法。要取得各方面斗争的胜利,我们不仅要有战略谋划和坚定意志,还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应该看到,实施战略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各地区各部门一方面要恪守战略的原则性,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握策略的灵活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以创造性贯彻落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摘编自《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2日)材料二: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全局高度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从时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既不是短期之策,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调整。我国已十余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同时,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27万美元,是全球最大规模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我国拥有1.69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具有坚实而强大的供给基础。如此一个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和潜力的市场决定了我们始终具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优势条件和内在能力。因此,根据我国自身发展需要进而适时调整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从空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并非故步自封,也非各自为政,而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首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国内单循环。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之所以明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其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就要求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共同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彰显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竞争优势。从特征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不是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过度刺激消费,而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褪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传统的依靠强力政策刺激、透支或前置需求从而抬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更加强调自主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更高水平和更加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改善供给体系和质量,同时升级传统需求,培育新兴需求,激发潜在需求,以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巩固和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优势和地位。以自身不断提升的确定性稳定性对冲外部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所以说,推动科技创新,抓住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个最本质特征,就是牵住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牛鼻子”。(摘编自郭威《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光明日报》2023年02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事物的前瞻性思考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则不能拘泥于战略的原则性,要随机应变。B.建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做出的战略调整,参考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人口和市场供给等。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但它并不排斥国际市场。D.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强自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论述都涉及了战略和策略的关系,不过二者的重心并不相同。B.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议,是一种战略思考。C.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国近年出台的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各种措施属于策略范畴。D.确定一项战略或策略一般要从时间、空间、特征三个方面去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B.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C.只因一着错,输了半盘棋。——李元蔚《将神灵应》D.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4.战略和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加以分析。(4分)5.材料二中说“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白发李利君“你呀!染一下嘛,花不了几个钱!”曹凤同啜饮了一口茶,说,“看着那么凄凉。’张严立笑了笑:“总是觉得没有时间。”说完了,张严立马上觉得这理由很站不住脚,又补充道:“不想遮遮掩掩了。年轻时很喜欢美化自己。再有五年就退休了,就这样吧。”曹凤同:“没追求,放弃自我管理,就是放弃人生。”张严立说:“没有吧,我每天要看的材料还是堆成山。毕竟年纪大了,速度比过去慢了不少。不过,还好吧,一样也没漏。我的人生还‘在线’啊!”曹凤同:“你这个样子,要是退了休,估计很快就会进大妈大爷的队伍里去。——你的人生太干瘪了,没有一点儿亮色。”“到那个年纪,就去吧。”“我才不会呢!我退休以后至少保证三年内继续染头发。喝茶、谈事、应酬……还是挺精彩的。”“喝茶容易。”“你理解的喝茶,是‘干喝’。”“那还有什么喝法?”“得有内容。”曹凤同笑了,然后,起身下楼,出门。一辆宝马轻快地停在曹风同身边,他拉开门上去。曹凤同降下车窗玻璃,向张严立挥了挥手:“去染吧,大德路那家。你要是去,给我个电话,染发的钱我出啊!”看着那辆车绝尘而去,张严立若有所失,叫了辆的士,回家了。张严立和曹凤同是老同事。准确地说,曹凤同是张严立的老上级。张严立进机关时,他当科长。张严立当科长时,他当处长。张严立当处长时,他是厅长。后来他退休了,张严立还是处长,估计以后也就这样了。与他在一起,张严立的人生总是处在一个追赶的状态。他开始喝茶、谈事、应酬时,张严立还只能改材料,满头的白发也顾不得理会。其实,也没人太在意。如张严立这般,老处长了,生活也不能说不公平。人在机关,出来总还是有人觉得你不错。张严立就甘于这样了。老婆倒是满足得很:“这样挺好的。”张严立看着她每日忙着买菜做饭、上班下班,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也许她也曾梦想过荣华富贵,可是,张严立没有带给她,她也认了。回到家,她知道张严立和曹凤同刚才在一起,略有一点儿不悦:“你少和人家掺和。老是跟在厅长屁股后面,你不觉得别扭吗?”“那么多年的老同事了,别扭啥?”张严立打开电脑,登上微信,调出明天开会要用的材料,开始了大修。“哈同事啊!人家是厅长,你是处长,知道不?”她打开吸尘器,推着在房间里转,“咱们呀,不贪图那个,也不用去凑他的热闹。你自己觉得是同事,人家可不一定那么想。更何况,别的人看了,还以为你拍马屁呢!她的声音被吸尘器的嗡嗡声盖住了。张严立并没有听清她唠叨啥。他想起了自己的头发,自问:要不要染呢?古人云:白头搔更短。张严立的头发倒是没短,还是那么密密实实的,只是——白。白了少年头不免空悲切”,如今,张严立白的是“中年头”,也就没有什么悲伤的了。张严立没有去染头发。后来曹凤同几次给他打电话约着吃饭,张严立担心他再提染头发的事,就借故推辞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某一天,张严立突然在清风网上看到一则短讯:《曹凤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审查调查》。张严立一下子就蒙了:“怎么会这样?”这个时候也不宜给任何人打电话。晚上,张严立没有改材料,只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马路上的车流——真像一条河啊,哗哗啦啦地流向夜色深处。张严立想起了很多往事,一幕一幕,生动却又模糊。张严立从小就是一个木讷的人,工作以后也如此。曹凤同就笑过张严立“笨”,不会利用资源。张严立确实不知道如何利用资源,或者用资源来干什么。曹凤同说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你没有朋友。”的确,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张严立真的没有热热闹闹、前呼后拥的朋友。对这座城市,除了上班的机关大楼和家附近的几个公园、菜市场以及医院,他就不怎么熟悉别的地方,不像曹凤同,熟知咖啡厅、茶楼、大酒楼和小资的一些“吧”。作为师弟,张严立的确和他相去甚远。张严立的同学来了,也都是找曹凤同,由他来约张严立,原因当然是张严立“不咋的”的实际情况。晚风吹过来,张严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风吹过,张严立的头发耷拉下来几根。快三个星期没理发了,有点儿长,他用手往上梳了一下。这时,张严立突然想到,曹风同今后应该也会回归本色生活了,头发也不会染了。张严立不知道一头白发的曹凤同会是什么样子,他会剪短发吗?至于自己的白发,张严立想,就这么个样子吧。那是岁月的馈赠,不强求,也不可强求。(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曹凤同吸饮了一口茶,说“看着那么凄凉”,这说明他似乎预感到了步人白发之年的凄凉结局。B.每当有同学来访,曹凤同总是找张严立作陪,是因为张严立是他的下属,用张严立来陪衬自己的权势风光。C.张严立老婆这个普通妇女形象,着墨不多,却具有鲜明的特征,她知足、朴实、勤劳,能够洞察世事人情。D.小说取材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在描写正面人物弘扬正气的同时,也涉及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7.小说多处采用对比,下列对小说对比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凤同与张严立的生活日常构成对比,曹凤同“喝茶、谈事、应酬”,张严立“改材料”,表现了二人不同的处世态度。B.曹凤同与张严立的交通工具构成对比,曹凤同乘坐“宝马”绝尘而去,张严立“叫了辆的士回家,表现了二人不同的爱好。C.曹凤同与张严立“
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