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

2024-03-06 · U1 上传 · 4页 · 34.5 K

3月月考答案1.B【解析】“根据场合吉凶”错。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都引自《周礼》,是后文“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的例证。2.A【解析】“积极作用”以偏概全,根据第三自然段清代的例证可知揖拜之礼不乏消极意义。3.D【解析】D项支撑了“通过政治家发挥率先垂范引领作用”观点。A项诗句说明揖让之礼的民俗化有助社会稳定,B项言论佐证了拱手在医学上、卫生上的好处,C项行为体现的是揖礼国际传播的成效。4.B【解析】偏离驳论重点,虚拟论敌应为“传统揖礼是‘封建’的写照”。5.阐释一:柳宗元“手尽叉”暗示了唐代叉手礼的流行化和民俗化,揖礼也是平民日常交往的礼仪。(2分。写出“揖礼已成为民间日常礼仪”的意思即可得分)阐释二:身着汉服的老师教海外使者学习揖礼说明了揖礼正成为“中国名片”之一,助力我国的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3分。“成为中国名片”和“助力文化传播、国际交流”,写出1个方面意思得2分,写出2个方面意思得3分)6.C【解析】因果关系理解有误。瑞姐希望“我们”租英珠的马,是因为瑞姐本就与英珠相识,了解英珠的为人,而且租马费用价格公道,从原文“深深地叹了口气”“良心话,英珠收得可真不算贵”和结尾瑞姐补充英珠的故事可知。从整体人物形象理解,即使瑞姐没有说“多了嘴”,她也依旧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英珠。7.B【解析】B项“主要是因为小马鱼肚年岁小,不容易存活”错。根据文意,雪暴的时候,英珠恳求他人让小马进到帐篷里来,将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盖在小马的身上,她用生命呵护着小马鱼肚,主要是因为这匹马是唯一与亡夫有关的东西,英珠把对亡夫的深切思念寄托在小马驹鱼肚身上。8. ①“我”是当下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我”初见英珠,她腼腆、质朴,后来“我”和英珠经历雪暴这个情节表现了英珠面对困难的坚强和冷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瑞姐”是英珠过去的见证者和讲述者,补充了英珠的故事,又凸显了她深爱丈夫,将痛苦埋藏于心的深情、坚强,凸显了人物的丰富性,使故事情节更完整。③“我”“瑞姐”的交错讲述,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使叙事富于变化,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张力,寄寓了作者对平凡个体的关注与温情,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9.①在担忧的夜里,英珠低声哼唱起藏语歌谣,体现了英珠面对困境时平静而坚强的形象。(人物角度)②英珠哼唱的歌谣,既舒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也使情节自然推动到“我们”安然渡过暴风雪。(情节角度)③小说结尾呈现歌词内容,壮丽亦有哀伤,深化了主题内涵,挖掘苦难背后的坚韧、善意与温情。(主旨角度)(每点2分,共6分。答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得分。如:歌谣抚慰心灵,“我们”在英珠的歌谣中睡去,不再恐惧。但需结合文本的两处歌谣作答,只答其中之一,最多得4分。)10.CFH【解析】句意: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去”与“齐”形成动宾结构,A不断开,“不远”是“卫之去齐”的补充说明,B不断开,C断开;“君不若使人问之”中“君”为主语,其后为谓语部分,主谓之间不必断开,“之”与“问”构成动宾关系,之间不断开,所以DE不断开,F断开;“而固贤者也”构成判断句,单独成句,G不断开,H断开。11.C 【解析】A.正确。句意: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B.正确。“后车”,副车,侍从所乘的车。C.错误。动词,衡量、比较/名词,权力。句意:权衡后而用他的长处。/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D.正确。动词,治理/形容词,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句意:因此能治理大的郡国。/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 12.C【解析】 “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失去人才”错误。结合原文“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可知,齐桓公不调查宁戚品行就准备对他加以重用,原因是他认为如果君主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会失去天下贤士。  13(1)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饭”,动词,喂养;“饭牛居车下”,状语后置,正常顺序应是“居车下饭牛”;“疾”,形容词,强,这里指声音大。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2)如果能用来烹煮牛犊,则怎么会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呢?“烹”,动词,煮;“犊”,名词,牛,牛犊;“岂”,副词,表反问,怎么,难道。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14.聘用者:①要善于发现并用人的长处。②不以大小判断人才,要知人善任。应聘者:①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任选一个角度,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由材料一的观点“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所以“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可知,对于聘用者,聘用人才要善于用人的长处;对于应聘者,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由材料二的观点“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可知,人才没有大小之分,各自有其适合的位置,所以应聘者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聘用者,不要以大小判断人才,应该根据人才的特点,安排适合的位置,知人善任。15.A【解析】两首诗都是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两首的写作题材是类似的,但陆诗中“君诗妙处”可算作对萧秀才诗歌的肯定,杨诗则通篇是议论,并没有直接点评徐恭仲作品的优劣。16.①杨万里主张学诗不能局限于一家一派,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敢于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②陆游反对闭门造车,提出好的作品绝非凭空而来,主张要在丰富的现实生活实践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17(1)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6分,一空1分)18.①神清气爽/心旷神怡②不由自主③硕果累累19.B 【解析】原文与B项中的“就是”均为“正是”。A项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C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D犹不过,表示转折20.C21.①果蔬干是一种健康零食吗②另一个则以真空冷冻干燥为核心③脂肪含量低得多22.①运用限制性词语,表达准确,如“左右”“从某种程度上说”等;②运用具体的数据,表意明确,如“30%”“80%”等;③运用关联词语,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如“更”“但”“所以”等。(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23【审题参考】题目要求我们对当下以“跨界”和“融合”为关键的经济、传播、社会、文化等现象保持思辨态度和理性的思考。既要热情乐观地看待这种日新月异的创新行为和创造现象,跨界才能闯世界,创世界;融合才能在博弈中实现共赢。但同时也要理性的看到乱象背后的本质和原因,“跨界”营销但不能“越界”营销,创意可以有但底线不能无,融合不是乱品瞎凑这些已足够发人深省。学生应做辩证统一的思考和权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践行包容而发展的文化观,给出自己作为年轻一代的看法和主张。【参考立意】1.以创新和共赢为目标的跨界和融合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现代社会的必选项。2.融合固然带来活力和动力,但要以符合规律,遵循审美,尊重文化为前提和根本。3.在拥抱日新月异的多元融合现象的同时,应该理性而审慎地思考,少一些浮于形式,多一些苦练内功。【整体把握】1.作文应当围绕“跨界”“融合”的社会现象展开分析,可以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展开论述。2.对“跨界”“融合”的分析一般指向为创造创新、合作共赢、丰富多元等角度,分析合理即符合题意。同时可以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其成因、作用与价值等内涵。3.对材料中的方面内容,应做理性分析,分析产生的本质和原因,过于功利、低俗无趣等事实进行梳理批驳。4.均分45,只谈现象不加分析的不超过43,未对反面进行论述的不超过45。【具体评分标准】1.52以上,能围绕核心议题,结合时代,提出有深度和独创性见解。行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过程体现思想深度。2.48-51,能围绕核心议题,进行合理分析,思想有一定深度,内容较为丰富,论证层次清晰,有一定辩证分析。3.44-47,切合题意,围绕核心议题展开分析,论证层次较清晰,内容较为丰富。4.40-43,基本符合题意,围绕议题写作,论证过程简略,多以事实描述为主。5.35以下,脱离核心议题,或套作。6.若在“立意深刻、选材精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可酌情加分。但语言华丽,只有现象没有分析的文章不能打高分。【范文】除杂音乱象,奏多元乐章四季更迭,万象更新,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带动着我们命运齿轮的旋转,近年来,“多元融”热潮在全社会掀起,我们享受着联名、跨界、混搭等带来的生活乐趣,却也时常被其中打“擦边球”,玩“恶趣味”之类侵扰。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奏响时代强音,除杂音乱象,奏多元乐章,人类社会自诞生而来便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只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多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元素会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以及情感体验,于是人们便开始追求元素之间的融合,通过不同元素特征的叠加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也是新时代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体现。多元融合体系开始发展壮大,也拥有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名字——“梦幻联动”。“梦幻联动”是多种元素间的梦幻融合,逐渐成为时代潮流和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向。虎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中舞女摇曳的舞姿和青绿的色彩将人们带入了《千里江山图》,完成了传统历史、艺术与现代舞美艺术的梦幻联动;“国潮”文化席卷人们生活,故官文物、各地非遗元素与生活用品、文创产品联名,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前段时间在网络爆红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更是新时代青年自媒体人对传统文化与家园情怀的多元融合,让“文物回家”成为国人心中的共同呼唤……这样的“梦幻联动”、多元融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既创造了商业营销的奇迹神话,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让多元文化新火燎原。然而,多元融合也存在不少乱象,成为多元融合这一时代乐章的杂音,让人“呕哑嘲哳难为听”。谐音梗、低俗行为,“擦边球”、恶趣味在不同元素结合时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各组成元素的名誉利益,还为“多元融合”染上了污点,必将受到大众的批评抵制。我们应毫不犹豫制止在多元融合中出现的乱象,阻止其广泛传播,将其“扼杀于摇一篮”。随多元融合之风席卷神州大地,我们也应当在其中思考人生的真谛。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都是多元化的,我们的未来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应把自己身上的各种优良品质融合起来,将身边积极的元素结合起来,凝聚成支撑自己不断向前的源源动力;我们也要有效防止自己的优良元素被其它不良元素沾染,然后与它们融为一体、混为一谈。学会自我“多元融合,摆脱不良、低效的融合,让人生因多元融合而精彩。如果说时代是一首歌,我们便是其中跃动的音符。我们要让各种节奏和音特组合、交融,形成更动听的旋律,同时也要避免杂音的出现。让我们携手除杂音乱象、奏多元乐意,让美妙的乐声响彻时代云霄。【参考译文】材料一: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这是事物的实情。有人用不爱儿子的名声诋毁尧,用不孝顺父亲的称号诋毁舜,用内心贪图帝位来诋毁禹。由此看来,事物怎么能十全十美呢?所以,君子要求别人按照一般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义的标准。按照一般的标准要求别人就容易得到满足,容易得到满足就能受别人拥护。不贤德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要求别人按照义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一般的标准。按照义的标准要求别人就难以满足,难以满足就连最亲近的人也会失去。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一寸的玉也会有瑕疵。先王明白世界的万事万物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选择事物的时候往往先看它的长处。宁戚想要求见齐桓公,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