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3-06 · U1 上传 · 14页 · 461.3 K

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公布。报告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等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可以佐证上述结论的是()A.青铜农具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备C.定居农业的出现 D.贫富分化的加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区文化出现了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也即逐步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结合所学,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是阶级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D项正确;青铜农具的出现只能反映生产工具的进步和青铜铸造业的发展,不是向阶级社会迈进的典型标志,排除A项;国家机器的完备是在早期国家形成以后,也即夏朝建立以后,排除B项;原始农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不是向阶级社会迈进的典型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道:“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为广泛、更为自由。”在钱穆看来,唐代的科举制()A.形成了尚学风气 B.终结了贵族政治C.选拔了实用人才 D.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代到唐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代的科举制比汉代的选举更开放、自由,扩大了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是科举制与汉代选官制度的选拔方式的比较,与尚学风气无关,排除A项;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确立的官僚制度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选拔方式的变化,不能肯定得出选拔的是实用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3.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这是因为两税法()A.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 B.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改变了旧的征税标准 D.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可得出,两税法的实行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反映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未涉及抑制土地兼并的信息,排除A项;两税法以财产作为征税依据,改变了旧的征税标准,但材料强调两税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选项不符主旨,排除C项;租庸调制有利于保障农时,排除D项。故选B项。4.下图所示为北宋时期南北方士人任职宰相的时间分布变化情况。这种变化()A.是统治者以南制北政策的结果 B.表明君主重视官僚队伍的建设C.与北宋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D.有利推动北宋文官政治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北宋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士人任职宰相的时间赶上并最终明显超过北方,与南方经济发展,并带动了文化的进步有关,C项正确;宋朝并未实施以南制北政策,排除A项;重视官僚队伍的建设对南北方官员任职都有促进作用,不能解释南方士人任职宰相的时间超过北方的原因,排除B项;推动北宋文官政治发展的主要是重文轻武政策和科举制,与宰相中南方士人增加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5.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后,由各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荐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变成“祖宗定制”,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明熹宗天启年间,朝臣进而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上述变化表明()A制度建设服从皇帝需要 B.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D.内阁辅政逐渐趋向合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由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及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大臣由皇帝直接任命为主变为由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成为入阁定制,体现了文官集团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C项正确;材料强调皇帝服从制度建设需要,排除A项;明代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决策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阁臣的入阁方式,无法得出其辅政趋向合法的结论,并且内阁辅政并未合法化,排除D项。故选C项。6.清朝《续文献通考》称:“自咸丰、同治以来,各省出人迥非乾隆年间可比。近来岁人之项,转以厘金、洋税为大宗。这种现象表明()A.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 B.西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C.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善 D.中国已完全融入世界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厘金、洋税在国家财政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反映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列强经济势力的深入,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进出口比较,无法得出“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结论,排除A项;厘金、洋税的增多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并未改善,排除C项;“中国已完全融入世界市场”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7.孙中山曾回顾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无不视他们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庚子义和团运动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肘叹息”。舆论的变化反映出()A.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反清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C.辛亥革命提升了民族观念 D.国人参政热情的空前高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时空是1895-19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遭到抨击,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人们对革命派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A项正确。辛亥革命群众基础薄弱,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并未涉及辛亥革命,排除C项;国人参政热情的空前高涨不符合当时国人对政治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8.192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起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经过中共的努力,大会通过了共同宣言,指出“国际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也是我们的敌人”,提出“工人阶级要联合全国的农民以及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这次大会()A.找到了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B.使中国革命的面焕然一新C.取得了理论创新的初步成果 D.标志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中国)。根据材料“国际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也是我们的敌人”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国情后,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联合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而是灵活运用,取得了理论创新的初步成果,C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排除A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焕然一新,排除B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9.1964年我国首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后,与之相关的宣传画层出不穷(如图所示)。这些作品意在()A.反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宣传画中“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勤奋学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字样,可知宣传画意在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热情,C项正确;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宣传画内容主要是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看不出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B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而宣传画内容主要是学习的学生、体育锻炼、工业生产等,排除D项。故选C项。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0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均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首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市场经济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并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10月22日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确定工作日程,到1992年10月,这个阶段主要是审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由缔约方判断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是否符合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但直到1991年,市场经济的概念在国内还是一个禁区。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谈判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D项正确;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首位,排除A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外开放,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11.古埃及人对神的敬畏来源于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崇拜。埃及法老一向宣称自己就是太阳神(拉之神)的化身,后来又信仰阿蒙神便成为阿蒙神的代言。王国的国王既是国家领导者又是国家最高级祭司。由此可知,古代埃及()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王权受到教权制约C.宗教氛围较为宽松 D.政教合一体制嬗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古埃及人对神的敬畏来源于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崇拜”“法老一向宣称自己就是太阳神(拉之神)的化身,后来又信仰阿蒙神便成为了阿蒙神的代言”可知,在古代埃及中,王权是与神权相结合的,王权从来源到行使过程中,都要以神权之名,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古代埃及的教会,无法得出教权制约王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古代埃及法老借助神来加强王权,无法说明宗教氛围较为宽松,排除C项;古埃及政教合一体制嬗变只能反映部分材料,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古代埃及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是1406-166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图。这一变化可以用来研究()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