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2-25 · U1 上传 · 13页 · 683.9 K

黑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年级联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48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这些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该研究成果反映了二里头文化()A.开始出现贫富分化 B.证明夏都确切存在C.处于聚族而居阶段 D.统治模式相对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域,有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说明当时对二里头的统治模式相对较为成熟,D项正确;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开始”一词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仅依靠材料中信息,无法判断夏都是否确切存在,仍需要更多的史料,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对城市的统治模式,没有体现其所处的居住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2.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独尊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政治功利意识,使文化系统淹没在政治系统之中,致使士阶层的价值取向堕入了追求王权认同的陷阱之中。这说明诸子百家()A.功利意识强烈 B.隐含专制色彩C.政治理想趋同 D.主张社会改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士阶层的价值取向堕入了追求王权认同的陷阱之中”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追求王权的认同,即追求功利,由此说明当时诸子百家功利意识强烈,A项正确;追求王权的认同并不代表含有专制色彩,排除B项;不同学派政治理想不同,有的主张法治,有的主张礼治,排除C项;诸子百家并不全是主张社会改良,亦有追求社会复古,排除D项。故选A项。3.王羲之出自东晋王氏望族,《晋书》载:(王羲之)次子凝之,亦工草隶,历仕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道教开始兴起 B.民族矛盾尖锐C选官已藏隐忧 D.书体盛行草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王羲之出自东晋王氏望族”、“方入靖室请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是家世,因为王凝之家族显赫,所以不懂兵法仍被委以重任,反映出选官制度存在着弊端,已藏隐忧,C项正确;道教出现于东汉末年,排除A项;孙恩与王凝之都是汉族,不存在民族矛盾,排除B项;材料提及王凝之擅长草隶,但不意味着当时草书隶书盛行,排除D项。故选C项。4.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士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促进这种社会进步的因素有()A.土地关系变革 B.市镇经济繁荣C.政府放开管控 D.儒学走向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门阀贵族势力逐渐瓦解,社会思想日渐开放,从而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齐民社会过渡,B项正确;唐宋时期的土地关系没有发生变革,还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唐宋时期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管控,而不是放开,排除C项;唐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形成,儒学逐渐走向保守,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为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与返回路线示意图。与之相关的史实有()①大航海时代已开启②元朝地方治理利于交流③西学东渐拉开序幕④人工水道开通便利归程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马可·波罗来华与返回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马可波罗经路上丝绸之路到达中国,在元大都、扬州等地游历,到过西南部云南和东南地区,元朝疆域辽阔,地方治理利于交流,②正确,马可波罗返程时,途径大运河,人工水道开通便利归程,④正确,D项正确;大航海时代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①错误,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③错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6.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在中国的西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理自己,总比让中国人管理更省心,这样清政府就轻易认可了“领事裁判权”。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传统治理模式影响近代外交 B.统治阶层腐朽导致丧权辱国C主权意识淡薄造成利益受损 D.天朝上国观念误判民族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清政府通过中国传统以来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是思想来管理在中国的西洋人,从而导致了中国主权的丧失,由此说明传统的治理模式影响近代外交,A项正确;清政府是不谙近代外交的规则导致主权的丧失,并不能体现统治阶层的腐朽和主权意识淡薄,排除BC项;清政府是受传统治理模式的影响,而不是天朝上国观念导致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7.有观点认为,私人资本和国家资本都可以实现“国利”,但私人资本出现“国利”之前必然出现独占独享,并不能实现“民富”。唯有国家资本才能实现“国利”与“民富”的双重目标。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中体西用 B.实业救国 C.平均地权 D.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私人资本出现‘国利’之前必然出现独占独享,并不能实现‘民富’。唯有国家资本才能实现‘国利’与‘民富’的双重目标”可知,私人资本不能实现“国利”与“民富”,因此应该节制资本,体现节制资本思想的观点是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C项正确;中体西用、实业救国和土地革命都与节制资本无关,不符合材料中的观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8.下图为1908—1930年大连港与哈尔滨所属各口岸对外贸易数据。该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东北地区()A.北部易受邻国影响 B.两地外贸受一战影响趋同C.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D.辽宁黑龙江经济差距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1915年以后,大连的对外贸易数据大幅增长,哈尔滨的对外贸易也有所增长,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大连是港口城市,从而出现了对外贸易数据大幅增长的状况,所以图示内容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加速发展,C项正确;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数据的增加主要和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关,并不是受邻国影响,排除A项;“趋同”的说法无从体现,排出B项;仅根据大连和哈尔滨两个城市的数据,无法说明辽宁和黑龙江经济差距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9.任何一个现代民族国家都会产生主流社会对边缘社会的挤压,但是,新中国恰好是通过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矫正了这些现代性的弊端。从这点来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个民族提供了制度屏障和成长空间,化解了少数民族可能面临的“民族国家构建方略”的压力,维护了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A.民族平等 B.多元一体C.民族自决 D.因俗而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个民族提供了制度屏障和成长空间,化解了少数民族可能面临的‘民族国家构建方略’的压力,维护了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可知,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个民族都获得了平等的制度屏障和成长空间,维护了国家的文明和民族团结,由此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平等,而不是多元一体,排除B项;我国没有实行民族自决,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针对所有的少数民族,因此并不是因俗而治,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时期国家元首出访情况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新中国外交()1949—1966年年份19491957196019631966 次数111541993—2014年地区亚洲东欧中亚西欧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北美及大洋洲次数45583814252321A.由封闭性到开放性 B.一带一路成功实践C.优先发展邻国关系 D.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1949—1966年相比,1993—2014年间,中国国家元首出访的国家次数和范围都大大增加,由此说明中国的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如此才能够出现较高频次和较大范围的出访,D项正确;1949—1966年间,中国并不是封闭的,排除A项;我国到2013年才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方针,排除B项;表格信息并不能说明出发的国家是那些,无法体现优先发展同邻国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流传至今的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摩奴法典》认为,个人生活上的痛苦都是前生种下的“因”所致……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即是接受一切现状,等待因果转回来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这可以用来解释种姓制度的()A.深远影响 B.产生背景 C.等级本质 D.主要内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根据材料“个人生活上的痛苦都是前生种下的‘因’所致……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即是接受一切现状,等待因果转回来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和所学可知,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世代相袭的等级制度,体现了其等级本质,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种姓制度的等级本质,而非影响,也不是背景,排除AB项;材料描述的是种姓制度的本质,而非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2.日耳曼马尔克村社标志性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大会。一切重大事情,包括罪犯的审判,都由自由民大会集体决定。酋长们可以决定小的事情,重大事情则先由酋长们详细讨论,然后再交部落会议做最后决定。庄园出现后,庄园法庭和村民会议往往合二而一。初期的庄园法庭,裁决者是法庭全体出席人,以后,村民大会才逐渐被陪审团取代,而陪审团也是由佃户组成。这说明了中世纪西欧庄园()A.有较大的自治权 B.领主的权力受限C.自治的历史渊源 D.民主的决策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题意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陪审团是由早期的自由民大会逐渐发展而来,由此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庄园自治的历史渊源,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体现西欧庄园自治权的大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庄园中自治权的发展,没有涉及到领主的权力变化,排除B项;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裁决机制并不是民主的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13.当时的科技劳动者包括大大小小的发明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有学者教授、农夫工匠、地主官吏、水手和作坊主、牧师和理发匠等。瓦特、戴维和法拉第都是学徒出身,焦耳是酿酒工人,卡特莱特曾是牧师,卡文迪许是贵族,达尔文是名门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